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名字由来(孙中山名字由来)

孙中山一生"曾用名"很多,但最常用的名字有三个,西方人通称"孙逸仙",日本人习惯称"孙文",中国人则多数尊称"孙中山"。

孙中山刚出世乳名叫帝象。椐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记述,孙中山在即将出生时,他母亲杨夫人正在缝衣服,突然一阵精神恍惚,似乎看见一个人站在她面前,而这个人好像是庙堂里供奉的北帝。清醒后,她抬头看见墙上贴着一幅画,画着一尊佛爷骑着大象,于是她立刻前往村里的北帝庙烧香许愿,希望神灵保佑平安。传说北帝是北极星的化身,可以指引船只向正确的方向航行,所以村民们常常去北帝庙烧香,祈求平安富足。

孙中山平安降生后,母亲给他起乳名就叫"帝象"。1878年,孙中山跟随母亲赴檀香山看望在那里经商的大哥孙眉,随后入读当地的意奥兰尼书院,注册学名用的就是孙帝象。

"逸仙"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1883年,他回到故乡,对乡民膜拜北帝庙中的木雕泥塑很是反感,试图劝阻而无效后,就和同村好友陆皓东进入庙堂中破坏神像。笃信神灵的村民颇为惊恐和愤怒,视他为"疯孩子"。孙中山的父亲为此事答允修复神像,孙中山被迫前往香港,进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拨萃书室学习,并与陆皓东一起受洗成为教徒。他在信徒登记册上署名"孙日新",取自《大学。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该保持天天新,还要不断更新。

不难看出,少年孙中山己经萌发了革新社会的志向。

1886年,孙中山的老师区凤墀依据"日新"的粵语谐音,改其号为"逸仙"。自此,孙中山在广州、香港、澳门学习和行医以及游历欧美各国都常用"孙逸仙"

"孙文"这个名字使用时间较长。一种说法是,孙中山9岁时正式进入私塾读书,老师给他起了学名"孙文"。另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名字是他自已取的。据史料记载,孙中山敬佩古代军事家孙武著写兵法而名垂千秋,立志以文治而改革社会,故取名孙文。林百克与孙中山聊天时曾问:"你小时候,家里人叫你什么?"孙中山回答:"他们叫我文。"后来,在正式场合,孙中山公文、信函、题词等都使用"孙文"这个名字。孙中山毕生博学多闻,温文尔雅,名如其人。

"孙中山"这个我们最熟知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说来非常偶然。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策划和发动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失败,被迫逃亡海外,辗转来到日本开展革命活动。结识了许多日本友人。为了躲避清政府密探跟踪,常常搬家,居无定所。

有一天,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平山周一同前去拜见时任众议院议员的犬养毅,归途中经过中山侯爵府邸,因天色己晚,投宿"对鹤馆"旅舍。老板不知道孙中山是中国人,拿出旅客登记簿让他们填写。平山周低头看到姓名一栏,愣了一下,因为当时孙中山正在流亡,不能公开真实姓名,他猛然想起刚路过的中山侯爵府。"中山"是日本人比较常见姓氏,平山周就在姓名栏里写下了"中山"二字。孙中山看平山周略显焦虑的样子,微微一笑接过笔,在姓氏后头补写个"樵"字。后来,当大家问孙中山为什么要用"樵"字作名时,他回答:"现在的中国荆棘从生,我想成为一个披荆斩棘的焦夫。"

就这样。孙中山在日本居留期间,一直使用"中山樵"这个日本名字

此后,大家都遵称他为"中山先生"。1903年先生将"孙"与"中山"两个姓氏合为一体称"孙中山",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的名字己深深印刻于民众心中。

孙中山名字由来(孙中山名字由来)(1)

@时间沙漏在这里 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