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真心实意的感谢信(一封细节满满的)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收到一封来自王女士的感谢信。信中,王女士自述了在烧伤特护病房18天的难忘经历,以及护理团队带给她不胜枚举的点滴感动。

尊敬的积水潭烧伤科ICU护士长:

您好!

我于2022年12月29日经过7个多小时皮瓣移植后,入住烧伤特护病房2床。并在烧伤特护病房待(呆)了18天。在这18天中,我得到了护士长带领下的护士团队的所有护士的无微不致的照料。

最初几天,我的皮瓣较肿,值班护士总是定时定点过来观察皮瓣情况,手术第三天晚上九点左右,护士看完皮瓣,不久后,杜医生便带着一阵风来到病床前,看过皮瓣后快速拆了大概五六针线。然后听到医生跟护士说他在外面,接到电话,马上赶了过来,还说自己电动车电量不足,不知能不能开回家。医生还问了护土鼻子上的伤怎样了。通过听他们谈话,我知道了:值班护士观察到皮瓣欠佳,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大晚上过来做了及时处理,我衷心感谢那晚值班的鼻梁上带伤的那个护士,她的精心和及时反馈救了我的皮瓣,也衷心感谢我的主刀医生杜医生。

一封真心实意的感谢信(一封细节满满的)(1)

何迪护士

一封真心实意的感谢信(一封细节满满的)(2)

杜伟力医生

我还要衷心感谢廉杰护士。1月2日下午2点,灌完肠后,我双手拉着床边护栏,使着劲,还努力保持平躺体位,以致于满身大汗,但,失败。此时,尴尬、无助、崩溃中。喘口气后,又使劲,使劲,再使劲,此时,我身体已半坐起来,值班护士敢(赶)忙停下手边工作,来到身边,大声说:“不能起身,注意你的皮瓣,医生说还不能使大劲,别乱动,快躺平,你这样乱动,皮瓣不好了咋办?拉不出来别拉了。”我痛苦的(地)说:“已经上不去下不来了,我要坐起来试试。”护士看我要犯错,大声说快躺下,然后叹口气,戴上手套,掏出几个硬球,我终于如释重负,我得救了。其实,当时我并不知她的姓名,后听到别人叫她廉杰,便记在心中。廉护士在我崩溃之时,救助温暖了我,我却无以为报,只能默默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一封真心实意的感谢信(一封细节满满的)(3)

廉杰护士

我衷心感谢特护病房所有护士,她们耐心告知我注意事项,每天两次翻身,仔细检查针眼,针眼有点红肿,就毅然拔针,我因血管细,难扎,就想着能用就用。护士说该拔得拔,过度使用,会损伤血管。ICU护士扎针技术很精湛,让我很安心。有一次我半夜高烧39℃,夜班护士拿来冰袋降温,使我顺利度过那个夜晚。像这样点点滴滴的温暖,不胜枚举,我以我的切身经历感受到烧伤科特护病房的护士们用自己每天忙碌的工作诠释着积水潭的理念——精诚,精艺,精心。正是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我皮瓣渐渐稳定。护士们的细心照顾使我最关键,最难熬的时期变得温暖而难忘。最后请再次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您们!谢谢您们!

此致

敬礼!

曾住2床的 某某某

2023年2月10日

一封真心实意的感谢信(一封细节满满的)(4)

患者的感谢信原文

患者笔下“鼻梁上带伤的护士”是烧伤ICU高年资护师何迪,曾在疫情期间支援佑安医院重症监护室,高鼻梁美丽的她,在N95口罩反复长时间的压迫下,鼻梁处破溃,结束支援回病房工作时已是伤后1个月,后来慢慢愈合,依然留下了瘢痕。

患者笔下“掏硬球的护士”是有着近20年护理经验的廉杰,她多年如一日,永葆初心,一心只为患者,才上演了“人工协助患者排便”的一幕。这是烧伤ICU病房护理姐妹中的两个典型代表,臻于专业、雷厉风行,不经意间的爱心流露,让患者铭记在心……

护士的日常工作琐碎而繁重,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更是在生死火线上与死神赛跑,工作节奏十分紧张。患者王女士的理解、信任与感谢,为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带来了莫大的温暖与鼓舞,在给予患者温暖的同时也收获了不断前行的力量。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