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春天来了,疫情过去了。

当你漫步田野,看着新芽织春绿,旧叶化春泥,你可记得过去的六十天里,疫情肆孽,地冻天寒!

当你吃着饺子,享受生活,你可知道锄禾汗土,稼穑不易!

当你看到天青云淡,花满枝桠,满目人间美好,你可知道那花儿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雨!

从1月2号疫情爆发,到今天3月8号疫情结束,西北片的志愿者们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披星戴月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斗争,用自己平凡的躯体,为自己身后的乡亲们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

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者

世人皆知,佘太君百岁挂帅,率领杨门女将,为国家除残去暴,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真正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存在这个人。而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出现了一位老太君式的人物,带领西北片的志愿者英勇无畏,为乡亲们的健康竖起一道铜墙铁壁,她就是年逾古稀,七十三岁的共产党员——王瑞增。

在农村,七十三岁的老人,早已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可是当疫情袭来,危机村民健康的时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怎么能在家休息的下去?共产党员的初心,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让她主动站出来,以身作则,舍身忘我。她从来都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她品德高尚,从不张扬,甘心做一片绿叶,来扶持年轻的村干部张丽芬。

张丽芬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她有一颗滚烫的心,有着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她勇于担当,能入能出,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作为西北片的负责人,她对西北片的抗疫工作,百姓生活,志愿者情况都了如指掌,对疫情的发展洞若观火,她高瞻远瞩,指挥若定。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3)

王瑞增,张丽芬二人年龄虽然相差了二十多岁,却是一对忘年交,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二人在抗疫期间,每天从晨光曦微到暮色降临,不眠不休,面对疯狂的病毒,为乡亲们的安居乐业虽精疲力尽却从不退缩。

为了战胜疫情,保障民生,王瑞增,张丽芬二人运筹帷幄,她们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即是监督者,又是志愿者。每次核酸检测时,她们把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一名负责登记信息,一名负责扫码身份证,一名负责开车拉着医生,前面两名队员负责敲门,拿身份证,后面再有一名殿后,负责再次封门贴封条,采取两组东西对进,中间汇聚的战术,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十六次的核算检测,每次都是西北片率先完成任务,虽说工作量巨大,却从没出过差错。

在平常没有检测的日子,她们又把志愿者分为两人一组,在西北片值班,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燃气电力寻医药,全面保障,还要站岗放哨,防止个别不遵守防疫规则的村民外出,做好隔离工作。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4)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5)

二 顶风傲雪,臻善至美的逆袭者

这次抗疫斗争中,除了最美的白衣天使,就是最美的逆袭者“志愿红”了,西北片的志愿者虽然年龄大小,职业各不同,但都是怀着一颗臻善至美的心,怀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6)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7)

在数九寒天里,凄风苦雨中,她们披星戴月,与病毒做斗争,舍小家,为大家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最前沿,他们是最美的逆袭者,是勇敢的战斗者,也是伟大的英雄!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8)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9)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滴水成冰,结冰的面皮,冻僵的双手,超负荷的工作量,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让人疲惫不堪,难以承受,可志愿者们并没有放弃,更没有退缩,她们用自己羸弱的身体,为乡亲们的健康筑起一道伟岸的长城!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0)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1)

西北片在永安村四个片区中是最大的一个,有260多户居民,近千口人,人员复杂,流动量大,核酸检测工作量巨大,需要完成信息录入,身份证扫描,分管发表,医护消毒等工作来配合每一次的核酸检测。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2)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3)

信息录入,工作繁琐,志愿者张林彦,张会改,张杏拿着钢笔,在刺骨的寒风里,艰难的把一个一个的名字,一个一个的身份证号,一条一条的信息认真的登记着,手冻僵了,搓搓再写,口渴干了,喝口冷水继续,困难再大,绝不退缩。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4)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5)

扫码身份证,和人群亲密接触,工作相当危险,传染风险很大,有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有的时候连防护服都没有,仅靠一副口罩,志愿者张建飞,董伟然,张景哲,张敬园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工作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在凛冽的冬风中端着手机,认真仔细,唯恐出错,却唯独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6)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7)

分管发表人员张贵宾,张立波组织群众有秩序的填表领取试管。

消毒人员张振明,梁新立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为保障村民,保障志愿者的安全检查不停,消毒不停。

有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病人,和外地返乡人员,情况复杂,危险如影随形,但这些“志愿红”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敲开一个又一个贴着封条的家门。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8)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19)

这些“志愿红”的穿梭奔走的背影,就是我们永安村最美的风景线,正是这些“志愿红”的滴滴汗水,辛勤付出,才汇成抗疫的磅礴力量,正是这些“志愿红”的日夜坚守,我们西北片才能圆满完成十六次核酸检测,无一疏漏。

当有人问起这些“志愿红”,你们这样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了什么?值得吗?

张林彦这样回答“作为永安村的普通志愿者,只要永安村民都健康,我们付出的再多一点,也是值得的”。

三 民生保障 万能志愿者

西北片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当过老师的张振明,有企业技术工,有在化肥厂做过多年电工的梁新立,有从事商业工作的张敬园,有作司机的张贵宾,还有在联通从事网络工作的梁立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技术,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保障西北片村民的生活,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在疫情这段日子里,每一天志愿者都是辛勤的工作着,咱们随便找一天看看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比如咱们看看三组志愿者张长根,梁立新一天的工作。

1月24日,梁立新和队友张长根在永安村西北片值班。因为封门闭户好几天了,乡亲们的生活用品出现了短缺。一上岗,微信群里,手机上,求助的电话就不断。东家没米了,西家缺药了,他俩就为群众代购,然后想法送到群众手里,因为家家户户都贴着封条,大件的物品他们就让用户用绳子吊上房,小件物品就从门下面塞进去,或者投到房上拿回去。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0)

正在忙碌当中,村民梁某彬打来电话,说自己家昨晚电线断了,现在不能取暖,不能做饭,不能照明,要他们去给看一下,送完东西,梁立新和张长根赶忙去为梁某彬检查线路。原来,梁某彬家用电量大,负荷太大,把电线烧断了。梁立新赶紧去找来爬凳,张长根从自己家里拿来钳子,胶布,电线烧的短了,够不上,他们就自己找来一段电线为梁某彬接好,让群众在这寒冷的冬季重新得到温暖!

可是时间久了,没做过饭,没有液化气。梁立新和张长根接完电线,骑上三轮车就到了老张哪里,拉上液化气罐,到村西一家饭店灌了气,回来换上,没想到液化气罐长时间不用,油腻堵了气孔,打不着火,而且输气管也已经钙化,一碰就断,不能用了。他俩就做起了修理工。现在的门市都关闭了,输气管也没地方买,正好邻居张伟华在房上,说他家有一截输气管,就贡献了出来,经过努力,煤气灶修好了,输气管也换上了,老张终于自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老张非常感谢,“等疫情过了,一定好好请请你们”。他俩坦然说“都是自己乡亲,不必客气”。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1)

之后,他们又去为几户群众买了药,送了蔬菜,知道一点半才回家吃午饭。

刚吃过午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村民张某京到来电话,说自己家的宽带不能用了,孩子上网课要用,现在急得直哭(电话里的确夹杂着孩子的哭声)。张某京还不好意思的说,我家宽带是电信的,因为封村,电信维修人员过不来,咱这一块儿就你是做网络的,还懂点儿,别人也不懂,可你是联通的,就当给我帮个忙吧。听完张某京的话,立新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还分什么移动电信联通,一切为了人民,只要你需要,我就给你帮忙,稍等,我马上过去。”到了张某京家一看,光猫的红灯亮着,立新就知道是光皮线断了,在屋里查看一遍也没看到断线的地方,就是找到了断线的地方,自己是内勤,没有熔接机,没有修理工具,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立新就给自己的同村,在兴安支局做社区经理的张学永,接到电话,张学勇带着维修工具,很快赶到了。他俩放上红光,仔细查找,最终在墙角发现了断点,两人冒着严寒,爬到房上,把光皮线拽出来,重新用熔接机融好,很快修好。看到又能重新上网课了,一直哭泣的孩子破涕为笑,高兴的上网课了。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2)

象今天这样的事,梁立新和他所在的永安西北片的志愿者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他们都一个个的都锻炼成了“多面手”,磨炼成了“万能志愿者”,他们平凡而不普通,渺小而却闪亮,他们正以己之力,谱写志愿赞歌,照亮千家万户生活!

当有人向他们表示感谢时,梁立新这样说“生在永安,长在永安,为乡亲献力,为父老尽心,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3)

四 老当益壮,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在西北片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就是年近古稀之年的张长根,还有年近六旬的赵存生了。二人在我们西北片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热衷于公益事业。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回过去帮忙。别看二人年龄大,可人老心不老,干起活来都是拼命三郎,而且认真负责。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工作中,张长根,赵存生分别被分配到两个检测组当司机。他俩每次都是早早的开着自己家的三轮车,拉着医生做检测,二人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工作,从不讲价钱,要条件。

在平时不检测的时候,他们协助工作人员,设置检查岗,劝阻外出人员,宣传防疫政策。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按部就班,每次核酸检测,根本不用通知,到时候就默默的开上自己家的三轮车,早早的到村委会楼下等候,从不休息,知道现在,二人还在岗亭值班坚守。

正是有张长根,赵存生这样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当志愿者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正是这样的老同志的努力,帮助,才使得永安村民更加和谐稳定,正是他们的榜样力量,才影响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4)

岁月峥嵘当自强(峥嵘岁月何惧风流)(25)

西北片的这群志愿者,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不惧风险,逆流而上,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他们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他们是最美的“逆袭者”。

过去听刘欢唱的一首歌《少年壮志不言愁》,怎么也不理解“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懂了,那就是,在不平凡的岁月里,我们不惧艰险,不畏生死,为人民的利益奋勇前进,勇往直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