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班最佳通勤方法(花2小时上班不如住公司附近)

日前,经济学家管清友的一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他认为,年轻人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把时间有效利用好,与其每天上班两个小时通勤,不如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这比在偏远的郊区买一个房子更划算,投资自己的回报率是最高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京上班最佳通勤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上班最佳通勤方法(花2小时上班不如住公司附近)

北京上班最佳通勤方法

日前,经济学家管清友的一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他认为,年轻人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把时间有效利用好,与其每天上班两个小时通勤,不如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这比在偏远的郊区买一个房子更划算,投资自己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虽然这话道理没错,但有些年轻人并不买账,认为这脱离了现实:如果市区黄金地段的房屋租金便宜,谁还会住在郊区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减少通勤时间,增加通勤效率,也可以提升通勤体验。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北京是单程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达到47分钟。而且,这一数字还只是平均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上下班单程通勤一个多小时,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通勤时间长、公共交通拥堵等问题,也严重困扰着人们。这并非个别人面临的问题,要化解通勤难题,还需要城市管理者与政府相关部门,将其视为民生发展的重要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予以改善。

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就是要让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各区“多点开花”,而不能只局限在市中心。

在计划经济时代,员工居所与工作单位一体化,但随着市场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职住分离成为趋势。像在北京,工作单位在三环里、人却住在五环外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住在顺义、大兴、房山等地的上班族,以及住在天通苑、回龙观等知名“睡城”里的年轻人,每天耗在地铁上的通勤时间更长,早、晚高峰面临很大的交通压力,让不少人苦不堪言。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中心城区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建设更多产业园、科技园,在城市总体规划上予以统筹设置,是破解现实难题的关键办法。比如,北京近年开启了“回天计划”,努力将回龙观、天通苑打造成幸福之城,尤其注重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如果能将更多就业人口吸纳到这里,就能逐步改变“睡城”的经济结构与居民生活体验,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自然就不会有通勤难题了。

与此同时,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的状况,尤其是下大力气发展轨道交通,调整公交路线,也对解决通勤难题,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年全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很大,但要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让更多市民享受到轨道交通的便捷,则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提升地铁的运力,延长运行时间,在早晚高峰增加班次。

此外,在人员密集的地铁站开设社区公交,可以尽量减少人们从家到地铁站的时间。比如,北京近年大量开通运营的“专”字头公交,就是十分便民的微循环路线,它们发挥着“毛细血管式”的作用,能够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的结构。上述探索与实践可以为全国各地借鉴,各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积极解决通勤难题。

通勤问题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直接相关,也会影响到一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如何让更多人能从漫长与疲劳的通勤中挣脱出来,进而获得“通勤自由”,是各界人士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着更多善政与良策的发布,让年轻人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获得更多幸福感。(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