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

L8-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

171尝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

171,「尝」字。序号2206。《说文》:「尝,口味之也。从旨,尚声」,上面的「尚」是声符,下面的「旨」是义符。但像小篆这样的标准写法并不多,楚简、秦简常见讹变。变来变去,有一种异体就是《兰亭序》采用的,上面是「尚」,下面变成了「甘」。整个字由上到下五个笔势:顾盼势,冖头势,加口字形竖笔势,「尚」字完成。下面廿字形横竖竖,是奋笔势移位,最后两横仍是奋笔势,「甘」字完成。

172 察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

172,「察」字。序号0907。上面宀头势,中间左边两撇向背势,两点龙爪势,右边又字形是交争势。下面是一个「示」字形,两横奋笔势,小字形顾盼势。我们知道,舞鹤势是「示」字形,下面三笔顺序是从左写到右,如果先写中间后写两边,可视为舞鹤倒笔势。

173 畅

  1. 「畅」字。序号0709、0811。左边是「申」,右旁是「昜」,但《说文解字》没有「申」字旁的写法,只有田字旁,所以这个字在田部。徐铉说:「今俗别作畅,非是」,由此可知,「申」字旁的写法,是一个俗字。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3)

秦隶、汉隶写「畅」字都用田字旁,后来出现了申字旁的「畅」字,开始只是民间写法,渐渐为士大夫所接受。这一来「畅」变成日部字了,日部字跟太阳和阳光有关,「畼」本义是:「不生也。从田,昜声」,指荒芜之地,从田部转到日部,意义是很勉强的。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4)

「田」字旁为什么会变成「申」?我想是快写引起的,在行书中,「田」和「申」都可先取巾字形马桩势,二者区别仅仅是中竖的长短,稍有不慎就会混淆,然后加上两横,一个就变成「田」,另一个变成「申」。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5)

「畅」字右旁为「昜」,跟「易」只差一横,如「赐」字,右旁为「易」,但你比较一下「畅」和「赐」的右旁,就会发现「昜」和「易」的隶书写法竟然是一样的。研究一下,秦简中箭头所指的「日」框架只用两笔,也就是后来行草中的铁围势。这种「日」可以包括底下一横,也可以不包括,年深月久,都变成框架是竖笔势移位,再加两横奋笔势。在草书中,「昜」和「易」作为部件,写法也是一样的。

174 尽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6)

174,「尽」字。序号2003。五个笔势:先写石楯势,然后十字势,三点为连波势,下面的「皿」取两个形态不同的竖笔势。

175 稧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7)

175,「稧」字。序号0210。左边禾木旁,一啄和下面长横组成瞑人势,然后写小字形顾盼势,禾木旁就完成了。右旁先写三横一竖奋笔势,旁边「刃」是飞带倒笔势,下面的「大」是戈法化势。兰亭修禊的「禊」,应该是示字旁的,这里用了禾木旁,禾木旁本义是插秧,古籍中还有人写衣字旁的,本义是短袄,这些都是因为字形相近,而混用起来。

176 管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8)

176,「管」字。序号0609。竹字头称为双竹势,由两个衮笔势组成。中间宝盖头是宀头势。下面两个连通的「口」,如果左边的长竖归上面用,上面就是竖笔势移位,下面剩下的半个口是奋笔势移位。

177 与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9)

177,「与」字。序号1110。「与」字上面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右边是一个石楯势,左边只需两竖,竖笔势。问题是中间,中间的「与」写成了一个8字形,上面反时针转,下面顺时针转,逆向转动,这是衮笔势。最后剩下一横两点,这是鸡头化势。

178 领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0)

178,「领」字。序号0405。左边是「令」,交争势下面一个衮笔势。右旁是「页」,先写横撇,瞑人倒笔势,下面「贝」的外框是钩努势,这个方角是不能转的,下面有个很大的趯。然后中间三横奋笔势,最后撇捺斗鹑势。斗鹑势这一捺点在一趯之下,靠右往外一些,这是王羲之的特色,不想点画糊在一起,《兰亭序》「贤」字的最后一点,也是这样。

179 齐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1)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2)

179,「齐」字。序号2402。「齐」字头上一点一横,奋笔势。然后写中间写两点一竖,这是什么笔势?你把这一竖往上移动一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是马桩势移位。然后写左边一长撇一短撇一捺点,飞带势,不少人认为这是「刀」字形,钩裹倒笔势,我是根据王羲之《乐毅论》写法来判断的。右边比较明显,也是两撇一捺飞带势。下面两竖,竖笔势;两横奋笔势。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3)

「齐」字中间也可以用曲钩势,像李邕这样,王羲之三笔画是分写的,李邕是连写的。

180 暮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4)

  1. 「暮」字。序号0109。草字头下笔究竟是竖横,还是横竖,难以确定。如果看真迹,可以从墨色判断哪一笔覆盖哪一笔,看摹本就难定了,不过无论哪一种,总是横爻势或者横爻倒笔势,二者取其一。然后日字形,大字形,日字形,日字形我们很熟悉了,大字形是戈法化势。你也可以把「大」字的一横送给上面的「日」,这样一来,上面「日」字写了外框后,连续三横,比较顺手,所谓「势来不可止」。然后写撇捺交争势,再加下面的「日」。

181乐

181,「乐」字。序号1104。上面左中右三部分,先写中间的「白」,两个笔势,立人势,石楯势。然后写左右的蟠龙势。下面的「木」,群鹊化势。注意,箭头所指的长横收尾,形程很长,可视为一个大节点。

182殇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5)

182,「殇」字。序号2404。「殇」字左边是歹字形飞带倒笔势,然后右旁上面撇横瞑人势,王羲之经常把它写成鸟状,有鸟头、鸟颈和鸟身,所以也可以归入鸟雏势。接下来,中间的日字形,外框左右两弧相对,所以是铁围势,和前面讲过的「犹」字一样。外框中两横是奋笔势,最下面勿字形是柳箕势。黄圈部分为「昜」,只用两横,刚才讲「畅」字的时候讲过了。

183 稽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6)

183,「稽」字。序号0203。禾木旁起笔,如果是短撇加横,那是瞑人势,如赵孟俯临本,他起手就是写短撇一啄的。但王羲之原作不是,下笔处在A点,下笔后是向右出,写一短横,回来拉出带笔,所以可视为横笔,这在讲「和」字时解释过。这样,「稽」字禾木旁就是奋笔势加小字形顾盼势。右旁上面是「九」字形凤翅势,凤翅之下,横竖两笔是十字势,余下是石楯势。赵孟俯临本,左右两旁都是照他自己意思改造的。

184诞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7)

184,「诞」字。序号2401。「诞」的本义是说大话,荒诞之言,《兰亭序》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言」字边不重复讲了,右旁是「延」。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8)

「延」的本义是长行,所以有延长、延续等词语。甲骨文由「行」的一半加一只脚组成,「行」就是道路,脚表示行走。演变到汉隶,右方部件或写为「正」,也有如《曹全碑》写法,「止」字头上用一撇,显然是依照小篆隶定。「正」字草书我们学过,智永《千字文》就有,如果第一笔改用撇,写成草书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什么笔势呢?是凤翅势移位。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19)

二级课程讲到凤翅势,说他是一个「几」字形,或者可以说,「乙」左边加一撇。我们又讲过,隶书中「乙」有些有一横,有些没有,其实金文中已经有这样不同的写法,由来很久。结果凤翅势不但有「几」字形,也有「儿」字形。凤翅势的化势,可以把一撇移位到顶上去,元明人写「兆」就将常常这样写。

回过头来看「诞」字,右旁「延」分笔势就很容易,先写凤翅势移位,然后撇捺交争势。

185诸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0)

185,「诸」字。序号1205。左边是「言」,右旁是「者」,这两个字都讲过了,这里不重复。

186贤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1)

186,「贤」字。序号0303。「贤」左上是「臣」字,本来都是横竖直线,横竖组成一折,「臣」一共有三折。先写左边一竖,然后三折,最后一策。这三折王羲之笔下有高低、大小、方圆之分,方始好看。你可以把这「臣」看成一个笔势,即竖笔势,或者可分成两个笔势,阜耳势,工字型奋笔势。右上方的「又」,是交争势。下面的「贝」,先写框架,是钩努势,框架中三横奋笔势,八字形撇捺组成斗鹑势。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2)

187趣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3)

187,「趣」字。序号1401。左边是「走」,先写十字势,十字下面一横两撇一捺,是歹字形飞带势。右旁「取」,前面已经讲过了。

188迁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4)

188,「迁」字。序号1703。颜师古说,「迁」的古字没有走之旁,这在《汉书》等古籍中还可以看到,后来加了走之旁,走之旁表示搬移、迁移。不加走之旁的写法,你看小篆、秦简,最下面是「卩」,依照小篆隶定而略作变化,中间一竖放到左边拉长,然后右旁写一折两横,《兰亭序》就是这样写法。所以整个字分笔势:先写横竖横竖,奋笔势移位,其次两竖一横,竖笔势,这两个笔势合起来就是「西」。接下来撇横瞑人势,一竖一折两横,竖笔势。最后走之旁,衮笔势。

189激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5)

189,「激」字。序号0414。这个字分中右三部分:左边是隔水势,中间上面是「白」字形,下面是「方」字形,「白」刚才讲过,可分为立人势加石楯势,「方」字形用戈法化势。右旁是鸟雏势加交争势。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6)

本级课程第二课讲过「激」字,从小篆到隶书有隶变、也有隶定,《兰亭序》是照隶定写的,第二课指出,虞世南、褚遂良、赵孟俯、俞和临本,中间都写成了「身体」的「身」,王羲之不是这样写的。

190兴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7)

190,「兴」字。有三个,序号1905、2108、2704。「兴」跟「与」差不多,上面都是左中右三部分,下面是鸡头化势。跟「与」所不同的只是上面中间部分,「兴」用「同」字。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8)

放大点看,上面中间的「同」,外框内写了一个龙爪势,也就是「同」字的「口」用一策替代了,这样一来,等于写了一个「月」字。整个字五个笔势:竖笔势,钩裹化势,龙爪势,石楯势,最后鸡头化势。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29)

2108这个「兴」笔锋有点不顺,所以努力调锋,写到第二个竖收尾,形成一个大节点。然后从上面撇下来,好像写「月」字这样,连续转动,把中间的「同」写完,所以是钩裹势。其余取势和1905相同。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30)

2704取势近于1905,上面右旁石楯势写快了,写成一个「刀」字形,「刀」字形是钩裹倒笔势。整个字向左倾侧,形成动势,这跟人跳舞一样,无非是挥舞四肢,扭动身体,究竟倾侧多少是美的,这是一种艺术感觉。

谢谢,下一堂课继续。

本节要点:

■《兰亭序》用字#171-190分析。

■甞、察、畅、尽、稧、管、与、

领、齐、暮、乐、殇、稽、诞、

诸、贤、趣、迁、激、兴。

复习思考:

兰亭序行书七种书写技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9-兰亭序用字分析11)(31)

■今天讲了20个字,如果包括重复字,共计23个。请临写这23个字,注意怎样取势,先写出大圈中线,逐步加粗。

■《阴符经》「起」字,左边是「走」,写法跟《兰亭序》「趣」字的「走」不一样,你看怎样分笔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