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

随着前几年宫斗剧与穿越剧的大火,许多人都对清朝后宫充满了幻想,恨不得自己也如同剧中女主那样成为宠妃,哪怕当不上宠妃,做个普通妃嫔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1)

实际上若论境遇,清朝嫔妃们,反而是历朝历代中较为寒酸的那种,真要是穿越到清朝,不仅伺候你的宫女稀少,就连肉食可能都吃不上。

清代后妃历史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朝代,从政治、国情到审美、服饰都与其他朝代截然不同。

因为清代的统治阶级是满洲人,所以自然把大量的满洲习俗融入到了各方面。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2)

满洲最初是一个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文明程度不如同时期的其他族群所以最初也并没有完善的后宫制度

入关之前的嫔妃们,都统一被称为“福晋”,未出嫁的女子统称“格格”,他们没有明确的妻妾之分,后宫地位的高低按照“先来后到”排序。

后来到了顺治时期,才算有了比较明确的妃嫔称号,皇后正妻的身份也被确立了下来。那时候除了皇后之外,还有妃和庶妃两个等级,像康熙的生母佟氏就是妃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效仿汉族后宫的“柔婉”、“夫人”等称号,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实施。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3)

直到康熙一代,咱们在宫斗剧中见到的那些“常在”、“皇贵妃”等位份才正式规定下来。

被承认的地位

不同的等级自然待遇也不同,康熙之后的后宫位份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都以皇后为尊,接着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几个等级都有规定的数额,不可逾矩。

一旦获得这些位份,那么都会被赐予金册,除了“嫔”之外还会获得金宝,以彰显身份。这些高等级的嫔妃们,统统会被记录在皇家的玉牒之中,是被皇家承认的妾室。

这些位份之下就是寻常的“贵人”、“常在”和“答应”了,它们没有规定的数额,想纳多少就纳多少。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4)

除非生育子女,不然没有任何地方会留下她们的记载,甚至生下子女也不可以亲自抚养,只能抱养给那些高位嫔妃,着实可怜。

不同的待遇

不仅政治待遇上各有不同,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透露着森严的等级。

单说每年的年薪,皇后大约1000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赏赐等;皇贵妃800两银子,之后依次递减200两。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5)

到了贵人每年尚有100两银子,常在、答应等就只有50、30两的年薪了。

清朝的购买力相对不如前朝,所以银子也有所贬值。

据专家换算,清代中期一两银子相当于300元,若是你成为了一名答应,那么每年也不过9000元,在现代是妥妥的贫困户

而皇后的待遇也不算太好,1000两银子换算一下就是30万元,放到现代倒是一个不错的中产水平。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6)

但是皇后毕竟是当时天下最尊贵的女性,年收入居然只有这些,着实没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而且还不止如此,许多人经常能在清宫剧中,看见嫔妃们的身后,呼啦啦一大堆宫女太监等着侍候,实际上真实的清朝远远不是这样。

据记载,答应只能有一个宫女和一个太监日常服侍,若是位份上升,便依次增加一名宫女和太监。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7)

这就代表即使你在清朝尊贵如皇后,也只能有12个宫女和太监分别伺候你,放在现代是妥妥的大户人家,但是和其他朝代相比还是略显寒酸了些。

这也是与清代的制度有关,清朝入关后设立八旗制度,八旗里不仅包括贵族,还包括“包衣”,就是俗称的“奴籍”,凡是包衣的女儿,将来必须充入宫中作为宫女直到25岁。

但是包衣毕竟数量有限,所以清宫里的宫女总体数量不多,嫔妃们的待遇自然就不如前朝

而其他的朝代的宫女都是直接从民间挑选,没有身份的限制,所以汉朝的宫女有数千人、隋朝的宫女有上万人。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8)

明朝的宫女不多,但是确立了完整的女官制度,所以拥有官员身份的女性,便在后宫中充盈了起来,这些倒是很符合现代人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想象。

清朝的嫔妃不仅待遇普通,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生命危险

清代初期,因为还保留了很浓厚的渔猎民族风俗,所以在康熙之前的后宫嫔妃们,经常面临着殉葬的风险

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死后,他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就在众人的逼迫下殉葬,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位名叫德因泽和阿济根的妃子。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9)

到了顺治时期,他的宠妃董鄂氏死后,他下令让董鄂氏宫中的宫女太监全部殉葬,他本人死后,他后宫的贞妃也一同随他而去。

若是妃子幸运的没有被要求殉葬,那可能还会再嫁给自己丈夫的族人。

清初满人有一种“收继婚”制度,即兄弟可以娶寡居嫂子或弟媳,甚至一度闹出了“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个清宫疑案。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10)

不过随着后来清代统治者的汉化,他们也觉得这种制度不合伦常,于是便也渐渐取缔了这种风俗。

所以清代中期或者后期的嫔妃们,在皇帝去世后一般会被尊为“太妃”或“太嫔”,成为下任皇帝的庶母。

这时候的待遇,不仅比做妃子时高出一大截,就连你的皇帝儿子还要每天给你请安。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11)

有人觉得才算真正熬出了头,不过你的待遇虽然涨了,但是一辈子你都要与青灯古佛相伴直到老死深宫,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结语

都说佳肴天眷好,此中哀怨几人闻。

不论是在清朝还是别的朝代,妃嫔一直都不是一个幸福的身份,她们说白了只是皇家用来繁衍后代的工具。

清朝后宫嫔妃的待遇(清朝后宫妃嫔们)(12)

她们的身份在史书上也只不过是寥寥几笔的“某位皇帝的妾室”、“某位皇子的生母”,这么看来,还是现代好,毕竟只有在新中国,人才能被称之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谁的附属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