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催人泪下的陕西民歌(你不知道的陕西民间音乐)

十大催人泪下的陕西民歌(你不知道的陕西民间音乐)(1)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十大催人泪下的陕西民歌(你不知道的陕西民间音乐)(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十大催人泪下的陕西民歌(你不知道的陕西民间音乐)(3)

姜马察回音乐

陈仓姜马察回是一种以笛子吹奏和鼓乐相结合的合奏音乐,民间也叫“细乐”,一般由12支笛子吹奏,包含有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多种成份,演奏形式分坐乐和行乐两种形式。坐乐在室内进行,乐曲有严格、固定的结构形式。以“帽子头”开始,这是一种固定的乐曲,进度较慢,然后进入“正曲”,一般为单乐段,是抒情的慢板,接着以较快的乐板“行拍”作为尾声,最后再由慢到快,乐器齐上,在高潮中结束。行乐比较简单,主要是演奏牌子曲,打击节奏乐器,起着伴奏击拍的作用,特别是疙瘩锣和铰子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乐器以笛子为主,有时笙管衬之,多用于街道进行和庙会的进行之中,如“路曲”等。

原文作者:归竹林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归【西安文化旅游】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文化与旅游推介,欢迎下载《西安文化游》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