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

每次看着林徽因的老照片时,总会想起她说的一句话:风轻云淡,岁月安好。

年少时,总觉得她就是一个弱女子,一个因为被几个鼎鼎大名的男子爱上而出名的女子。那时候,总觉得她的成名很大程度是因为那姣好的颜。后来,读多了林徽因才明白,我还是小看了徐志摩、梁思成等人的审美。她的魅力,与颜值并没有多大关系。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1)

林徽因

林徽因身上有很多标签,每一个都证明她远非一个弱女子那么简单。她是一个建筑师,在15年里,她跟丈夫走过了190个县,吃尽了苦头,就是为了那些当时没有人关心的古建筑,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古建筑是因为她们的努力而保留下来了。

同时,她也是一个诗人和一个作家,连徐志摩也不得不佩服她的领悟力。她的文字清新淡雅,却又充满着力量。她用文字抒写着爱情的刻骨铭心,友情的真挚可贵,以及对世界的思考。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2)

徐志摩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林徽因为徐志摩写的一首诗。1931年11月,徐志摩永远地走了。这对林徽因的打击可想而知,她陷入了对这位平生挚友最深的思念着。因难忘徐志摩,在1932年林徽因写下了此诗。全诗一开篇就扣人心弦,短短几句写进人心坎里。

《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3)

16岁时,林徽因就遇上了徐志摩,虽然两人没有做成恋人,但他们却成了一辈子的挚友。徐志摩对林徽因来说,就像生命里一道光,因为他,她才会持笔写诗。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林徽因已嫁,徐志摩已娶,但他们却还能坦然往来。其实读懂了这首诗就能明白,有一种感情是能超越爱情的。

诗名很特别,别丢掉什么?叫谁别丢掉?这是诗人留下的一个悬念。在诗的一开头,她就交代清楚了,原来她是不想让自己因为徐志摩的离去,丢掉了心中的一片热情。曾经,他们一见面就能畅谈数个小时,而如今她却只能默默地怀念。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4)

林徽因

从遣词上来看,这首诗写得是很有水平的,句句扣人心弦。由热情写到渺茫,这是一转;由叹息写到相信,这又是一转。最后,种种内心的纠结,都落笔在“仍得相信”中,短短几句充满了力量,在对过往的追思中找到了面对未来的力量。

而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也可圈可点。幽冷的山泉底、松林里的黑夜,与一轮明月和满天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失去挚友的伤感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向黑夜要回相信,充满着气势。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5)

对于这首诗,文坛名家们给予了一致好评。知名教授蔡可更是称此诗有着梦一般的对话,令人难忘。但是在这众多的名家点评中,其实只有朱自清写到了点子上。朱自清表示:

第一、二行和第八行本来是一句话的两种说法,只因‘流水’那个长比喻,又带着转个弯儿,便容易把读者绕住了。

这段话其实就证明了林徽因此诗的高明之处。确实如朱自清所说,那三句确实是同一句话的两种说法,但林徽因是学建筑的、又学过美术,所以她很清楚如何对整首诗布局。用一个比喻,就将整首诗写得朦胧而又浪漫。朱自清与林徽因本来就是好友,对林徽因的创作风格,他确实是很了解的。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有哪些(林徽因难忘徐志摩写此诗)(6)

朱自清

纵观林徽因这首诗,本是一首悼亡诗,但却悲情中带着一股力量,短短几句写进人心坎里。林徽因是很懂徐志摩的,在她眼里,对方是光、是明月、是满天星。很多人对于二人没能在一起很遗憾,其实换一种想法,做一辈子的挚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