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1)

贺兰山 那些穿越时空的眼睛

初到银川,第一次被“花儿”打动。晚宴结束时,当地朋友即席放歌: “院子里长哈的绿韭菜呀,不要割呀,你让他绿绿地长着,额的小阿哥,额的尕妹妹,你不要割呀,不要割呀,你让它绿绿地长着······”粗犷的歌喉居然唱出那么婉转深情的曲调。这是一个典型的宁夏汉子,坚毅的双眼饱含着泪水。刚与柔的完美融合成为我对银川人的第一印象。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2)

游客在观赏贺兰口的岩画

第二天,在贺兰口的岩画上我再次看到了这样的眼睛。那是先人们刻在岩石上的“作品”。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00余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嶂,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导游说这是山上融化的雪水,可以直接饮用。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岩壁上,有千余幅岩画分布。画面朴拙浑厚,构图简单自然,以人首为主,还有牛、羊、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和大量抽象符号。岩画就是一部石刻的《史记》,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看着一幅幅岩画,仿佛在与先人们做一次跨越千年万年的对话,冯骥才先生称之为“岁月失语,惟石能语”,说得十分精准。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3)

野生岩羊

运气不错,我们与两只野生岩羊不期而遇,一大一小,应该是母子。它们站在高高的岩石上静静地打量了我们一会儿,又专心地吃草,没有一丝惊恐。据说整个贺兰山野生岩羊曾只剩下数百只,通过近年来的保护,已经繁衍到两万多只,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不得不引进狼群加以控制。就在它们的脚下,我们看见了古人在贺兰山留下的代表作——太阳神岩画。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这让我想到了张飞、李逵、鲁智深这样的硬汉。距离太阳神不远的路边,还有两双呆萌的大眼睛,眼睛占了整个面部大半,又让我想起哪吒、铁臂阿童木。还有一双眼睛居然是一只睁一只闭,面对不易的人生,远古时人们竟然也可以这般收放自如?当然,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主观臆想,这些高深莫测的眼睛,不是我们这些匆匆过客能够读懂的。但我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这里曾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回、汉等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虽然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但骨子里的刚毅与柔情是一样的。

你看那曾在此地生活数百年的党项人,从李元昊1038年建立邦泥定国(史称西夏),历经十帝,享国近两百年。一个西北小国,佛教是他们的国教,全民信佛,把佛教当成救度社会苦难的唯一出路。对外却直面不断的战

争,前期是面对北宋与大辽,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则是与蒙古鏖战。威震世界的蒙古人在这个小国遇到了挑战,先后发动六次大的战争才征服西夏,但是一代天骄却丧命于此。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4)

太阳神岩画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有很多说法:正史说,1227年七月蒙古军围困兴庆府(今银川)时,病逝于六盘山;《元朝秘史》卷十四记载,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骑着一匹红沙马去围猎,马匹受惊跌伤而亡;马可·波罗的书里,成吉思汗的死因是不小心中了西夏士兵的毒箭;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西夏公主(也有说是王妃)不畏强暴,成吉思汗被其咬伤而死。总之,大汗的死与西夏有关,西夏人“不为瓦全”的不屈可见一斑。蒙古人征服西夏后大肆杀戮,党项人作为一个民族迅速消失在历史中。之后自称是党项后裔的倒是不少,多年前新华社重庆分社一个小妹妹说自己是党项后裔,高高的鼻梁,白白的肤色,温柔的性格,我信了。最有名的也是一个大豪杰,而且当了42天皇帝,那就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明史》里记载李自成称王西安后“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这个李继迁就是李元昊的祖父,也是西夏国的奠基人。当代文人余秋雨也说过:“大家知道我对西夏王陵非常重视,几次来都看西夏王陵,什么道理?因为这里是余家的发源地,有重要的历史记载。余姓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西夏王朝出来的······”我抽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独自打车去了西夏王陵,面对那一座座黄土筑就的“东方金字塔”,我想:圆润的塔身和直插蓝天的塔尖是否也在诠释阴柔与阳刚的辩证?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5)

西夏王陵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是从岳飞的《满江红》知道贺兰山的。贺兰山脉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历史上这里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最前沿,在中国的大山里,像贺兰山那样,一直处于各种各样战争状态的不多,贺兰山于是有个“军山”的别名。在贺兰口我看见了长城,也在岩画旁的石壁上看到历代朝廷有关的记载。在贺兰山下,分布着几十座古代兵营,而今最为著名的当属镇北堡。镇北堡分为明城堡和清城堡,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到上世纪80年代,昔日的兵营早就破烂为24户牧民的羊圈,让它出名的却是电影。在这里拍了《牧马人》《红高粱》《新龙门客栈》等近两百部影视作品,九儿的卧室也成了景点。在这里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大话西游》中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有趣的是,对镇北堡的开发利用,打造成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的并不是商人,而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里面有一座张贤亮纪念馆还有一个大厅展览张贤亮的个人收藏品。从兵营到影视城,从刀光剑影到歌舞升平,这一华丽转身可能是初建者怎么也想不到的。

闽宁镇是我们此行的重要一站。这是亲自命名的扶贫移民区。1990年10月,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建立玉泉营、玉海经济开发区,这是闽宁的前身,他们也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带队来到宁夏考察,闽宁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要在这里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满怀信心地预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二十多年里,闽宁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西海固”地区曾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而今,移民们在这片“干沙滩”上书写了宁夏人的新篇章。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望不到边,当地干部告诉我:“我们要酿造中国最好的葡萄酒。”银川人的刚毅与自信写在脸上。

离开“凤凰之城”银川已经很多天了,我几次坐在电脑旁想敲打些文字,却又一次次离开键盘。我担心,那里的历史与现实,那里人的刚与柔,不是我这几行文字可以说透的,就如贺兰口上的那些眼睛,千年万年传承不断,不管你懂还是不懂。

附 记

7月29日~8月1日,我与来自羊城晚报社、新民晚报社、齐鲁晚报、泉州晚报等全国20多家晚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聚会银川,参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国晚报社长总编“走转改”看银川主题采访活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在2016年调研考察宁夏时提出的,几天来,我们前往银川经开区,深入隆基乐叶、共享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沃福百瑞枸杞等企业,集中采访园区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一次次被银川的变迁所感动,希望以此短文向银川人民和银川朋友致敬。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廖伟

版面欣赏

贺兰山为什么重要(上游特稿廖伟)(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