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偶怎么买(会呼吸的马偶该如何)

马偶怎么买(会呼吸的马偶该如何)(1)

正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的舞台剧《战马》带来了思考

晨报记者 殷茵

中文版的舞台剧《战马》已经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近一个月,庞大而精致的马偶在台上奔跑,从小马成长为大马,与每一任主人经历生离死别……台下的观众有人潸然泪下于人与马之间动人的情感,有人暗自惊叹于国外马偶技艺的精湛,还有那么一群人,在感动、惊叹之余,看到了“战马”奔袭带来的新的戏剧观念,昨日,沪上戏剧界专业人士们汇聚一堂,以“看《战马》,我们看到了什么”为主题,畅谈国内戏剧的发展之路。

学习制作与运作

“《战马》是对业内人的一次‘洗脑’”

《战马》中最出风头的无疑是一匹匹“会呼吸”的马偶,明明是一个空壳,却让人看到了灵与肉,这让身为专业人士的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晓琼深受震动,“过去我们给木偶的定位,是面向孩子,所以越做越低龄,有时候还特意把动物拟人化,让它们讲话,生怕孩子看不懂,而《战马》里的马偶,完全是真的,但我们完全能看懂”。何晓琼发现,原来木偶不仅仅是为孩子服务的,“原来我们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高了。如何把国外先进的东西融入中国传统,做出新的东西,值得思考”。

导演郭小男也认为,《战马》让国内同行看到了放下身段的必要性,“中国是戏剧大国,有的是好戏和好的艺术家,也不缺文化沉淀,我们缺的是技术,从版权到制作到团队的一整套技术。以往我们拿到这么一部戏,一定是找大腕来演马,票房肯定好,但这次为什么要选一帮孩子,我相信国话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把约定俗成的全部推翻,这个意义不一样,《战马》对于国内同行来说,是一次‘洗脑’”。

常在话剧创作第一线的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坦言,长久以来,国内的确不太注重艺术管理和舞台管理。他同时指出,《战马》给了我们一个可能性——如何把实验的作品,通过运作长时间的演出,变成挣钱的戏,“英国国家话剧院做这个戏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去研发,但我们现在的作品很多是快餐式的,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去尝试各种新的可能”。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也认为,文艺创作应该坚持“慢工出细活,十年磨一剑”,“我们的文化人缺乏一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找到这些,才能让文化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

思考审美与情怀

“民族的东西,也需要共同的情感”

为什么《战马》里的马偶会呼吸,能走进人的心里?除了制作技术与舞台管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在《战马》里看到了情感,“《战马》在国外能演4000场,仅仅靠技术和制作是不够的,它传递的爱,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爱,还有人和动物的爱,这在当下很缺失”。郦国义认为,如今我们需要重新进行爱的启蒙,“现在的戏不少,但能演到4000场的不多,这和剧目的内涵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在郦国义看来,这一次英国送来的不是一匹战马,而是“宝马”,“我们要学的不是怎么做出这匹‘宝马’,而是怎么去做伯乐。为什么英国人选择了《战马》?为什么国话挑中了《战马》?只有在题材中融入感情,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认为,如今国人的戏剧审美有很大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但现在有些丢失了,这使得艺术创作在初期就遇到问题”。那么,如何找回中国人的戏剧审美?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必须接通世界共有的价值理念,就像英国的马偶灵感来自非洲的民间艺术,同时也赋予马偶跟人类共通的不可或缺的情感,“这跟我们为了传承技艺而传承不一样,反之亦然,把世界性的作品引进来,同样要有中国范儿”。

无论技术还是制作,审美还是情怀,《战马》 值得国内戏剧人思考的也许远不止这些,但至少,它为从业者们竖起了一面镜子——“战马”易寻,“伯乐”难求。借鉴与学习之外,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国内戏剧发展的道路,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