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农业绿色发展(巴中新农人黄煜)

黄煜,男,汉族,1988年6月5日生,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景观设计专业。作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返乡创业,成立了巴中市恩阳区煜泽芦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工作中成绩优秀,获得巴中市委“2018年度芦笋产业发展先进业主”等称号,荣获市区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组三等奖等奖项。

2017年12月,29岁的黄煜心怀着对家乡的殷切思念,为了释放埋在心间的乡愁,为了父母不再在外地打工,为了老人不再留守农村,为了能让一大家人天天在一起生活。他毅然变卖了成都的房产,放弃了白领生活,离开了生活近十年的成都,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家乡巴中市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开始了带头改变现状,追求理想的乡村生活。

巴中农业绿色发展(巴中新农人黄煜)(1)

回乡之初,离开了大城市的喧嚣,看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的政策下日新月异的变化,那路通了,那土地整理成片了,那份产业开始发展了。黄煜静下心来,他开始把筹谋已久要在家乡做一份事业的想法实施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证明即使在家乡也能让百姓们生活得幸福安康的地方。于是,他先将自家附近因为邻居都出去务工导致荒置的三十余亩土地开荒出来,种植成果园,悉心照料。后又考察了多个农村创业项目,2018年8月,时机来的刚刚好,那时村芦笋产业园初建完成招募业主,于是经村镇领导的介绍与自己多方了解,欣然承包了本村及邻村近百亩芦笋。并和本村村民成立了巴中市恩阳区煜泽芦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从此以后,芦笋基地的田间地头,已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无论天晴下雨,他都劳作在第一线。从最初的改良土壤耕作,到后来的大棚及相关设施搭建,再到3月开始的基地芦笋试投产持续采笋,各项工作皆是如此,一直都是他带着芦笋基地附近的几十户百姓埋头苦干。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春节后,回家过年的父母看到儿子基地繁忙,决定不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和儿子一起努力管理芦笋田。在这期间,他在基地里前后实践创新了多种适合本地芦笋产业的田间管理办法,芦笋种植技术应用等。在区政府积极推广避雨栽培技术的时候,他积极响应政策,继续搭建了大棚芦笋共50亩,并研究了适用于芦笋田的相关机械设备,诸如效率打药设备,简易水肥一体化,物理杀虫系统等。从对芦笋的一无所知,逐渐把基地的芦笋种植成了一簇簇,一排排,枝繁叶茂的盛景,其繁荣昭显着芦笋产业园蓬勃的未来。

巴中农业绿色发展(巴中新农人黄煜)(2)

合作社承包的百亩芦笋土地,按照“”127原则,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增加了老百姓除了务工和土地收入之外的额外分红,深受百姓称赞。其本人为人诚恳,热情,积极,在基地就和老百姓抱成一团。一天天日出同作,日落同归。

巴中农业绿色发展(巴中新农人黄煜)(3)

园区接待了四川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中国园艺协会等多家机构和业内外人士的来访,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为恩阳芦笋产业的推广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黄煜的回乡创业事迹,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回乡的发展路,并行动起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美丽富裕。农村是一个大舞台,以后农业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而我们的农民,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恩阳区委统战部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