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

琅琊榜 高湛

琅琊榜有一人深藏不露

在一众精于权谋的主角之中当个混子

却是真正揣着明白装糊涂 活到最后的人

很多观众直到全剧看完

才注意到这位的高明

他就是梁帝身边的高湛 高公公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1)

前期高公公为数不多的几次露脸

都是梁帝问话

高湛要么装作不知道

要么就傻乐,答得乱七八糟

给不了梁帝实质上的帮助

作为一部权谋剧里皇帝身边的头号宦官

他的权势依靠皇上

既要能洞察朝堂风向

又要能理解梁帝的内心想法

精明是必然要素

不会像他表现的那样无能

但他服侍皇帝多年

十分清楚梁帝的生性多疑

整日里不是担心皇子造反

就是担心大臣站队架空自己

知道唯有装傻充愣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也做到了绝不触犯皇帝的忌讳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2)

和半路进宫大智若愚的静妃一样

高湛总是会在紧要的时刻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就是在这些废话中

让静妃母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里逃脱

也推动了他们在夺位过程中的积极发展

剧情的开始

靖王还是不受皇帝待见的皇子

哪怕军功赫赫

始终被梁帝排除在外

靖王回京换防的当天

太子和誉王围着梁帝看字

忽视了在外等候的靖王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3)

是高湛看三人 看得差不多时主动走出来

假装无意地提醒梁帝该召见靖王了

他的行为并非刻意帮助谁

也不是早有预谋地站队

而是一视同仁

无论面对谁 都会善意提醒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4)

梁帝对静妃的复宠也是多亏了高湛的顺水推舟

当时因为太子和誉王的党争烦躁不已的梁帝

路过御花园 闻到药草的清香

高湛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在梁帝面前提到静妃

这才让梁帝走进了芷萝宫

就有了后面静妃

成了除皇后和越贵妃以外独特的存在

擅长审时度势的高湛自然将梁帝

对静妃的态度转变看在眼里

所以在太子和誉王

为争夺巡防营兵权吵得不可开交时

提醒梁帝静妃的生辰到了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5)

一是希望梁帝可以转移注意力

免得天子之怒殃及到自己身上

二是再送个人情给静妃

让皇帝对静妃的宠幸更加牢固

去了芷萝宫的皇帝

遇上了前来给母亲过生辰的靖王

再次认识到静妃与宫中其他妃子的不同

因此将巡防营的兵权交到了靖王手里

所以高湛无意间的善举对静妃母子来说

是很大的助攻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6)

在多方助力下

静妃母子的地位步步高升

靖王变成了亲王

在朝堂上和誉王平分秋色

宫内宫外都有人对靖王的快速成长感到惧怕

夏江认为靖王上位一定会平反赤焰旧案

就联合誉王利用赤焰案激怒靖王

祁王和七万赤焰军

本就是他们父子俩心中的一根刺

耿直冲动的靖王 直接就入了套

惹得梁帝大发雷霆

这时 高湛站出来缓解了气氛

先是像看不见面前的硝烟弥漫

提醒梁帝用午膳

又带上解语花静妃的名字劝解皇帝

一方面是想梁帝念着静妃的好

另一方面是提醒靖王 不要冲动行事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7)

也就是这时 气在头上的梁帝还没喘口气

后宫传来 皇后因宸妃的牌位向静妃出手的消息

原本皇后母子想得也好

前朝后宫双管齐下 让静妃靖王不能翻身

但越是巧合

就越让梁帝起疑心

走在路上他忍不住发问

高湛胡言乱语的回答也很有趣

滑稽可笑的回答

梁帝怎么会信以为真

不过这也就表明了两件事都是有人陷害

受高湛的话影响

回到前朝的梁帝对待靖王

都和颜悦色了不少

不光是对静妃母子

对待太子和誉王

高湛在梁帝面前也是能劝就劝

大丧期间 梁帝去东宫看望太子

还没走到殿前

内侍就乌泱泱跪了一地

诚惶诚恐地回话

高湛看出异样

特意问梁帝是否传太子亲自接驾

明显是在救太子

毕竟太子是梁帝亲手教导的孩子

是被他寄予厚望的

梁帝不希望他犯错

高湛依着皇帝的想法也是对太子多加袒护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8)

所以后来梁帝下令要蒙挚封禁东宫

但没发谕旨

也对蒙挚的请求置若罔闻时

高湛多次打断他的进言

一是为了维护皇家颜面

不至于让皇帝被臣子逼得骑虎难下

二是下旨幽禁等于昭告天下废太子

皇帝肯定是不忍心 还会对蒙挚心生不满

三是防止皇帝对蒙挚猜忌

蒙挚一介莽夫武将 不懂皇帝的心思

但高湛明白 任由他继续发难下去

只会让皇帝认为蒙挚也是党争派的一员

从而产生防备心

高湛的一番善意

蒙挚没看明白

但梅长苏是懂了

高湛对琅琊榜主要角色的善意和帮助

让观众一度认为他是江左盟的人

当然 答案是绝对不可能

非常懂得明哲保身的高湛

只是梅长苏谋划算计的一部分

梅长苏知道他为人谨慎

不必强行将他拉到靖王的阵营里

等到靖王局势基本定下

精明的高湛就会不请自来

正如梅长苏所想

靖王得势后

高湛就彻底成了靖王阵营的人

从前小恩小惠的顺水人情

现在成了明目张胆的帮助

顺道还三次救下梅长苏

夏江指认梅长苏就是林殊时

梁帝要召见梅长苏

高湛担心梁帝会杀他

便冒着生命危险

跟前来送汤的静妃宫女透露风声

想要阻止梅长苏进宫面圣

但静妃还是晚了一步

夏江和梅长苏当面对质

面目全非的梅长苏

注定了夏江的揭发失败

却也在梁帝心里种下怀疑 动了杀心

他要高湛准备毒酒 准备毒死梅长苏

高湛就假意听从他的吩咐

端来毒酒到梁帝面前

特地将两杯区分开来

借着往日里营造的糊涂形象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9)

他直言不讳地说 这杯是梅先生的

看似是提醒梁帝不要喝错了

实际上是告诉靖王和梅长苏

这杯有毒

再耿直的靖王此时也反应过来了

将毒酒倒掉 保住了梅长苏的命

靖王和梅长苏走后

梁帝对梅长苏的身份还是有所怀疑

随意问起高湛的看法

高湛一改平日的胡言乱语

直接了当地说不信

梁帝都对他的一反常态 表示惊讶

所以想着他说的话

又想到靖王的心性

觉得这确实是最直接

也是最简单浅显的证据

于是不再对梅长苏的真实身份 表现出怀疑

这就是高湛又一次在梁帝手底下保住了他

高湛到底是不是梅长苏的人(北梁第一大太监)(10)

高湛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太监

数年来如一日的 伴君如伴虎

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光看就能揣摩出他人的心思

尤其是梁帝的心思

他历经三朝 风光了一世

在宫中长盛不衰多年

可想而知他的心思缜密

但高湛仍是对他人心怀善意的

不做坏事也从不得罪谁

只要是自己能劝得了 帮得上的

都会不求回报地用自己的方式

做个推波助澜的推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