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展现抗击)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展现抗击)(1)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经济、金融、企业创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有企业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马相东:数字经济展现抗击“逆全球化”强大韧性】

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表明,数字经济成为热词,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不只在中国,数字经济在全球各国都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数字经济以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在全球经济下行中逆势上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各国抗击疫情进程中快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远程办公、视频会议、云端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这既为维持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对冲世界经济下行注入了新的动能。不仅如此,数字经济还展现了其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韧性。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革命性地改变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合作方式。在丰富经济业态、提升贸易福利、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跨国协作、增强信息防护等方面,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邱兆祥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的流动是资源配置的载体,资金循环带动经济循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创新创业活动和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功能,因而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好金融作用,让金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在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需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建立有助于更好发挥金融配置资源功能的融资结构,从而有效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优化融资结构,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需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直接融资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引导和撬动作用。要大力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通过市场发现和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前景的企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的独特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樊继达、李江涛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企业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企业家要带领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还需要在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够强,企业家推动创新尚且面临一些阻力和难点。因此要对症下药,一方面从企业家自身着手,增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着手,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并为企业家推动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如此多管齐下,才能够让企业家勇于推动创新。

摘编自《经济日报》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董振瑞表示,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辩证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机遇新挑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既要树立强烈的历史机遇意识和风险忧患意识,也要坚定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大变局中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大变局的进程,也必然是一个充满着风险、挑战又充满着机遇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必然增大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另一方面,大变局带来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将会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一个时期。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绛认为,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落实三年行动方案,要把握好“一个抓手、四个切口”。首先,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二,要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提升我国大型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其三,要促进国有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根据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突出战略引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及短板环节,整合行业的上下游、产学研资源,分层次、分领域部署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前沿领域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其四,要专注主业,培育主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其五,要以加强评价考核为引领,盯重点问题攻坚克难,对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评价并考核,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展现抗击)(2)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