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强大的秦国通过法家最后一统天下,但是严苛的秦法让这个王朝只存在了15年,这就应了老子那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国所谓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法律细则一加再加,貌似以法治国相当完善,但还不是一团糟,因为现在的美国总统早就违背华盛顿的独立宣言的内容,总是把那句:根据美国利益,这句话挂在嘴边。

法律是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1)

在TVB剧流行的时代,我们经常听这样的台词:法律不外乎人情…,你认罪把,我会帮你向法官求情。

法律是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2)

孟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桃应问孟子:“舜是天子,皋陶是掌管法律的士,如果舜的父亲瞽叟杀了人,会怎么办?”词锋至今看来仍然犀利。杀人偿命有罪必罚是自古以来百姓最为认同的社会公平法则。孟子以为舜首先要对“杀人”的问题做出抉择——舜说:“执之而已矣。”该抓的当然要抓,该法办的必须要法办。孟子认为舜不糊涂,也不能糊涂。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桃应发出第二问:“那样的话,舜难道不会阻止吗?”言外之意是,舜是出了名的大孝子,难道不会使用明的暗的各种手段阻止吗?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人伦亲情的范畴。然而孟子的推断还是出人意料:“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意思就是说舜不可能交出自己的爸爸,他宁可放弃天下威权大利,就像丢弃一只破烂的草鞋一样轻松,然后背着父亲到海边,相守过日子,快乐之至。

法律是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3)

同样《论语》子路篇中记录的孔子和叶公的对话。原文大意是说叶公告诉孔子,他们那里有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儿子告发了父亲,大家认为这个儿子很耿直。孔子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父子之间无论谁犯了错,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为父隐瞒,这才是正直的做法。孔子认为,人世间没有比父子亲情更深更浓的感情了。当道德或律法碰上了亲情,还是要以亲情为先。为什么呢?因为符合自己内心的、符合人之常情的才是真正的直。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作为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愿意把这件事张扬出去的,这是人之常情,是父子深情的体现,因为这种感情所做出的举动,就是由自己内心的真实流露,这就是直,所谓正直,不是简单的仅仅以道德、律法为标准来判断,在道德、律法中还要加入情的因素。父子相隐,就是顺应了人之常情。不违背内心真情,自然就是一种正直的做法。

法律是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4)

而当法律成为一些人推卸责任的借口,人味的东西就会缺失,我们看见更多的是粉饰太平的状态,比如疫情下高速路休息站禁止使用厕所,要使用就观察14天,货车司机贴了封条是不能下车的,哪怕你是饿晕了下车找吃的,都得拘留。

别把法律提得有多高,它只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人性与人味才是人活着的基础,连这个都缺失的时候,再多的法律条文都是助纣为虐的工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