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李猛政治哲学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李猛政治哲学在当今中国的意义)(1)

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李猛政治哲学在当今中国的意义)(2)

本文转载自“想当国师的哲学家们”

|李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进入到一个非常新的时代。但是,不仅以前的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在一个很长久的未来还是中国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们会发现还有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陆续出现。比如这些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以前也都有,但是已经无法继续采取之前的策略来应对,整个社会面临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政治,和经济、生活一样,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但是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的政治问题是不一样的。中国过去将近200年的历史,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它始终在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政治。我觉得过去30年的发展,在经济这个层面实现的进步,为政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也提供了新的要求。

中国未来20年要进一步延续经济发展,就要解决政治经济上一些既有的问题。中国目前在政治上同时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比较大的挑战,可以说是过去200年面临的挑战的浓缩。中国传统的政治格局在近代受到相当大的怀疑。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大概100年的时间,主要的问题就是政治家们对传统政治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信心。关键的转折点大概是新文化运动,这之后,整个社会思潮完全转向西方。从1916年开始,新文化运动的主导者,像陈独秀这些人,都认为中国文化已经彻底失败了,体现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去看陈独秀先生早期写的文章,他说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与现代政治相吻合的,与我们通常说的民主问题、自由宪政问题相融的话,那么根本就不用再搞什么新文化运动,孔子、儒家就可以解决了。所以新文化运动的主力都认为中国文化在根本上失败了。

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这几年实际上在政治问题上并没有得到一个非常满意的解决,未来肯定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思想,为什么现在面临这么大的挑战?

可以说一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传统的政治运转还是相当良好的。这良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最优秀的这一部分人,今天叫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对政治制度是认可的,其背后的政治理想是他们能接受的。

第二,总体上中国社会的整个状况,直到清代中叶,来中国的西方人还是非常认可的。如果你看康熙年间来中国的人,他们大部分对中国社会的评价还是相当正面的。到了西方启蒙运动开始,像孟德斯鸠、黑格尔他们则对中国持有非常严厉的批评态度,认为中国这个社会不好,而这个不好尤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这基本和乾隆嘉庆年间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的记录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西方社会此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外国开始不再认为中国的社会更理想。

而中国周边的国家,从越南一直到朝鲜、日本,其实对中国政治制度运转的逻辑也是非常认可的。但日本也在后来面对西方挑战以后,彻底放弃了中国这套制度,脱亚入欧。因为日本人开始认识到东亚文化是没有出路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即使在日本侵华时期,也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在日本国内有一些人仍然认为当时日本代表的亚洲文化仍然有其生命力。但是二战失败,这一点被彻底打破。战后的日本体制是被美国重建的,日本可以说进入到了脱亚入欧的最高阶段,尤其是在70年代以后,日本在经济上也丧失了向美国挑战的机会。直到今天,日本开始追求所谓的正常国家,它所追求的并不是和中国一样的“正常国家”,而是要加入到西方国际政治秩序里的“正常国家”。“正常国家”在整个西方现代政治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含义,不是一般的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恐怕今天的中国,大部分南美、中东和非洲国家,都不是正常国家。

第三,我认为传统的社会中,中国的传统政治体制能够为普通人的生活维持一个相当好的秩序,比起当时的欧洲,甚至今天的中东、美洲和非洲的政治秩序都要更好,更有效的实现了社会治理。

但是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危机,那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也不仅入侵中国一家。它实际上是整个世界重新纳入到一个全球体系中。而在这之前,我们看到的文化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他们有文化的交流,但是总的来说,东方和西方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各自的文化有各自的逻辑,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历史记载传统。

历史上中国北部边疆不断被游牧民族入侵,一拨一拨往内地打,但有些时候突然变得非常和平,这和两边的势力强弱有关系。比如像汉武帝讨伐匈奴,打了几十年,结果把匈奴打败,向西撤退。匈奴往西撤退的结果是什么,驱逐当地的游牧部落,结果这个向波浪一样,一直影响到罗马帝国。日尔曼地区的蛮族向南入侵罗马帝国,其原因是中国五六十年前的讨伐匈奴的结果,东西方之间是有这么一个内在联系的。东西方交界的地方,直到今天都是地缘政治极不稳定的区域,整个欧洲的东部,一直到今天中国的西部这个区域,向南延伸到中东,不停的发生战争、政权更迭。

但是中国和罗马各自的政治制度,很少受这个冲击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国内政治体制足够承受这个挑战的时候。如果凑巧遇上一个王朝的末期,这个挑战就会导致全面的变化,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出现过所谓五胡乱华,蒙古的征服王朝,乃至后来的满族建立王朝,这些都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

这个情况直到近代发生了绝对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所有这样的独立政治文化统治区域,都被纳入到全球体系,19世纪慢慢进入到全球时代,全球有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秩序,哪个国家不按这个统一秩序走,最终政治秩序就会受到严重的挑战。这个在一战中最明显,一战中并不取决于你加入哪一方,而是所有那些非现代国家的形态,奥匈帝国、俄国、奥斯曼帝国,都慢慢瓦解,这个秩序瓦解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二战,几乎所有旧的政治秩序,都要在新的政治文化中转变成一个新的国家,有的转变的成功一点,中国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看非洲你会发现今天许多国家仍然不能摆脱原来的酋长部落的形态。

而阿拉伯文明在大概1000年的时间是全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他们一度与基督教世界能分庭抗礼,甚至还占上风。阿拉伯人甚至远远比基督教徒更加仁慈,更加宽容,更通情达理。但是到了现在,整个中东区域,从埃及到土耳其,到撒哈拉这几个国家,都无法形成一种非常有效的政治体制。比如埃及,人口的5-10%几乎完全是说英语,他们的孩子都在国际学校读书。但是一旦革命以后,70-80%的人是社会底层,他们是极其激进的穆斯林思想。这个社会其实被打成了非常明显的两个社会分层,他们之间缺乏一个上下沟通的管道,相互完全不理解。国内最活跃的一些精英是没办法接受老百姓的支持的这种阿拉伯思潮,他认为这个和现代政治完全不能够相融。

这些文化在今天面临最根本的挑战,不论你喜欢不喜欢,根源实际是来自于西方,这是我们研究政治哲学的一个非常大的动机。中国人研究哲学,可以说有一点势利眼。我们说的哲学难道不是最超功利的吗?不是。北大哲学系有一次开会,有一个老师发言,我们中国哲学为什么总研究西方哲学?北大原来西方哲学的教研室叫外国哲学教研室,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外国”了,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印第安哲学或者非洲哲学?不仅研究这个的少,现在连研究印度哲学、波斯哲学的都很少。我们现在基本上只研究欧美哲学。

为什么研究西方哲学?因为我们近代发现,西方除了器物,其养兵练兵之法、政教制度,它背后是有思想的。我们花了一百多年时间,经过血的教训才认识到西方真不是蛮夷禽兽,它还有别的东西。虽然他拿了枪来打你,但是它还是背后有非常强有力的哲学,中国必须在这个层面上应对它。像北宋时期儒家回应佛教的挑战一样,中国现在面临西方的挑战。它不仅体现在技术经济上,更在哲学层面上,其背后有一套理念,这套理念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得理解它,因为现代世界就是这套理念架构起来的,你可以进来后再改造它,但是你必须得先让它进来。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近代150年的时间,经过将近20代知识分子的许多努力才慢慢认识到。我觉得我们今天实际上是站在这样一个台阶上去看政治哲学的问题。

大家可能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事政治活动的,但是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政治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我举一个例子,我妈退休以后有一段时间炒股,我发现一个人炒了股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定时起床,定点看新闻联播,非常关心政治,因为她意识到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和政治变动有巨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研究政治哲学?就是为了理解我们整个世界的基本的秩序。我们通常说的现代世界是一个分化的世界。这个分化的世界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每个领域有自己的逻辑。比如教育是一个领域,而教育有教育的逻辑,经济有经济的逻辑,艺术有艺术的逻辑。在艺术领域中,无论金钱在里面起多大的作用,仍然有许多艺术家非常想建立一个为了艺术的原则。回顾艺术领域过去100年的历史你会发现,基本是纯艺术的理想和必须支撑艺术体制运作金钱之间的对抗。

但政治不是这个样子。政治是所有这些领域得以运行分化制度的基础。政治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和所有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做教育的、做经济的,总是希望要摆脱政治的控制,但是无论中国的教育还是美国的教育,都不可能彻底脱离政治的控制。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北京的考生有这么多的机会可以上北大、清华,而其他省份的孩子相对机会就小得多?同样一个孩子,在北京能上清华北大了,在浙江可能只能上苏州大学。这是怎么回事?而美国也一样。在美国,亚洲社团之间相互拆台的情况很多,但是在这一件事上统一了,华裔、印度裔、韩国裔、越南裔的整个亚裔团体一起向美国总统发了一个公开信,说像哈佛大学这样的美国最优秀大学,长期以来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有种族歧视。美国虽然没有高考,但是大学都有自己的录取标准。如果不考虑种族问题的话,美国这些顶尖大学的亚裔录取比例可以达到多少?可能会到30%,而实际情况是15%都达不到。但是大约在十年前,加州通过了一个法案,就是禁止大学录取按种族比例进行名额分配。这个法案最得益的是亚洲人,而白人的录取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大概西班牙和黑人的录取名额被华人拿到了,这是非常厉害一件事情。

这个问题在美国政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黑人的现状是过去300年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奴隶制、种族隔离等等种种不平等,那么现在要不要通过一个教育机会倾斜的方式给黑人提供更多机会呢?总的来说美国社会目前是坚决支持这个事情的。

美国最高法院,我们知道有九个大法官,其中一个黑人大法官,坚决反对对黑人给予各种各样的优惠。说来很奇怪,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大法官之所以能够当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就是因为他是黑人,换句话说他就是“被照顾”进去的,但是他说一旦有了这个照顾,社会就会认为每个黑人取得的荣誉,其实是社会的照顾带来的,你不会认为那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认为这会造成黑人实际不愿意真正付出个人努力,而这是对黑人文化最大的摧残。

你看,政治是不是对整个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所以说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经济、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所有这些东西最终都与政治相关。政治对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影响。

李猛:我们在现代大学里学习什么?

在喧嚣的世界,与最好的思想同行|人文视频课

听懂“日不落”帝国的前世今生,也许就读懂了今日世界种种看不懂的谜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