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将司马相如形容成动机不纯、骗色骗财,涉嫌养小三的渣男。

这观点在网上一出,就引起了许多读者的不满,认为王教授的观点太过于主观,甚至荒谬,有恶搞历史的嫌疑。

曾经有外国媒体在评选全球十大经典爱情中,中国有三对入选,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位列第一,唐明皇与杨玉环位列第三,徐志摩与陆小曼位列第十。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1)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在全球范围内也影响甚广。

出生贵族却家道中落的穷小子

司马相如的祖上是赵国贵族,秦统一六国之后被迫迁到了今四川成都,五六岁的时候就进入石室学校读书,他文武兼修,都大有所成。

20岁的时候,他父亲花了10万块钱给他买了一个郎官,到皇帝身边当值,相当于今天的卫戍区的连长,后来跟随梁王,写下《子虚赋》而名噪一时。

梁王去世后,司马相如也失业了,只好回到成都,这时他已家道衰落,家徒四壁。

重新踏上求职之路,他的好朋友王吉在邛崃当县令,于是司马相如决定去投靠王吉,求一份工作。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2)

邛崃的县衙旁边就是卓家大院,卓家大院的主人卓王孙是全国首富,家里仆人就有800多人,卓家的小女儿卓文君年方十七,本来已经许配人家,结果在成亲前男方突然病逝了,卓文君守寡在家。

王吉说,如果能娶到卓家小女儿,至少少奋斗30年。于是王吉让司马相如主动追求卓家小姐。

司马相如的心机

司马相如追卓文君,这就是现实版的屌丝追上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经典案例。

司马相如不愧是大才子,在出手之前,先给自己做了一下品牌包装,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神秘而有才华的大IP。

司马相如到邛崃之后,县令王吉每天都去他家里拜访他,而且每次去态度都毕恭毕敬,引得当地的富豪都很好奇,司马相如这样一个白丁,却让县令每天去拜访他,这让上层社会的人是对他充满好奇,都想见一见神秘人物。

不出所料,司马相如的舆论造势非常成功,作为邛崃首富,卓王孙也想见一下这位高人,于是大摆宴席,招待王吉从京城来的朋友。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3)

酒过三巡,众人提出想见一见司马相如的才华,司马相如推迟道:主人盛情,酒已过量,手指不听使唤了,恐怕弹不出好音乐。大家只当司马相如是谦虚,并没有在意。

一再推迟下,司马相如决定弹奏一曲,他弹的这支曲子叫《高山流水》,音乐十分动人,但宴会上的人哪能听懂这些,尽管如此,有一人听懂了,她就是躲在帘子后的卓文君。

一曲弹罢,司马相如不由的侧脸向后转去,此时正与垂帘处的卓文君四目相对,电光火石间,只是这惊鸿一瞥,司马相如竟一时回不过神来。

卓文君也吃了一惊,他想不到这个男子不但琴弹得好,而且长得也很英俊,真可谓千里求一是他,万里求一也是他。

一眼之情,定终身

接下来司马相如又弹了一曲,这一曲是特地为卓文君所创,名曰《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也许最初司马相如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想追求一个富家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见到卓文君的那瞬间,当他弹起琴唱起歌的时候,他想起近十年来漂泊闯荡,确实需要一个温暖的家,而这一曲却听得卓文君落下泪来。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4)

知音难觅,一见钟情,卓文君也认为能遇到如此心仪之人,实属不易,人丫环的怂恿下,当天她便下定决心,和司马相如私奔,两人悄悄地回到了成都。

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卓文君走得匆忙并没有带什么财物,二人一到成都就陷入了生活的窘境。

万般无奈之下,卓文君带着司马相如返回邛崃,在街上开了一个小酒店,“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女儿私奔,又回到邛崃开小酒店,这样的行为,狠狠地打了卓王孙一记耳光。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卓王孙的态度: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女儿当街卖酒,千金小姐却干起了丫环的活,父亲虽然心疼,毕竟首富的面子还是要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5)

亲朋好友都劝他,卓翁啊,司马相如虽拐跑了你心爱的女儿,但这司马相如绝不是久居他人之下的人,将来必定有发达的一天,你现在补贴他们一点,看来他们也会感念你的恩情,你看,现在你女儿天天在外面抛头露面,不是打你的脸吗,是想开一点吧。

亲朋好友几番劝慰之后,卓王孙也想通了,于是给了女儿一百万钱和100个仆人作为嫁妆。

有了钱之后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高高兴兴的回到成都过起了富豪生活。

几年之后,汉武帝即位,司马相如迎来了他的高光时期,被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将,出使西南,安抚西南各个部落,司马相如这个任务完成的极为出色,巴蜀的郡守,县令,都出城相迎,给了他最高礼遇,使得卓王孙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6)

大呼自己选女婿的眼光还不如女儿。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司马相如晚年的时候,勾起了一段风流事,这件事情在野史中流传极广,但真真假假很难分辨。

相传,司马相如爱上了一个茂陵的女子,想纳她为妾。于是就写了一封信告诉卓文君,希望得到她的支持与理解。

但在卓文君的心里,她只记得那个信誓旦旦说永远爱她的丈夫,现如今他却有了外遇,卓文君不能接受,她越想越伤心,决定给司马相如写一封信。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7)

卓文君先写了一首《怨郎诗》,写完之后觉得还不解气,又写了一首《白头吟》。从卓文君的回信来看,她反反复复添加,说明在卓文君的内心,她是十分在意这份爱情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离婚了没有(司马相如骗色骗财)(8)

收到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后,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了二十多年来夫妻之间的恩爱,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给卓文君回了一首“诵之嘉吟,而回予故乡,当不负丹青感白头也”。

此后,二人携手走过一生,直到司马相如54岁寿终正寝。

或许最初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只是单纯地看上了她的家世背景,的确有浪荡子的嫌疑,但经过几十年的婚姻生活,这段感情始终维系一生一世一双人,说明司马相如始终忠诚于卓文君,至于那个茂陵女子,如果真的存在,在卓文君的劝说下,司马相如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西汉娶妾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时代,司马相如却坚守一生,这段情不可谓不坚,真当得起“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最美好的期待。

王教授的说法,太过于偏激,主观!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