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距离剧情概况(遥远的距离引发怀旧热潮)

说媒

知青剧《遥远的距离》将贵州一带知青年代再次搬上荧幕,该剧在情景还原、题材选择等方面可圈可点,但是,以“纯爱为主的剧情却显得缺乏新意。

山东卫视与安徽卫视联合播出的知青题材剧《遥远的距离》于10月23日迎来收官,观众所关注的各种问题一一揭晓答案。

遥远的距离剧情概况(遥远的距离引发怀旧热潮)(1)

《遥远的距离》以知青上山下乡为大背景,以女性励志故事为内核,讲述了郑向东、苏扬二人跨越三十年的情感故事,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真实再现的年代景致、对真善美的人性呼吁,引发老一辈人的怀旧热潮。

然而,《遥远的距离》以纯爱为主线的剧情显得相对单薄而缺乏新意,年代外衣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也显得不足。

题材引怀旧,情景还原可圈可点

《遥远的年代》开播之际,正值电视荧屏进入“一片飘红”的时期。各类表现革命主题的作品集中涌现之时,《遥远的距离》将视角转向了上一辈人的知青岁月,通过几位知青的情感故事,演绎了一段催泪大戏。其中郑向东与苏扬之间的爱情、郑向东与孙千雅之间的责任等,都让经历过知青年代的观众感同身受。

对于年代戏而言,对情景的还原和细节的把握是一部好剧的基础——高度的情景还原和精致的细节雕琢,能够使剧情更显真实,更具代入感。导演王义明曾表示,《遥远的距离》从置景、美术到道具,关于时代老物件都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还原当年知青的真实生活状况。

遥远的距离剧情概况(遥远的距离引发怀旧热潮)(2)

此外,剧中随处可见的毛主席胸章、铝饭盒、搪瓷杯、长途汽车、绿色军裤等物件以及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良衬衫等物品都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图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年代冲击感,使剧情更具代入感。

纯爱年代戏缺偶像,年轻受众少

CSM52城收视率数据显示,《遥远的距离》自9月30日开播至收官,平均收视都保持在1%左右,在央卫视晚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单中也排名靠前。随着湖南卫视的《麻雀》收官之后,《遥远的距离》便跻身电视剧排名首位,并在收官日获得收视最高值(收视率1.339%、收视份额3.916%)。

整体来看,《遥远的距离》播出期间的收视表现尚佳。“年轻化”虽然是时下的热词,但家庭受众仍是电视媒体的主要群体,这类传统剧也更容易被接受。

然而,观察收视表也可以发现,《遥远的距离》一直被《麻雀》“压着”,时不时被《胭脂》超过。直到《麻雀》剧终,《遥远的距离》才登上收视冠军。当然,这与播出平台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侧面体现了该剧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有限这一现状。

遥远的距离剧情概况(遥远的距离引发怀旧热潮)(3)

对于年轻人来说,上山下乡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但也因为年代久远而具有陌生感,加之没有吸引眼球的偶像演员加盟,年轻观众的关注度自然相对较低。然而,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父辈来说,这类剧中表现的人或事,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生活点滴都能让他们产生亲切感。

以年轻网友为主的豆瓣显示,该剧的豆瓣评分4.6,仅有195人参与评分,1颗星占比就高达41.2%,剧评也主要集中在对剧情的批评上。

虽然《遥远的距离》在剧情中间歇性地穿插了虐恋、背叛等元素,但整部剧始终没有离开“纯爱”主题,例如当一名知青的手被郑向东私藏的雷管炸掉后,爱他的苏扬决定替他定罪,因此失去回城名额;孙千雅让已经成为自己爱人的郑向东与其前女友苏扬一起出国做生意……种种设置引发观众的质疑,一味地演绎“纯爱”是否略显过头?

近年比较火热的剧目,既有以《琅琊榜》为首的古装剧,剧情跌宕紧凑;也有《小别离》《欢乐颂》等都市剧,反映社会现实直击人心;还有《花千骨》《盗墓笔记》等IP剧,放大粉丝效应。与这些热播剧相比,《遥远的距离》以纯爱为主的剧情显得新意不足。

遥远的距离剧情概况(遥远的距离引发怀旧热潮)(4)

此外,在细节上《遥远的距离》也还有待进一步雕琢,比如司梦南在初次登门苏扬家中时,左胳膊上露出的“小米”智能表环;知青点的住所明明是单人单铺,司梦南在回到申江向人提起说却说是“大通铺”;刚刚怀孕几天的苏扬就能感觉到“胎动”;一贯以严谨、认真的望乡堡大队李书记竟将“如火如荼”读成“如火如‘茶’(cha)”……穿帮镜头多有出现,一些剧情缺乏常识,这些错误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本身的质量。

总体而言,《遥远的距离》在情景还原上下了一番功夫,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挣脱了玄幻剧、都市剧的束缚,将视角转移到富有时代色彩的知青时代中来,值得肯定,但是个别细节的雕琢,剧情尚无大突破,和其他同类知青剧情节类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media-plus.cn

chuanmeijia007

内容合作请加1873317626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