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作品总销量排名(是怎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是一本出版很长时间的书了,也是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读大学,暑假的时间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是在手机上看的电子书,历时两个月的时间看完的,直到有一次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本书这么厚。

2009年4月10日,随着《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章在新浪博客中更新完毕,这部耗时三年,篇幅200余万字的浩瀚草根明史,最终落下帷幕。

这部书当年有多火,相信现在的不少同学,依然记忆犹新。

天涯煮酒里面不少人曾自封、被封为历史大神,而自从当年明月横空出世之后,诸神寂静,而随后当年明月被迫从天涯转战新浪之后,天涯煮酒最终跌落神坛,开始走向没落。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火,究其原因在于他区别于其他正史书的幽默诙谐的叙事手法,以一种小说的方式让每个人物立体化、形象化。其实我们说一部好的作品是要让读者有带入感的,就像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就是这部作品里面的某个人,或者这里面某个人像你身边的亲戚朋友亦或是某个人让你很敬佩、怜悯或者可惜。

下面我就挑几个里面的人物做一下大致介绍,也算是给没有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做一下铺垫吧。

最伟大的作品总销量排名(是怎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1)

放牛娃皇帝

朱元璋的一生很伟大,他从一个穷苦的放牛娃造反至一个皇帝的一生堪称传奇。

朱元璋别名朱重八,家庭出生为贫农,出生为公元1328年,逝于公元1398年,他的出生历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贫民家庭,主要工作就是为刘德这个大地主放牛。自此他就为刘德放了12年的牛,后来天下大饥荒,朱元璋的亲人几乎全部饿死了,他只能去寺里当和尚。

公元1344年,17岁的朱元璋去了寺里干杂活,不到50多天,寺里也渐渐缺了粮食,所以只好去化缘,说的好听叫化缘,其实就是讨饭。在讨饭的途中,他受尽了侮辱和白眼。

公元1347年,在外漂泊,讨饭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了故乡的皇觉寺里,继续开始了他的和尚生涯。在寺中打水、做饭,擦佛祖的金身,而且还要伺候以前的老和尚。当时的和尚能喝酒吃肉,而且还能娶老婆,整天佛不拜,游手好闲。这些脏活累活当然由新来的朱元璋干。

公元1352年,从这一年开始,朱元璋就进入这一生中最光耀的时刻,也就是造反。朱元璋先投奔了驻守在濠州,但是他觉得在郭子兴这种肚量小的人混下去,肯定不能征服天下。于是自己带了24个人出去打天下,后来他的势力越来越强,打败了他争取皇位的最强敌人--陈友谅。

公元1368年,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帝号为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却开始杀戮功臣。原因是因为怕他们造反,只留下了几个只会守、但不会进攻的武将。公元1398年,70岁的朱元璋逝世。

“平津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所以,朱元璋是在这环境下才造就得如此伟大。

老朱家的皇帝形形色色,有农民出身(洪武),有造反出身(永乐),有自己当大将军的(正德),有上战场被俘(正统),有亲自守国门的(景泰),有炼丹修仙的(嘉靖),有赌气几十年不上朝(万历),还有干木匠的(天启),最后一个是自己上吊自杀的(崇祯)。

最伟大的作品总销量排名(是怎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2)

‬风流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寅年寅月出生,故名唐寅。他出生小康家庭,算不上富甲一方,但也衣食无忧。

唐伯虎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16岁参加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而家境也从此衰败下去,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苦读诗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仕途心灰意冷,后期以卖画为生。正德年间曾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赴南昌为其效力,但后来却发现宁王有不轨之心,于是装疯卖傻,而后离开,从此放浪形骸于各大风流场所。

唐伯虎给他朋友写信说,他回家后妻子不理他、亲戚朋友也离他而去,就是他家的狗也对着他狂吠,虽然唐伯虎写的诗是那么浪漫,但是他心里的痛苦恐怕也只有自己知道了。唐伯虎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也曾是才子,受万人敬佩;也曾卷入科场案,遭人唾弃。

他曾有过温暖的爱人和家庭,也曾品尝过亲人的白眼与轻视。

他品尝了世间的温暖与心酸,最后,吟出这首《临终歌》:活在阳间,迟早有散的那一天,死归地府又有何妨碍呢?阳间和地府是那么相似,就当漂流在异乡吧。

这个世界没有温柔待过唐伯虎,活在世间,与活在地府又有何分别呢?这看似豁达的心态,却蕴藏着深深的心酸。

最伟大的作品总销量排名(是怎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3)

唐伯虎《草堂画旧图》

‬明朝第一才子

前面介绍朱元璋也说过了,他有一个不靠谱的子孙叫朱厚照,朱厚照一生放荡不羁,除了玩儿还是玩儿,悄悄地一蹬腿走了,就是没有留下一个儿子,大明帝国要继续,朝廷建议从旁支引进一个老朱家后人继承大统。

杨慎的悲剧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认爹的问题,一个非要认,一群不让认,具体情况就不赘述了,可以看一下这段历史,结果就是嘉靖一顿板子打死打残者无数,嘉靖用这种血腥而极端的方式结束了“无聊”的“大礼议”,而才子杨慎的悲惨命运也由此开始。

由于杨廷和当政时期得罪了不少厂卫,得知他儿子杨慎被贬低,这些人便决定找杨慎算账,所幸杨慎谨慎,他们才没有找到机会。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云南,杨慎抱病远行万里,到了永昌卫几乎只剩半条命,可谓无比凄苦。往后几十年里杨慎博览群书纵情山水,得以成为后世公认的“明朝第一才子”。而比他更有名气的大概就是那他一首耳熟能详的诗,也是他的人生感悟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伟大的作品总销量排名(是怎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4)

小说接近结尾处有这么一段话--一位国外登山家在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后总是被无数人反复问同一问题:你为什么要登珠峰?开始他总是不回答,于是人们总是问,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终于有一天他回答了,并且回答了一个让所有人无法再问的答案:因为山就在那里!

是的,因为,山,就在那里!

和那位国外的登山家一样,明代的徐霞客耗费几十年,历经无数苦难,以一己之力游历天下,也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因为他喜欢!因为他坚持!因为他不放弃!这就够了!

作者之所以要用徐霞客的故事作为大明王朝波澜起伏故事的结尾,就是要告诉我们。在浩瀚历史中,不管是执掌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卑微如蝼蚁的草民,亦或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旅者。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懈努力!永不放弃!活出自己的精彩!书写自己的篇章!那就是历史,那就是价值,那就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辉煌故事!包括“当年明月”本人!

人生而平等,皇帝的故事是精彩的。你我的故事一样可以很精彩!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胸中有热情,不忘初心,执着前行,我们就一定可以不负芳华,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人生!

没有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强烈推荐有时间看一看,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可以讨论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与感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