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

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的同年发动了对南齐的战争,不过孝文帝诸多的战略失误最终导致这次南伐无功而返。在南伐尘埃落定后,孝文帝便雷厉风行地进行改变鲜卑旧俗的变革。他刚刚回到洛阳,就召开群臣会议讨论这项议题。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1)

他说:"你们大家是想让我朝能够远追商周,还是连汉晋都赶不上呢?"咸阳王拓跋禧回答∶"群臣确实希望陛下能够与古代的圣王媲美。"孝文帝接着问道∶"如果这样的话,将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拓跋禧回答∶"应当改革旧俗,以成就日新之美。"

六月二日,孝文帝下诏命令∶"在朝廷上不准说鲜卑话,违者免官。"十六日,孝文帝下诏在全国征求国立图书馆里没有的书籍,凡是对国家有益的书,都厚加赏赐。

六月二十一日,孝文帝下令改变北魏度量衡,完全按照《汉书·律历志》的标准重新设计。

八月九日,北魏朝廷选拔了十五万武士担任羽林、虎贲将士,负责皇宫和京师的保卫工作。同月,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堂、太学和四门小学。过去,北魏一直不使用钱币,本年度,孝文帝还下令铸造、使用太和五铢钱。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2)

除了禁止鲜卑话、禁止胡服、改革度量衡、设立学堂等之外,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孝文帝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涉及文化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一是改革官制。十二月一日,孝文帝在光极堂召见群臣,宣布实施九品官制,并进行大规模的官员选拔。北魏前期,在官制上鲜、汉杂用。所谓汉制。是接受汉族人士的建议,创立曹省,"备立百官",主要机构有尚书、门下、中书三省组成的中央机构,其主要负责人是汉人。所谓鲜卑制,在中央主要指八部大人制和内侍官系统。八部大人是北魏宗室有关的八大部落酋帅,是军政合一的官员,显现出氏族制的遗风。孝文帝按照汉魏传统,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文武官职,地方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令长。在改革官制的同时,孝文帝也改革了用人制度,试图恢复汉代乡党清议、推举制度。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3)

二是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族本无姓氏,与汉人接触后的姓氏是从部落名称转变来的。鲜卑族多缀语,他们的姓氏也多缀语。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鲜卑人以土地为拓,主人为跋。北魏祖先出自黄帝,以土德而称王,因此,称作拓跋氏。土地是万物之源,也是最纯正的颜色——黄色,皇族应改姓元氏。其他功臣旧族全部改姓。

三是建立门阀制度。孝文帝素来重视门第,他认为范阳卢氏卢敏、清河崔氏崔宗伯、荥阳郑氏郑羲、太原王氏王琼四姓,为北方知识分子所推崇,他将四家的女儿都纳入了后宫;陇西李氏李冲因才能而受到孝文帝的赏识,孝文帝也将他的女儿纳为夫人。这当是孝文帝最初确定的具有与北魏皇室联姻资格的北方四姓高门。在孝文帝评定"四姓"时,陇西李氏唯恐本族无法进入四海大姓,乘坐善跑的骆驼昼夜兼程赶往洛阳活动,结果,却仍然落空了。不过,随着李冲的运作,陇西李氏也被确定为与"四姓"地位差不多的四海大姓,随之赵郡李氏地位也得以提升,因此,就出现了所谓的北方汉族"五姓七望"之说。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4)

对于鲜卑人,孝文帝又下诏:"鲜卑人过去不讲究姓族,即使是功臣的后代,也与寒门贱人没有区别,一些位居三公、公卿的,他们的直系亲属还不免做非常低级的官吏。穆氏(丘穆陵氏)、陆氏(步六孤氏)、贺氏(贺赖氏)、刘氏(独孤氏)、楼氏(贺楼氏)、于氏(勿扭于氏)、嵇氏(纥奚氏)、尉氏(尉迟氏)八个姓氏(被称为的勋臣八姓),从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以来,功勋卓著,对他们的子孙要登记造册,提交司州和吏部,像汉族四姓一样不得担任低级官吏。

孝文帝还对全国的姓氏进行评定,确定鲜、汉上层的门第,目的在于作为选官的依据,北魏由此建立了六等门第的门阀制度。第一等膏粱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宰相(三公);第二等华腴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院级首长(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第三等甲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重要部部长(尚书);第四等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次要部部长(九卿)和州长(刺史);第五等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顾问官或国务官员(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第六等丁姓门第∶三世中有过副部长级官员(吏部员外郎)。每一等级的子弟都有相应的做官标准。从此,北魏选官"但检其门望""取士于门""以门见举",形成了"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

建立门阀制度,除了保证高门子弟做高官之外,孝文帝还明确规定高门之间相互通婚、不同等级之间不得通婚。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意义(对鲜卑来说是进步)(5)

根据北魏制度,由于帝室十姓之间不得通婚,所以,亲王的王妃和妾都只能从勋臣八姓和清修之门(汉族四姓)中选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让统治阶级之间有序起来,孝文帝的这一做法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如果完全唯才是举,那么,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鲜卑贵族将失去北魏帝国的统治权,因此,孝文帝的分定姓族这一举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成功地改造了北魏政权的统治结构,建立了包括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在内的新的门阀秩序,使得上层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得到了缓和,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但是,这种规制也让下层的社会危机凸显了出来,并最终以六镇起兵的形式导致了北魏帝国的崩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