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是谁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文 | 马汀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三国时曹操与孙权对阵,见孙权军伍整肃,非常佩服,赞叹孙权治军有方的话。以后就用来称赞才能出众的人。

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主权传》记载:曹操在安徽巢湖东南的濡须坞与孙权两军对阵。孙权水陆军数千人不断向曹操挑战,曹军坚守不出。曹操知是孙权亲自观察曹军的虚实,不肯轻举妄动。孙权则阵容严整,来回击鼓叫阵。曹操看到孙权水陆两军部伍严整,便无限感慨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显然是赞叹孙权高超的指挥才能。同时叹息“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儿子(刘琮)如豚犬(猪狗)耳!”这是指刘表失守荆州并死去,儿子刘琮即降曹操一事。曹操却藐视刘琮为“豚犬”。即以猪狗比喻庸才无能之辈。两相对照,感情色彩鲜明。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又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慨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作为三国吴主,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还善于网罗人才、察纳雅言。

《三国志·吴主权传》引裴松之注载:吴国大夫赵咨,“博闻多识,应对辩捷------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 ,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博闻多识”,通俗说法“见多识广”,都是表示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应对辩捷”,即“能言善辩”。

“车载斗量”,比喻人才之众多。

“不可胜数”,表示数量之多,多得数不过来。

这是吴大夫赵咨与魏文帝的对答。一方面表现赵咨的“博闻多识”、“应对辩捷”;主要还是表示吴国人才济济、“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同是《三国志·吴主权传》裴松之又注引:赵咨又一次初使魏国,魏文帝曹丕有意嘲弄吴国,问赵咨:吴王很善于学习吗?赵咨从容对答说:“武王浮江万艘(战舰),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赵咨对答魏王的话,完全是夸赞吴王的强大军事实力,“任贤使能”、“志存经略”的治国方略,而又“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只不过不像一般书呆子那样“寻章摘句”罢了。对魏王的寻衅,针锋相对,有力反诘。

“任贤使能”,也称作“举贤任能”,表示善于发现、举荐、任用才德兼备的人。

“志存经略”,是“志存高远”、“满腹经纶”的简略。表示对国家大事有志有谋。

“博览书传”,亦称“博览群书”。形容人读书很多,知识广泛。

“寻章摘句”,则讽刺人读书拘泥于字面,不知领会变通应用。

《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曾说“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作者简介:马汀,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从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淄博市首批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散文、诗歌等200余篇,个人先后出版散文集《杂记与漫谈》《打磨子轶事》《农民杨玉宽》《晚霞集》《牵手集》《冬天里的收获》等。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是谁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