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四年级歌曲(采菱)

有首特别好听的情歌叫《采红菱》。我初次听到,是在江苏无锡寄畅园的一个水榭上,由一个妙龄女子所唱,那份清脆,圆润,韵味十足,令人心醉。它的歌词是这样的:我们俩划着船儿 采红菱 呀采红菱

得呀得郎有情 得呀得妹有心

就好像两角菱 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

我们俩划着船儿 采红菱 呀采红菱

得呀得妹有心 得呀得郎有情

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心相印划着船到湖心呀

你看呀么看分明湖水清呀照双影

就好像两角菱 划着船到湖心呀

你看呀么看分明

一个你呀一个我 就好像两角菱

采菱四年级歌曲(采菱)(1)

说采菱,咱们先聊聊一种水乡已日渐稀少的水上运行工具,菱桶。

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菱桶,还亲自坐过,甚至划过菱桶。既然叫桶,自然是桶状的,不过它比一般的任何水桶都要大,一般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得有一公尺多,桶沿也有几十公分高。一般由杉木柚木制成,木质好,不易腐烂,外面打了箍,涂上桐油。做工考究,底下是不会渗水的。不像船,平日里一般拖它上岸,驼回家。要用的时候才搬出来,背它下水。

菱桶是桶,实施的是船的功能。一提到它,我就有心惊肉跳的感觉。我们坐过小划子,就会被它的晃动吓得嗷嗷直叫。然而小划子是船,除非故意,它是不会翻的。可是菱桶不一样,它是圆的,没有稳定的平底,它随时会翻。

我坐过菱桶,一脚踩进去,桶身立刻倾斜,然后人一动,桶身就跟着晃动。立刻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于是蹲下,手抓桶沿,不敢动弹了。十分狼狈。

再看老练的义哥(母亲的干儿子),他赤脚进了菱桶,十根脚趾就像是壁虎似的贴住底板了。然后弯腰探身,伸手操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桶身也晃动,也前行,都随着他的心意。这就像老车手搬弄自行车,随心所欲了。

采菱四年级歌曲(采菱)(2)

菱桶通常只坐一人,一般用一把小木浆划水驱动。用的是一种特定的技能,木浆几乎垂直,往两边划动,使菱桶前行。那动作像在变魔术,十分好看。

外行人要是像划船一样一边使劲儿,菱桶就会原地转圈,越用力转得越快,干着急。

也有人干脆不用驱动的木浆,到了要操作的水域才下水,用手划。哗啦哗啦,手掌往两边划,桶往前面走。若是有水草菱藕,抓住藤蔓前进。

在水乡,以前用菱桶主要是为了养东洋草。东洋草一般散养在河滩边,杂乱得很,用船反而不便。每日一早出去,拉小半桶水草回来,喂羊吃。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羊。湖羊,一家三四只,养到过年杀一只,剪羊毛,吃羊肉。

夏天水草茂盛时节,草下面的鱼虾很多,义哥一时兴起,就跳下水,将菱桶浸没,移到水草下面,然后拍打水草,啪嗒啪嗒,过一会儿把菱桶移出来,再看,嚯,桶里全是鱼虾,够吃上几顿。

采菱四年级歌曲(采菱)(3)

再说说采菱吧!歌曲里边采红菱,是多么浪漫温馨的事。可是真实的采菱,却是十分艰苦的。得一早就出发。菱桶在水面上划动,天气总是很热,水草里有很多蚊子,嗡嗡嗡扑到人脸上手臂上。菱长在水下,要一只一只采过去。

我们这里的菱通常是两角菱,不是四角的红菱。菱角可不是一般水果,瓜熟蒂落。它长得很牢,手上要用劲,指甲要掐死,才能把它摘下来 。时间一长,手上的皮就浸烂。用手套太洋派,用剪子太费劲。活儿干的一长,就艰辛了,腿酸,腰疼,枯燥,就干出解闷的菱歌来了。

间或剥开一只菱,把嫩白的菱肉扔进嘴里,脆脆地咬起来。新鲜的菱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真正十分爽口,越嚼越甜,百吃不厌。这菱肉不是一般水果,它里边有很多淀粉,几乎可以当饭吃,或者烧在粥里,充当主食。

这是一种多么普通又多么富有诗意的水生植物。

最后想说说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小时候,缺吃少穿的,可是对那水里的菱藕,挑剔的很,只吃果实,吃菱肉,生吃或者煮熟了吃。从来不吃那些菱枝条(菱萌头)。现在呢,大家都有得吃了。大家却把那些菱萌头捞上来,挑一些嫩头,炒了吃。

类似的还有番薯梗子南瓜藤,绿盈盈毛茸茸的,以前只会给猪吃,现在呢,嗨,奇了怪了,商场里买,农家自己炒,把它当作上好的蔬菜。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细想里边总有些道理。就是人类发展进步,不会远离自然,抛开自然之物。就像我们走向城市了,常常会回想水乡与童年,然后唱这样的歌——

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从小就生长在南湖旁

山中的清泉香喷喷

湖里的水菱甜又爽

啊划呀啊划

啊划呀啊划

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