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

一则关于海洋生物的消息,据CNN日前报道,科学家在新西兰东海岸深海中,发现了3种会发光的新品种鲨鱼,在过去的20年中,人类在深海不断发现新的发光海洋物种,但对于深海的探索依旧非常匮乏。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

生物通过化学反应让身体发光,在海洋生物中并不少见,但在铠鲨、亮乌鲨和南方乌鲨中还是首次发现,尤其是发光铠鲨的体长可以达到1.8米,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发光脊椎动物,是名副其实的深海“发光巨鲨”。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2)

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发光的作用是什么?

重点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生物身体要产生可见光,必须要携带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是可以通过反应产生可见光的一种化合物,可以通过酶的的作用发生氧化反应,也能在特定条件下回到基态,而荧光素酶就是和荧光素作用的酶。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3)

还有一类海洋生物则是带有光蛋白底物,这种发光方式并不是靠酶的作用,而是依赖于动物体内的带电离子发生反应,这类生物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可以控制光蛋白底物的释放数量,来改变身体产生光的强度,就像是可调节亮度的灯泡一样。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4)

发光的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发光生物中,会根据所处的海洋深度,生活特性而具有不同的能力,一般来说发光能力的作用有3种:

伪装:海洋中的200~1000米处于暮光区,这里阳光还是可以穿透的,生活在这一层的生物,很容易被1000米以下的“无光区”掠食者盯上,身体发光则有助于它们伪装,避免被掠食者盯上,一开始提到的鲨鱼发光就是为了伪装。

捕食:海洋中1000以下的区域就是“无光区”,很多为了掠食者为了让猎物“心甘情愿”送上门,会选择放出轻微的亮光,一旦有猎物因为好奇靠上前,掠食者轻轻松松就能将其解决,这种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堪称深海鱼的一绝。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5)

御敌:对于深海鱼来说,“灯光”的另一个妙用就是御敌,在一片漆黑的深海中,利用自身产生的光线,可以将自身的轮廓放大,对敌人起到威慑的作用,稍不注意就被这些鱼忽悠了。

深度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潜底。

科学家把海洋称为另一个太空,这里冰冷刺骨、一片漆黑,生活着很多未知生物,而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到11000米,压力能将装甲车“捏”成铁疙瘩,环境恶劣程度确实堪比外太空。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6)

1875年,英国皇家海军航具挑战者号首次发现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挑战者深渊就是用此命名的,但受限于科学技术并未深度探查。76年后,挑战者号进行二次考察,并用回声定位法测出10863米的深度。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7)

挑战者号考察船

1960年1月23日,对于深海探测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瑞士探险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国海军中尉唐纳德·沃尔什一起驾驶里雅斯特号,深入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当时下潜深度是10916米,和最早测量的数据仅仅差了53米。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8)

瑞士探险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国海军中尉唐纳德·沃尔什

到了21世纪,人类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更加痴迷,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驾驶“深海挑战者”号深入挑战者深渊,最终到达了10898米的深度,这是人类第一次单人下潜深处超过1万米,此后,美国大富豪维克托·维斯科沃也到达了海沟深处。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9)

最新下潜到海沟底部的是中国,2020年11月10日,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携带“凌云号”直播系统,成功将3个人带到了海底深处,潜入深度首次达到了10909米,刷新了此前“蛟龙号”创造了7000米记录。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0)

“奋斗者号”是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潜水器,300米到10000米深度的飞跃,采用海上双母船的设计方式,分别由探索一号(支援船)和探索二号(保障船)共同完成作业。不仅是人类第一次3人同时下潜,也是人类首次全球同步直播下潜过程,是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一大突破。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1)

海底11000米深处到底能看到什么?

既然大家都很好奇,不如就跟着下面这张长图,大家一起感受下深潜的感觉,看看每下潜一段距离,大概会看到什么生物。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2)

下潜0~200米左右属于阳光带,我们熟悉的大多数海洋生物,都能在这里见到。200~1000米则是暮光带,在这一区域海洋中的压力、温度和亮度都会迅速下降,但是依然能见到阳光,海豚、鲨鱼和海龟会生活在这里。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3)

再往下的1000~4000米属于午夜带,这里温度降到了4℃左右,已经看不到任何阳光,唯一的光线就是海洋生物自身发光,这里可以看到乌贼、鲸和其它的一些发光性动物。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4)

而在4000~6000米属于深沟带,这里的水温已经接近冰点,只有极少数的生物。而到了在6000米以下的超深渊区,海水的温度已经接近于冰冻,几乎属于“黑暗深渊”,以前科学家推测这里不会有生命,但是探测器却发现了许多未知的新生物,长相恐怖如斯,比如下面的这几种:

海底最强生物巨齿鲨(新西兰深海发光巨鲨)(15)

最后,我们来解决11000米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下潜到海沟底部的人是这样说的,沃尔什和皮卡德说看到了鲽鱼、比目鱼和虾之类的动物,大导演卡梅隆说那里一片漆黑,什么也没有看到,富豪维克托则表示塑料袋及糖果包装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