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

古往今来,思乡一直是游子终生魂牵梦萦的主题。哲学家李泽厚认为,思乡情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是炎黄子孙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翻阅了唐诗宋词,我发现历史上关于思乡的诗句果然数不胜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1)

我何尝不是如此,我的乡情浓得让人伤感,我曾月下独吟《静夜思》:

日暖美人香,枇杷满树黄。

今年春又到,对月黯思乡。

记得十二岁,我离家到县城读初中,然后高中,然后天津大学,再然后天涯海角,我离故乡越来越远了……

远离故乡,我似乎陌生了故乡,淡忘了乡愁,甚至怠慢了故乡。一次,老乡笑问:

“咱家乡话‘龙’咋说?”

“long。”我不假思索。

“再想想。”他大笑不止。我只好挠头干笑。

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2)

“liong。”他笑出了泪花。

我惭愧地笑。是啊,“liong”,多么熟悉的乡音,可我居然忘了。

其实,我怎能忘掉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能忘记带给我童年无限欢乐的故乡?她一直深藏在我的记忆里,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门前小池塘、村里大鱼塘、绕村而过的洪河……

只是,离家太远了,太久了,联系太少了......而且,我不是权贵,更不是富翁,总感觉有点愧对故乡,以至于怕回故乡,怕见熟人。

想想历史上衣锦还乡的那些人,我总感觉底气不足。据说,最得意忘形者当属刘邦,他边与故友饮酒,边敲打乐器,扯着嗓子唱《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3)

此情此景,何等豪壮!可我一点都没有。当然,这可遇而不可求,我也不必过于羞愧,还是退而求其次吧。记得大唐贺老博士回老家,算是衣锦还乡,他却独自笑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事沧桑,纯真依旧,儒道情怀,我徒羡慕,却还是底气不足,实在羞愧。或许,我更像一个失意游子,只能暗夜独回故乡,落寞如诗云:

近乡情更怯,不敢见来人......

去年春节,我回到曾经就读的初中,见到了熟悉的宝岩寺塔,我只能独吟《新春游宝岩寺塔》:

清晨微雨欲晴天,古塔千年云去闲。

两鸟悠悠空里戏,双禽脉脉树间玩。

白阳隐隐头难露,思绪重重心不甘。

一梦鬓角生华发,当时登塔美青年。

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4)

一别二十年,我终于回到了故乡。老家变了新模样,我却像个害羞的新娘,偷偷地打量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老瓦房没了,全是小楼;小池塘和大鱼塘也没了,变成了平地和房子;儿时的小伙伴也似乎老了;儿时的大人也不多了;清清的河水也不见了……

分别太久了,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恍惚物非人非,模糊到我几乎认不出了。

熟悉的故乡没了,我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看到她,我只能伤感,我对故乡的情感反而更无从寄托。我有时居然想,与其回乡,不如不回,相见不如不见。但是,我还是想再看看故乡,像个孩子似的,仔细打量她的容颜,慢慢找回我的童年……

实际上,我知道,我再也找不到故乡了,故乡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只能在记忆里寻求快乐和慰藉了,我只能在梦里重温故乡的花草水木了……

余秋雨乡关何处全文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5)

我的这种故乡情思,正如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所说:

“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颗小树,半壁苍苔。……然而回乡又总是失望……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