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

你的皮肤没“皴”吧?

韩 府


大同晚报 2022年04月10日

  在大同,方言中“皴”字是最有说头的。尤其在动辙朔风呼啸的冬天、乍暖还寒的春天。

  “皴”,按一般工具书的解释,是“皮肤坼裂”的意思,就是皮肤裂开口子,这一种情况大同人叫“变开裂子”,其音听起来是“链子”;《说文解字》的解释则与大同方言完全吻合:“皴,皮细起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意思是皮肤上有了小的堆积物。另一部工具书的解释竟然与此一字不差,同样是“皮细起也”四字。(唐·李商隐《字略》)如果要做更为准确的解释,就应该这样说:冬天或初春天寒时节,人们的手足会因为寒冷而变得发黑且粗糙,甚至在表面上产生一层颗粒状物。

  这一含义的“皴”在古代文献中并不鲜见。唐诗:“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唐·张孜《雪诗》)其时间背景是“长安大雪天”。唐人为著名的三藏法师所做的传中有这样一句:“离系之徒,则露质标奇拔发为德,皮裂足皴状临河之朽树。”(唐·沙门慧立本、释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直到清代,这样的用例依然颇多,笔记如:“11日,清晨出,询夜间事,云:‘京口获奸细。’即往看,全似乞丐,面目瘢结,腿足皴黑,横仆街左,已肢体分裂矣。”(清·法芝瑞《京口偾城录·偾城始末录》)小说如:“(女)乃指才骂曰:‘豺鼠子!曩日负肩担,面沾尘如鬼。初近我,熏熏作汗腥,肤垢欲倾塌,足皴一寸厚,使人终夜恶。自我归汝家,安座餐饭,鬼皮始脱。母在前,我岂诬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其实,直到民国也是如此,比如吴昌硕的一首题画诗中有一句:“我若登堂拜颜色,脚皴手冻先生。”自家做的说明是:“光绪壬辰岁杪,于役浦东阻风叶榭,大雪三日夜,冲寒登高阜眺龙华浮屠,拟作苦寒行,而诗思不属,写此自嘲亦自砺也。”(《吴昌硕画集》)这3例中,无论意思还是用法,都与大同方言完全相同。

  顺便说下,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叫“皴”,就是用淡干墨侧笔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的画法。细分起来,皴法有多种,如大、小斧劈皴,刮铁皴,牛毛皴,大、小披麻皴等。笔者关注的是,这个名词一定是从人的手足之“皴”借来的,难得的是那么贴切、形象。

  如今已进春日,但是咱大同的天气仍忽冷忽热,各位看官可要持续注意保暖,千万别在气温稳定回升前皴了自己的手脚!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1)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2)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3)

作者 韩府

著名人文学者 作家

山西省作协会员

山西省大同市委党校教授

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

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

2013年被山西省授予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称号。

担任大同市平城讲坛及府文庙国学大讲堂主讲

先后举办国学讲座近百场。

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同地方史,

并从事文学创作。

先后出版《咀嚼人生》《我思故我在》《札记·评论·研究》《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北魏道教领袖寇谦之》《韩府学术论丛》和散文集《邓云乡传》等13部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获省市诸多奖项。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4)

作者生活剪影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5)

恭喜韩府喜得贵子(韩府)(6)

图片来源白羊文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