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现在很中意的丧文化(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场自我嘲讽式的自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平时有没有“丧”过?

这种丧不是单纯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

比如说,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咸鱼,没啥追求,想搞钱又懒得搞,只想混吃等死,上班就想下班,下班只想“躺尸”,没有生活目标,漫无目的地重复着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在内卷严重的社会,他们反而在反内卷,因为他们根本懒得卷。

丧文化还衍生出了一些经典语录

“在哪里跌掉,就在哪里趴一会儿。”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只要我足够努力,老板一定能换新车!”

这种似乎是调侃,似乎是放弃抵抗,似乎是躺平了的态度,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理,导致丧文化一经问世,就迅速扩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有时候丧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年纪偏大的朋友不以为然,觉得这种思想这种态度是不好的。

讲老实话,谁不知道这种消极态度不好?但如果可以的话,谁愿意整天丧呢?

年轻人现在很中意的丧文化(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场自我嘲讽式的自救)(1)

“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场自我嘲讽式的自救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物质条件好了,不会再像上一辈一样,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这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但是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位打工人的努力。而现如今,各种属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压力也接踵而至。

老板的苛责,时不时的加班,权力的碾压,父母催婚催生,还有各种繁杂琐碎的事,累积起来,就是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年轻人想要挣扎,想要更进一步,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了现代社会的残酷,不管你再怎么挣扎,依旧是前路无光,希望渺茫。

当一个人觉得累了,不想这么委屈自己了,干脆躺平了,得过且过,回音室效应就会迅速扩散。

所谓的回音室效应,意思就是一些相近的声音观点,被不断重复,甚至扭曲,而处在这个回音室的人,自然会被影响,甚至把扭曲过后的观点奉为圭臬。

当一个丧文化的段子发表在网络上的时候,立马就会被推送给类似的年轻人,然后各种转发评论,二次创作,然后这个群体就慢慢被影响了,到最后,大家都接受了丧文化。

年轻人现在很中意的丧文化(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场自我嘲讽式的自救)(2)

丧文化的迅速崛起,也是每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嘲讽。

如果你曾经丧过,会发现人在丧的时候,不一定全是消极的心理,反而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我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接受了自己的不足,知道有些高山是越不过去的,也知道有些人注定超越不了,这时候我们其实就能和自己达成和解,接纳自己,从而放下很多负担、压力。

对于压力过大,甚至已经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的年轻人来说,有时候丧一下,或许能够救赎自己,会发现生活不过如此,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最后或许就能从苦海中解脱出来。

不要觉得丧文化是完完全全的负面态度,它除了是一种自我救赎,还有可能是反抗

当我们反对内卷,选择躺平到底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对一些强权表示不满。

比如说老板总是想尽办法剥削你,想办法让你加班,还不给加班费的时候,有的人选择默然接受,想办法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也有的人拒绝加班,如果非得上班,那就摸鱼到底,工人永远不需要和资本家共情,总能找到对抗的方式。

年轻人现在很中意的丧文化(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场自我嘲讽式的自救)(3)

所以,说到这里,你还会觉得丧文化一无是处吗?

丧文化从网络中而来,也是千千万万当代年轻人的的文化公约数,它的必然有它的道理。

不过,丧文化虽然流行,但终究不是主流,我们可以丧,但是不要一直丧

有时候葛优瘫一会儿,释放身体,瘫的时间长了,可能就是颈椎病,丧文化只是提醒我们,不用那么累,停下来加点油,但不是让我们真的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毕竟未来还很长,我们丧完还是要收拾一下心情,重新出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