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

《道德经》: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我们之前在文章中就聊到过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一个观念,也是我们很多人都应该学习的,就是一个人是应该稳重慎重去处事的,当一个人毛毛躁躁的时候,他一定做不了大事。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1)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2)

有一句话叫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话特别的通俗,但是有很多的道理在其中。并不是说嘴上没毛的人一定办事不牢。他只是讲述的一个人,如果太过于年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个人办事的时候一定是毛毛草草,难以成就大事。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因此君子每天行事的时候都不会轻举妄动,虽然有豪华的楼台亭榭,但是他安静静处,超然脱俗。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3)

也就是说,圣人就是那些悟道的人,每天在做事的时候,从来不会轻举妄动。无论对待什么事,无论对待什么人都是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才做的决定,绝对不会轻易的表现出来焦躁的样子。因为他们顺应了天道,懂得自然而然的道理,不会妄自尊大。

对于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已经成圣的人物,得道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居住着华丽的亭台楼院,生活在怡然自得的安逸环境中,也没有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好,他们的地位高,就心浮气躁,他们也是成熟沉稳的状态去面对世人。

据说成吉思汗有一次,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也是这样一件事情,让成吉思汗学会了控制情绪。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4)

有一次成吉思汗去打猎,一大早出发,到了中午也没有收获,他不甘心,就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打猎。烈日当空,他感觉口渴,就从皮袋子里取出杯子,他发现了一条山谷,有很少的水从上面一滴滴下来,非常高兴。

但是他用杯子接水的时候,就在接水的时候,特别的有意思,他每一次刚把水接满的时候,好不容易接了一点正要喝,有两次都被他随行的老鹰把杯子打翻了。他这个时候特别的恼怒,第三次的时候,他把杯子里面的水刚接满。正要喝水的时候,那个鹰又扑过来,想把他的杯子打翻。

这个时候他就把匕首藏在自己的怀里,等鹰飞下来的时候,直接就把鹰杀死了。但是因为一时疏忽,他把杯子也弄掉在山谷里面。他就想,既然上面有溪水流下来,那山上面一定会有水库,或者是集中水的地方。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5)

于是他就往上面去走,走到一个水库的时候,他刚要喝水,发现有一个大毒蛇的尸体。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刚才他杀死的鹰,把他喝水的杯子打翻,就是因为已经知道那个水里面有毒,被毒蛇污染了。但是,成吉思汗却误会了鹰的意思,还把鹰杀死了。

成吉思汗这个时候,就明白自己做错了,带着自责的心情,忍着口渴返回帐篷。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的时候,他都对自己说一句话:从今以后绝对不会在生气的时候做任何决定。

浮躁成不了大事(焦躁者难成大事)(6)

这个是一个境界,这个也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悟到的一些道理。在生活中,不要因为情绪激动的时候说任何话和做任何事情。

有一句话叫做三思而后行,其实更多的也是三思而后言。因为大多数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的所有决定都是错的。

当一个人能有这样一种悟性的时候,这种人必然能成大事,就像老子所说的一样成圣之人,一定不是狂妄自大焦躁的,一定是懂得在更多的时候用一种成熟稳重,这样一种状态去面对人和事。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您对于道德经这句话怎么看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