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篇就有道正焉)

《论语》学而篇第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篇就有道正焉)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篇第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对于食物不需要过度奢华的,不需要吃的太饱?不需要吃过多,住的地方不需要太过于安逸,不去追求过多享受,这几句话告诉我一种态度,君子志于学的一种态度,为什么君子会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志向,而这个志向就是学习,当我们一心投入在学习的状态当中。是忽略了我们的吃,我们的住。废寝忘食的一种状态。

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第一句是形容颜回好学的态度。一担厮,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赞美颜回的话语,颜回一心至于学就是这样的态度,一碗饭,一瓢水。居住的是陋巷,别人觉得生活好像很堪忧。不太富足的样子,可是颜回却不改其乐,依然是乐在其中的,这是古人至于学的态度。

还有一句话是孔夫子形容自己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也。粗茶淡饭,饮水,曲肱而枕之,就是我们在住的时候弯曲手臂枕在头下就可以睡眠了,这个时候乐在其中也。这都是形容古之圣贤乐而忘忧,废寝忘食的学习状态。我们再来延伸到了我们现在如果我们一心是至于学的。我们一心是至于修行的。就会忘记很多东西。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不再计较自己吃什么。不再计较自己穿什么。不再计较自己的得失。不再在和人争论是非。不再和他人争长短高下对错。因为我们的满心都是至于学,我们的满心都是至于向道的。我们就会沉浸在自己学习的状态之中。就会乐在其中。而忘记了其他事情。

古人之圣贤学问都是让我们向内在修养自己的德行,所以我们去纵观中华上下5000年。只要是至于学的人在我们世俗之人看来生活多数都过得贫瘠。没有那么多的物欲享受,甚至一无所有,可是这些人却在传播道法。传播圣贤的文化。通过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德行,自然可以获取外在的财物。外在的名利,外在的功德。古之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可是并不需要向外追逐,而是自己一心志于学,一心向道,自然而然就吸引到自己身边。可是吸引到自己身边之时自己也并没有在意,能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很坦然地过着自己当下的生活,所以这一句重点在于至于学的态度。

我们每天还有那么多的是非计较。还有那么多的享乐,这个时候我们要停下来思考。是因为至于学的态度还不够,至于道德的信心还不坚定,所以每天就会被过多的欲望和事情牵绊着,今天我吃的不舒服。我穿的不够漂亮。今天谁说一句话让我不高兴了,今天我又开始懒惰了。今天我没有努力的去学习。今天我没有去精进,都是因为我们至于学的态度还不够,当我们一心至于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忘记一切的是非对错自在乐在学习之中。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要想体会这种内在的喜悦。不光要学还要习。还要不停的在生命当中去求证,去证悟。去体察万物的发展规律。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乐在其中。首先讲的是至于学的态度。

接下来告诉我们: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讲敏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快速的,敏捷,第二个意思周密的,详细的,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不光内在要有志于学的态度。还要有身体力行敏捷的快速的周密的去做事情。叫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讲话的时候谨慎严谨。少说多做,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很多人是不是都是说的多而做的少?了很多话,可是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跟上,承诺了很多工作,可是工作并没有做好,答应了身边很多人事情,可是并没有身体力行的去做到。这个时候得到的结果就是不被人信任的,你看很多人学习和修行也是一样的,我今天发现自己错了一定要改,明天我又说发现了依然要改,可是呢,只是说并没有去做。因为不够迅速也不够周密,这句话要告诉我们身体力行的重要性!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是快速而周密的,讲话是要严谨而细致的。

就有道而正焉,有道:道就是方法,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向,而正焉是修正自己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来看:内在要有志于学的态度。外在要有身体力行的速度和周密,学到的方法和道是用来正己的,我们再来延伸,这个道有很多。比如说学习圣贤文化书籍。这个是道,我们学习身边有智慧的人,这是一种道,学习身边贤德之人身上的品质,这也是一种道,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道,我们体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道,我们看到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他人身上的技能。这是一种道。我们只要是学习来的正确的方法,无论是从人事物。所总结和体悟来的规律都可以称为道,而这些到道是我们学来修正自己的。所以说,可谓好学也已。

我们再来从这句话总结要点,第一个要点至于学的态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忽略一切外在的享受。而追求内在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第二个重点: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你学来的知识。内在修养的道德。要快速详细的身体力行的去做到。

第三个重点:就有道而正焉。万事万物。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方向。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中总结规律和方法。如此三点都具备才能称为好学也已。儒家文化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有他自己的特性。我们都可以从中观察而学习。用来修正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身上的优点我们可以拿来学习,用来修正自己,反之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到他人身上的缺点,看到他人身上的不足。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自己不要去犯这样的错误,这也是一种就有道而正焉。

道家讲观察万事万物的规律。观察自然环境,观察春夏秋冬。观察水,观察光,观察尘埃,都是可以让我们从中悟道。用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摸索出来天地日月运行之规律,这也是一种就有道而正焉。

所以说第三个重点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都可以指明给我们方向,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好学也已。绝对不只是从书本上所得来的知识才是有道的,万事万物都有它发生的规律,而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养成体悟和观察的智慧。这个智慧从哪里来呢?从学和习上来,至于学我们说这是学,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习!学和习相结合。我们体悟出来的,我们把它称为智慧,这个时候自己智慧,再用来修正自己,我们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好学之人!

比如说从书上学到了一段话,这只是知识,接下来我们用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个时候就是在习,举个例子,从书上学了一句论语,近者悦,远者来这是知识在我们的脑海里,要去在生活当中要身体力行,要去学习的,例如:我是做生意的,我用用这句话,每个接触我的人都是喜悦的。他都得到了我的帮助,这个时候他介绍了其他的顾客来到我这里消费,也成为我的顾客,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喜悦了!原来近者悦远者来是这个样子的,接下来开始就有道而正焉,我时时刻刻来正己,我时时刻刻都在要求自己有没有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如此我们学习的才完整,这一句话才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否则我们就只是学了一个知识,

再举例:礼之用和为贵这六个字:这个叫知识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这个时候我们要习,说我今天在工作当中出去旅行就想到这句话,我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我跟同事沟通后就在想如何让对方舒服,我们的交流,共事使大家都和谐的状态,我得讲理,我和他微笑,轻轻给他了一杯水,他很高兴,又回馈给我一个善意的眼神,这个我体会到了,原来礼之用和为贵如此的好用,我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我只倒了一杯水,可是大家都很舒服的状。他心里很高兴,我这一天也是非常的开心。

我今天出门旅行,对每个人都很客气对每个人都很柔顺,即使他说的话我不爱听,我也时时谨记来体验用来求证这句话,我依然是心平气和的态度,这个时候别人同样也给了我善意的回馈,我又体悟到了,这句话原来如此的美妙,这就是有学又有习,接下来就有道而正焉,因为自己证实了这个方法实用。这就是得道,接下来我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礼之用和为贵这六个字来修正己身,如此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习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