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比以前还年轻(女社长康素琴)

作者:陈士元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第62期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素琴比以前还年轻(女社长康素琴)(1)

  康素琴,1938年出生于乐亭城南陈渡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母年过半百,有一姐二兄,她是老闺女。出生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

  1948年土改,党领导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康素琴家分了房子分了地,一家人笑逐颜开。新中国成立那年,12岁的康素琴上了陈渡口小学,由于她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被选上少先队中队长。那时,学校为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经常开展文娱活动,康素琴聪明伶俐,爱好文艺,成为积极分子。学校拉着队伍走街串巷,扭秧歌,打霸王鞭,乡亲们专盯着她那优美的动作,纷纷夸赞:“看这小姑娘,身段多灵便,真讨人爱。”

  从初小到高小,康素琴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班里当班长。1955年夏,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乐亭一中,这在当时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因为在陈渡口,多年来还没有考上一中的学生,在芦河学区也是不多的。学校和村里的人们纷纷向她投来羡慕的眼光。都说“陈渡口出了个女状元”。

  接到通知后,她兴致勃勃地迈入了一中校门,决心努力学习。在入校后不久的摸底考试中,她以班内第一的成绩令教师和全班同学刮目相看,她也因此被选为班干部和学生会委员。紧张愉快地学校生活,使她十分欣慰,唯一令她担忧的是每月20元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这对当时农村家庭来说,确实有困难。因为父母年迈体衰,不能参加劳动,姐姐早已出嫁,大哥外地谋生,只有二哥在家劳动,又面临结婚,为筹备彩礼钱,二老费尽心机,东凑西借,哪里还能拿出钱来供她上学呢?

  在第三个回家周的日子,康素琴一进家门,见父母面带忧容,她心里就明白了,一定是在为钱发愁,便主动向父母说:“我知道咱家的困难,再也无力供我上学了,我决定退学,回家劳动。”父母闻听,深感内疚,无可奈何地说:“耽误了你的学业,就没前途了。”康素琴毅然地说:“我在家一边劳动一边自学,至于前途,参加农业劳动,不一定就没前途,事在人为嘛!”她安慰了二老,第二天,她回到学校,首先向班主任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感到十分婉惜,同学们留她住了最后一宿。次日,她眼含热泪同大家依依告别。

  康素琴回到家里,没有萎靡不振,因为她是个有志气的坚强女孩。第二天,就换上旧衣服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她不怕苦,不怕累,大家都称赞她说:“上学是个尖子生 ,干活也是一把好手。”晚上,她不顾一天劳累,还要读书学习,直到深夜。因为她人缘好,跟谁都合得来,又有文化,社员们一致推选她为妇女干部,村团支部还吸收她为共青团员。

  那年代,农村文化活动搞得很红火,每到冬闲季节,村里就组织跑秧歌,演评剧。陈渡口是个大村,好乐的人多,从1953年就创办业余剧团,冬闲季节排练,逢年过节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康素琴天生爱好文艺,积极主动地加入剧团。起初,只是演些配角,导演陈博文发现了她的天赋,就推举她演主角,如传统剧目《苏三起解》里的苏三,《绣鞋记》里的赵素琴,《小姑贤》里的小姑等。她演唱得都比较成功。但她并不满足,她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所以她下决心在自己所演的角色上下一番苦功。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基本功练习,练嗓音,练动作,背台词,一招一式都反复认真地磨炼,不足之处,还要向导演和老演员请教,直到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勤学苦练,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她扮相俊俏,嗓音甜润,表演细腻传神,颇有水金珠演唱风格,到1956年已成为剧团里的挑台演员。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称赞。

  1955年到1957年,陈渡口和黑崖子两个剧团在乐亭南乡很有名气,主要是有挑台的青衣康素琴和挑台的花旦石身勤。她俩年龄相仿,性情相投,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有时两个剧团还在一起汇演,康素琴和石身勤互帮互助,互敬互勉,亲如姐妹,成为当时当地观众喜爱的人物。

  常言说:“容貌是女子的有形财富。”康素琴天生丽质,容貌出众,特别是气质端庄,为人亲和,博得乐亭南乡众多男青年的垂青,有的追求她,有的托媒提亲,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庄里的婶子大妈们因为爱看她演剧,时而在街上碰到她,便拉着她的手不放,夸赞道:“上了装那么好看,卸了装更是讨人喜欢,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有的要给她介绍对象,有的要认她做干闺女。

  1955年——1956年,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初级社变为高级社,人们称之为“大社”。高级社规模大、范围广,一般由十几个村庄组成,按上级规定,大社必须有妇女社长,因为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康淑琴,知道她是个优秀青年,就推举她为大社妇女社长。经乡党委审核,报县人委批准,康素琴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妇女社长。那时,还不足18岁。

  当时高级社的干部都是挣工分,不脱产。康素琴上任后,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但她牢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不负众望,敢于担当,深入群众,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社员的好评。

  在实际工作中,她既坚持原则,又能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除了按时参加学习和开会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入到村、队、户,跟基层干部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

  社领导安排她到东刘村的一个生产队蹲点,她帮助队委会建立出勤、记工、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调动社员们的积极性。春耕生产中,她身先士卒,挽起袖子同妇女们一起抗旱,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引来县妇联在这里召开现场会。

  东双坨村小董庄是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生产队,庄小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光棍儿多,爱捣乱,出工不出力,生产上不去。人们说:“小董庄,庄不大,三天两日就打架。”乡社干部一去就被顶回去,乡党委书记姜桂新听说康素琴工作能力强,就派她去试试。

  康素琴来到小董庄,首先深入到各家各户,摸透情况。她了解到,这个庄松松垮垮的主要原因:一是队委会班子软;二是几个光棍儿爱合起来起哄。她根据群众意见,调整了领导班子;又分别找几个光棍儿谈话,引导他们要积极向上,不要走下坡路。光棍儿们爱看康素琴演剧,也听见过她在大会上讲话,早就对她敬佩得五体投地。乡社别的干部来了他们摆难题,敢顶撞,而康素琴一来,他们却老老实实、服服帖帖了。康素琴了解到,这几个光棍儿本质上不是什么坏人,于是就同队委会商量,对他们分化瓦解,量才使用,让两个人参加了队委会;一个当民兵排长;一个当记工员;让一个当车把式;还让二人长期出外勤。她还利用晚上召开全体社员会,组织大家学习,共同研究队里的事情,然后还应大家的需求唱上一段评剧。这样,小董庄出现了安定团结大搞生产的新局面,再也没打架的了。

  康素琴善于做思想工作,办事实在。她去大社上班路过车门村时,常听到一户人家吵吵嚷嚷。她就到该村妇女主任裴玉英家问明了情况,然后二人同去这家。进屋后见两口子正在拌嘴,裴玉英说:“咱们妇女社长来了,要管管你们的家务事。”康素琴和颜悦色地说:“大哥大嫂,我们就是想同你们唠唠嗑儿,说说知心话。放着好日子不过,为啥总生气呢?”夫妻二人就抢着说自己的理由。康素琴耐心听完后,语重心长地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俩说得都有道理,但从根本上说,生气的主要原因是大哥有点大男子主义,遇事压不住火气,张口就骂,举手就打;大嫂有点嘴碎,爱叨叨咕咕,这些毛病都得自我改造啊!即是夫妻,就得互相忍让,生气打架有百害无一利……”康素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到两口子心里去了。随之又拉家常,直到夫妻俩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才罢。后来,康素琴路过这里,还几次来呆会儿,做更深层次的思想工作,两口子已很少打架了。

  1958年初,高级社分家变小,陈渡口、车门、东刘和黑崖子四个村为一个社,康素琴任妇女干部,兼任陈渡口村团支部书记。她带领广大团员积极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如在墙壁上办黑板报,晚上进行屋顶广播等。翌年夏季,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大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公社党委决定让康素琴负责这项工作。这虽说是项新生事物,但她虚心学习,敢于创新,从组织培训托幼师资入手,精心培育,耐心看护,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受到了公社党委的表彰。

  康素琴是个能上能下的人,1961年,公社由大变小,托儿所和幼儿园解体,工作人员精减下放,她向领导要求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大队(村)安排她任村妇女委员兼现金出纳员。她从事这项工作后,配合大队会计裴德财把财务管理得准确无误,清清如水,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说:“康素琴管财务,我们放心。”

  康素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一些遇到困难的人总是相扶相助。本村孤寡老人裴真卿年近七旬,视力不佳,康素琴多次帮他缝补衣服。有一次,她下班回来,看见老人正在吃力地推碾子,急忙走过去说:“大伯,你歇会儿,我来推。” 说罢,上前就推了起来。磨成面后,她端着簸箕送老人回家。一进屋,见一片狼藉,就忙着收拾整理。老人感激地说:“我就是你的活累赘,别说今生,就是来世也忘不了你呀。”康素琴语重心长地说:“大伯,不必这样说,谁都有老了的那一天,往后,有事只管招呼我。”

  康素琴写得一手好字,字体既规范工整,又刚劲有力,彰显出她正直慷慨的性格,庄里不少人家请她代写书信,她是有求必应。人们说:“她人长得漂亮,字写得也漂亮,真是见字如见其人了。”

  康素琴不仅在社会上名声好,在家里也是孝老爱亲,深明大义,懂得父母养育之恩的好姑娘。同嫂子相处亲如姐妹,从未红过脸,在家里,她帮嫂子做饭、哄孩子、洗衣服,手脚勤快,只要自己买衣服,总忘不了给嫂子买上一件。嫂子过门多年,一大家子始终生活在一起。邻居说:“一家子总是和和气气,从没听见过人家吵闹。”

  康素琴从出生到上学、走向社会到1961年结婚去内蒙古,在家乡度过了23年,为人处事和优良品德,给乡亲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谚语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结婚后,她去内蒙古呼和浩特丈夫处,正值部队征召女兵,她报名参军。经审查,符合条件,应征入伍。先是在医院工作,后调入师干部科,做干部管理工作(正团级),直到1998年退休。常言道:“好人终有善报。”现在她已82岁高龄,在津安度晚年。陈渡口村的老人们一提起她,还是赞不绝口,想念非常。

  (作者陈士元,退休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