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镶金壁画(景泰蓝壁画艺术初探)

景泰蓝镶金壁画(景泰蓝壁画艺术初探)(1)

景泰蓝壁画从景泰蓝工艺中脱胎而成为一个新画种后,我们一直期待这种能保存数百年不褪色的中华美术技艺在当代题材、技法和艺术精神上有新的继承形式,让金属线条绑定了彩釉历经焙烧而探险到更新更远的地方。兰州民间画师李海明近年在大型精品景泰蓝画的题材拓展上脱颖而出,特别注重中华传统艺术瑰宝间的融合创新,为华美典雅、绚烂沉着的景泰蓝技艺探索更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宽广的风格。

问敦煌壁画借线条

线条是景泰蓝画的灵魂,更是这项传统工艺在当代对接绘画精神的一个突破口。难题是金属线如何敏锐地表现飘逸多变、似断还继的线条起承,并通过线条刻画人与物的风姿,让景泰蓝画体现“以形传神”的绘画精神。李海明凭借钻研掐丝技法二十多年的实践心得,大胆向敦煌壁画借灵感,从丰富又挺拔的线条表现中撷取部分运用到景泰蓝画的白描阶段。他的获奖作品《千手千眼观音》以敦煌莫高窟最精美的第三窟北壁“千手千眼观音像”为底本创作,取元代壁画优雅清秀风格。画面中央呈现观音菩萨以修证圆满、道行无上而能变现诸多妙容,多达917只观音手,每手一眼,“叠头如塔,分臂如蔓,千眼遥观,千手接应”,多面、多眼、多手间叠幻化,配上万缕金色背光,显得静穆庄严,华光耀眼。

这当然极其费工费神,然而更引人入胜的是取法敦煌壁画蔚为大观的线描艺术,把疏密有致,回旋呼应,转环延展,气韵流动的笔墨勾线转换为金属掐丝固定下来。从人物造型看,有须发眉峰,唇线眼角,耳廓颌下,脚肚指尖等;从衣冠器物看,有祥云光焰,莲座法轮,瑞兽莲蕾,衣袂飘带等,在绘画中都依托线条的高度概括力,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等等,恰是景泰蓝工艺想要借鉴的饶有生气的线条。虽然掐丝技艺决定了大线条必须闭合,加之金属线粗细、长短、疏密变化受限,但整幅作品在李海明细润的掐丝中保持了冉冉向上的动感,翻滚游龙或蜿蜒漫卷的线条势头向上,基本再现了壁画底本上繁复连绵、随形勾勒的线条韵律,且在力量上强化了工整节律的意味,约束了部分疏朗奔放的趋势,突出了画面的沉着典雅。

在谈到借敦煌壁画为底本创作时,李海明很庆幸身在兰州能亲见一代一代画匠的神秘苍茫的重彩壁画。同时他也笑谈,如果未来3D金属打印技术推广并介入掐丝创作阶段,整体成型的模板将带来多少惊喜和惆怅呢?无论如何,手工艺的极限构成艺术的边界,目前的掐丝对接技术吸收传统线条画法,但难借骨法用笔,更细腻的韵致要留待下一道点蓝烧蓝的工序。

问唐卡借色彩

创作景泰蓝唐卡是李海明研究和实践珐琅点蓝烧蓝中色彩意蕴关系的一个路径,也是虔敬创作之心的升华。卞之琳在现代诗《白螺壳》中描绘自然之物赋予色彩概念:“黄色还诸小鸡雏,青色还诸小碧梧,玫瑰色还诸玫瑰”,意在描摹灿烂回归清寂的心情——不要缤纷记忆,宁留一个白螺壳。和这种取法自然的色彩关系不同,高纯度的唐卡色彩具有深厚的教理内涵和强大的精神象征,反映的不仅是自然之色,更是精神世界与色彩的叙事关系,如大量暖色对应佛国好生,如重彩底色各有对应的画面叙事类型等等,“百科全书”式的唐卡也是色彩宝库。

李海明的景泰蓝唐卡作品通常尺幅不大,借鉴唐卡构图不受时空限制、三界共存的题材,用色块布局及其强烈的视觉冲击跳出有限的画幅,传达无限的意义。以小观大的审美原则下,色块对比担当了关键任务,也考验画师施色能力,既要赋予绚烂的色彩,表达对主题意义的主观感受,又要结合装饰美的用色规律,强化画面感染力。李海明在点蓝技术上坚持了近二十年的反复尝试,驾驭色块间的接续和烘染技艺都十分纯熟,唐卡色彩中独特的补色关系给他很多灵感。《白度母》中的珊瑚红、大红、孔雀绿、豆绿、乳白、湖蓝、金星等等,有些色块极小,有过渡,有穿插,色彩层叠,表达远近、动静、虚实、主次的结构关系,画面热烈充实,饱满深沉,简洁通透,三层趣味和意境清晰呈现,唐卡画面中所谓“看的多、看得全、看得远、看得细”,基本上由景泰蓝釉色传递出来了。

在谈到景泰蓝唐卡创作时,李海明不太说技艺,说的最多的是唐卡画师在整个创作阶段的敬畏和虔诚之心,万物有灵,自来与人的灵魂相通,接纳便是。近年景泰蓝壁画创作有新的技术尝试,比如色彩更轻盈透亮,更多运用色块过渡达成晕染效果等等日常生活化趋向。在主题方面,李海明的创作仍聚焦在人物上,他要解决景泰蓝画最难传达的人物神态,关键点在于捕捉目光。

问生活借目光

李海明曾触类旁通了好几个不同介质、不同手段的工艺美术门类。1988年,他从苏绣起步,不出三年,双面绣作品获省级银奖,但因眼疾放弃。1991年,他赴重庆学漆画,又因眼疾复发停下。后来学过纹身,获过全国优秀奖;又学雕刻葫芦。直到1996年,他在北京见到现代景泰蓝工艺画,一直痴迷至今。现在每次参加艺博会,他常流连于各展台,寻找新工艺和新创意。他看到景泰蓝画这几年迅速走向日常生活,但审美风格和工艺技法上的突破并未跟上;在近年甘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展览会上,他看到本门技艺走出去的新契机。他正在创作国粹京剧“贵妃醉酒”系列花旦形象,从传统戏曲中挖掘适合掐丝表现的人物审美样式,赋予掐丝工艺宁静淡雅的生活气息。

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主题花纹是缠枝莲花,疏朗大方,伸展自如,已得写意之风;其它如松竹梅纹、八宝纹、狮戏球、龙戏珠等传统花纹重在繁复厚重。李海明的这组戏曲人物系列在掐丝构图上的探索体现在大写意的牡丹花纹线条,这是他自觉地提炼掐丝线条风格的又一突破。画面呈现的是牡丹花瓣局部,线条形式洗练舒展,洒脱空灵,与大花旦凤冠上的工笔形成对比,增强了立体感,丰富了画面层次。特别是其线条运动既有张扬奔放之处,也有内敛沉着之意,从追求装饰风格转型为抒情达意。与天香牡丹呼应的国色花旦面庞居中,占不到整幅作品的十一,一双杏眼却是气息之源。顾恺之所谓“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一语道破绘画塑造和捕捉眼神的重要性。而景泰蓝工艺不及笔墨易掌控,需掐丝和点蓝烧蓝反复实践这组美目塑形均为细目修长,睫毛翩跹,眼睑微垂,眼角稍上挑,掐丝还专门做出极细小的泪腺双滴,为二目定神。手持纸扇、酒樽、衣袂,都在构图上巧妙地配合了眼波的指向,或俏皮,或娇羞,或静谧,可见主观造型能力对神韵情怀的追寻。见过这个系列的几幅刚刚完成掐丝的新作,以欧式椭圆肖像构图,中心汇聚力更强,双目正视,朗朗如皓月。

沿着丝路传入中国的景泰蓝所属的珐琅工艺,在欧洲、中亚有深厚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常有欧美、日本的珐琅工艺师来李海明的工作室寻访古老技艺的新面貌。李海明是民间画师,他强烈地意识到“一带一路”规划带动的文化艺术交流正给他的创作带来新的契机。他有两个愿望,一是保持创作的匠心和艺心,一是让他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中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