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

时间倒转一百年,

若没有1917年杜尚那惊世骇俗的举动,把小便池放进美术馆大喇喇向艺术界挑衅,今天新一代艺术家的表达场域也将不复存在。

杜尚迫使人们意识到艺术并不局限于绘画和雕塑,一件装置作品、一座建筑、一团爆炸的烟花、甚至人类自身的躯体与行为,它都可以是艺术。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

可你真的懂现代艺术吗?

许多人看到现代艺术作品的反应都是“这画的是什么”、“不懂他想表达什么”、“看不明白,瞎搞蒙人的吧”。

曾经有人就发表了这样一通驳斥:

物理学发展了几百年到现在,最新科研成果对普通人来说早已是天方夜谭,即使牛顿穿越过来也不见得比你懂的更多。美术史发展了几千年,你凭什么就认为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背景知识了解,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就能够理解现代艺术呢?

一个人听不懂量子力学不会认为是物理学的问题,一个人欣赏不了后现代主义却能责怪艺术家画的是什么狗屁,你是哪里来的傲慢呢?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

言辞虽激烈,这番话却不无道理。

艺术发展到现代早已成为观念上的探索,就像杜尚所说,他放弃取悦眼球的传统创作方法,是为了“让艺术重新为大脑服务”

那么身为艺术领域的门外汉,亦或是对现代艺术一知半解的爱好者,有没有一个靠谱的学习途径呢?

当然是有的。这个重任,非《现代艺术史》莫属。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4)

艺术史领域重量级经典

欧美高校50年来首选教科书

了解现代艺术入门必读

敢于挑战那么大的题目,《现代艺术史》自有它的理由。

事实上,《现代艺术史》是世界上最早撰写现代艺术史学的书,为后世模仿者树立了榜样。它初版完成于1968年,是著名艺术史家H. H. 阿纳森的代表作。

出道即巅峰,一经推出即深受欢迎。

它有多厉害?出版50余年,一直是欧美高校现代艺术史课程的权威教科书,也是深受广大师生好评的资料书、工具书。去欧洲或美国学艺术,教授开出的书单里必定有它。

半个世纪以来,一代代学子对于现代艺术的起因、发展的认识,对现代艺术精神的理解,无不得益于这部著作。艺术领域里的各路人士,从艺术家、艺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高校教授,到博物馆、画廊和非营利文化机构工作人员、收藏家和艺术投资人等,都从中受益匪浅。

可以说,《现代艺术史》是系统性了解现代艺术入门必读,不管你有没有艺术背景也都能读懂。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5)

这本书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1986年。

时值文革结束后思潮踊跃的80年代,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蓬勃兴盛的时期。当时的人们以原书第二版为底本翻译了此书,定名为《西方现代艺术史》,当年就敢定价100元。

那时渴望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们,几乎人手一册。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6)

一本书在手,中国的艺术家们终于与世界发展接上了轨道。

它也为无数中国青年艺术家担当了启蒙者、引路人、指路灯的角色。

几代人对现代艺术的持续热情,对现代和当代艺术在中国数十年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无法忽视和估量的影响。

但从1968年英文版的初版,到1986年中文版第二版,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太久。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7)

直到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隆重而激动地宣布

这本现代艺术史领域重量级经典

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8)

《现代艺术史》(插图第六版)

1200幅图 80万字

清晰梳理艺术史

发展变化脉络

国内首度正版、足本引进

硬精装 16开大开本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9)

现代艺术百科全书式著作

清晰梳理艺术史发展变化脉络

《现代艺术史》到底厉害在哪儿?

它是一本现代艺术百科全书式著作,清晰完备梳理艺术史发展和变化脉络。以艺术的历史发展为主线,时间为串联线索,聚焦自19世纪中叶以来至今的视觉艺术。

详尽地讨论了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潮流,涵盖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兼顾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和思想的变迁对于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书里将阐述落实到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上,与此同时细致的形式分析往往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历史语境密切关联,兼及对图像、符号、心理分析的恰当融汇,帮助读者一步步认识和理解作品。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0)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1)

全书一共27章,光目录就有8页。

从19世纪末开始讲起,一直持续到21世纪,完整梳理现代艺术百年来的源流,正好接上《艺术的故事》等经典艺术史戛然而止的部分。

作为一本近1000页的巨著,光把书中的关键词列出来就超过了300个,一张图都列不下,实际书中的内容更比图中的关键词丰富得多。

那些傻傻分不清的新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具象艺术、地景艺术、后极少主义、偶发艺术、新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精确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国际构成主义……一本书全都囊括了!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2)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3)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4)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5)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6)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7)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8)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19)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0)

左右滑动查看《现代艺术史》全27章目录

点击可看大图

不仅囊括得全,整本书编排体例也很好,文字更是流畅易读。

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安迪·沃霍尔在的这章里,一个章节包括:

第十九章 新现实主义与波普艺术

[语境:马歇尔计划与“玛丽莲·梦露教条”]

“向外才是法则”:欧洲的新现实主义

“这就是明天”:英国的波普艺术

时代的符号:美国的波普艺术

更接近生活:偶发艺术与环境艺术

“只看表面”:日常生活的图像

[技术:丝网印刷]

“新蛾摩拉”的诗学:西岸艺术家

个人的文献:美国摄影中的快照审美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1)

理查德·汉密尔顿作品《到底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迷人?》,1956

全章开篇第一页先讲60年代,“新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偶发艺术、环境艺术、集成艺术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城市同时涌现。”

而后一针见血指出成因,“战后年代,欧洲前卫艺术动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创作手段。在离开战争年月十多年后,这些艺术家现在终于可以直面他们相信是本源的东西: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军事主义和民族主义

作为战后这些特质的主要象征,美国提供了陶醉与沮丧交替出现的源泉。好菜坞电影、美国汽车和纽约市,都为新现实主义者们提供了字面意义上的或者隐喻式的题材。

讽刺也同样催生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国和英国艺术家对于美国消费文化的关注。波普艺术家恰恰拥抱抽象表现主义者所鄙视的那种赤裸裸的物质主义和大众传媒图像,他们投入了同时批判“高级艺术”的虚伪和消费文化空洞的物质主义。”

之后再按照小节标题,介绍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西岸艺术家下面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条理非常清晰。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2)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3)

特殊编排体例「补充资料框」

在历史语境中理解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文中作者特地插入了补充资料框,有【资料】【语境】【技术】等。

【资料】通常是文中涉及人物自己写的文章,用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来让人了解人物的个人主张,例如在包豪斯的章节里就加入了《包豪斯宣言》原文,直言“艺术家与工艺家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区别”。

还会加入同时代的文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例如讲印象派时插入波德莱尔,讲新艺术运动时插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也许旁逸斜出,却更能让人全面感受艺术家受到的文艺思潮影响。

【语境】是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补充词条。例如讲到达达主义的怪诞时,插入一战后大量士兵毁容与整容技术的兴起;讲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挖掘潜意识,便会补充弗洛伊德对“恋物癖”的分析;

讲新现实主义面临的矛盾处境和波普艺术家们轻佻嘲讽的态度时,插入“马歇尔计划与玛丽莲·梦露教条”;讲观念主义“艺术即语言”的主张时,插入索绪尔与符号学的科普。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4)

【技术】是及时补充当时行业内的技术进步,有新技术才带来艺术思维的新突破。例如介绍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为什么盛行版画,便会补充版画的制作技法;讲到沃霍尔看家本领丝网印刷,便会跳出小框来解释丝网印刷是种什么样的技术,优越性在哪儿。

还会介绍艺术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艺术目的,比如讲到包豪斯致力于艺术和工业的融汇时,便具体地讲解了磨砂玻璃如何融合再打磨,创造出艺术效果;讲述二战前的摄影师时,详解了画意派摄影师如何通过凹版印刷与银盐照片相结合,创作出素描和版画效果般的相片。

这些单独的词条补充,把艺术史和社会史、科技史串联在一起,让人通过文艺思潮、社会背景、技术发展的角度,更全面地理解一个艺术流派的诞生蓬勃原因。这也是其他艺术史学书所不具备的。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5)

除此之外,本书作为一本艺术史学书,覆盖的范围不仅仅有美术馆里会有的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等,还收录了建筑和摄影,把各类视觉艺术都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全书27章中,建筑的部分就有 “第四章 现代建筑与设计的起源”、“第九章 20世纪早期的建筑”、“第十四章 包豪斯与现代主义的传授”、“第二十一章 20世纪中叶建筑中的现代主义”、“第二十四章 后现代主义”。

“回归简约”工艺美术运动与实验建筑、“形式服从功能”芝加哥学派与摩天大楼的起源、国际构成主义与包豪斯、解构与解构主义建筑……真正把建筑作为艺术史的一部分完整呈现。

我们熟悉的柯布西耶、贝聿铭、安藤忠雄、矶崎新等建筑大师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6)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7)

40多年历经5次重新修订

与时俱进紧跟艺术研究新方向

那么,《现代艺术史》为什么可以做到那么大而全?

原因之一,是初版作者H. H. 阿纳森作为艺术史大家,打下的优良基础。

阿纳森曾先后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夏威夷大学,担任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获得过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挪威圣奥拉弗骑士头衔、冰岛白隼勋章。

从3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30多年间,他曾先后任职于纽约弗里克收藏馆、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期间他接触到很多的艺术家并且亲见了他们的作品,这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常人所不具备的直接经验。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8)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市地标之一,阿纳森曾长年担任艺术管理部的副主席

原因之二,《现代艺术史》也是一本与时俱进、紧跟艺术史研究全新方向的著作。半世纪以来,历经5次重新修订,恰当及时地反映着现代艺术史研究在方法和涵盖范围上的变化。

此次中文版采用的底稿是2010年出版的第六版,由经验丰富的艺术史家伊丽莎白·C.曼斯菲尔德教授主持,逐章、全面修订,在研究方法上兼容并包,在内容上延续到了21世纪初全球当代艺术创作的状况。

在前言部分,甚至单独附了一个《新在何处:逐章修订说明》,27章每一章增补了哪些内容都列举出来。

在经典研究之外,社会艺术史、后殖民主义研究、批判理论到女权主义、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等当代议题,都在本书中有所涉及和讨论。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29)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0)

曼斯菲尔德教授在哈佛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曾担任纽约大学艺术史副教授、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学术项目副主席、宾州州立大学艺术史系主任

她秉持了阿纳森的艺术史观和编撰体例,同时也拓展了所涵盖的领域,收录了女性艺术家、非裔美国艺术家和非欧美中心圈的全球艺术家。

无怪乎国外的艺术史教授们都纷纷惊呼:

“精彩!是我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所见到的对于一本教材最为彻底而有用的修订。”

“我绝对要采用这个修订版本,因为它在组织和结构上都有巨大的改进。”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1)

国内首度正版、足本引进

80万字译稿精心打磨近10年

为什么《现代艺术史》迟至2020年才出版呢?因为这是一本译者同本书打交道了30年,接到全新的翻译任务后“拖稿”了近十年的作品

前面说过,1986年本书曾以《西方现代艺术史》之名出版,后面又把第三版增补的80年代部分以《西方现代艺术史·80年代》之名单独出版,而后者的译者之一,正是艺术史家、策展人钱志坚教授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2)

钱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美术史论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获得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艺术史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纽约室内设计学院中国部主任。

这本书对钱教授本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他也是80年代渴望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国年轻学者中的一员,对本书无比珍爱。

此次我们恢复原名《现代艺术史》(《HISTORY OF MODERN ART》),在国内首度正版、足本引进,邀请80年代参与翻译的钱教授再度悉心迻译,原汁原味又焕然一新!

全书80万字,钱教授精心打磨了近10年。可以说一字一句,都饱含心血。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3)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4)

硬精装,极少主义全新封面

1200幅高清图片专业调色

为了配得上作者译者的心血和如此重磅的内容,我们在排版装帧上也是不遗余力。

与上一版相比,第六次插图修订版新增图片200余幅,全书收录精美图片超过1200幅

每幅图经过专业调色、替换,高质量印刷,尽力还原作品本真。

内文排版参照原版随文附图,讲到哪里作品高清图就到哪里,符合读图时代读者习惯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5)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6)

整本书是硬精装,杂志一般的16开大开本。

不同于小屏幕看密密麻麻的字和缩小图很困难,大开本实体书放在桌上翻看非常舒爽,当讲到前后章的作品需要来回跳页时也非常方便。

全书914页,重约2.8公斤,4.5cm的厚度比新华字典还厚得多。无愧于兼容并蓄的工具书、案头书之名。

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现代艺术离我们从未如此接近......)(37)

封面特地设计了极少主义的外封,为了向光效-视幻觉的现代主义风格致敬,采用膜银卡上uv五色印刷,印后覆高光亮膜,表面逆向上光。

下半部分裸露的膜银卡纸如图一面磨砂镜子般,在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内封则是纯白的布面,凹刻了英文名《HISTORY OF MODERN ART》,优雅简洁。

《现代艺术史》(插图第六版)

1200幅图 80万字

清晰梳理艺术史

发展变化脉络

国内首度正版、足本引进

硬精装 16开大开本

原价460元

限时特价2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