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

郭长余特约记者马明超

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1)

工艺美术家争相与傅作仁合影。

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2)

工艺美术家欣赏拍摄长卷海伦剪纸。

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3)

与会工艺美术家参观剪纸展览。

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4)

海伦市逸夫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剪纸。

建平剪纸(海伦剪纸走向全国)(5)

工艺美术家参观海伦市逸夫小学学生剪纸创作。郭长余 特约记者 马明超 摄

黑土硒都举文化盛事,海伦剪纸驾时代东风。8月10日,傅作仁从事剪纸艺术七十周年研讨会暨中国满族剪纸开馆仪式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海伦市隆重举行。

海伦剪纸,中国黑土硒都——海伦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她源远流长,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光辉历程,成为一门风格鲜明并享誉神州的民间艺术。傅作仁先生自幼学习傅氏满族剪纸,至今已走过了七十年沧桑而不平凡的艺术道路,作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多次获奖、作为国礼赠送外宾、被国家级展馆收藏,其理论也被录入多部典籍。

为进一步明确傅作仁先生的艺术贡献,明确海伦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界的地位,加强收藏整合、保护传承、创作交流和宣传展示,海伦市以傅作仁先生从艺70周年为契机,携手黑、吉、辽三省工艺美术协会,邀请国内各派剪纸名家和工艺美术界大师举办了此次活动。

从古朴凝重到灵动婉约,从题材单一到花样繁多,126幅名家的代表作品、23个板块,让与会人员领略到了海伦剪纸的百年历史和发展变化。

海伦剪纸是厚植于寒地黑土之上而绚烂绽放的民间艺术奇葩,以其包容而开放的地方个性傲立于华夏艺苑。海伦剪纸分传统剪纸、满族剪纸和现代剪纸三大谱系,它们纵横交织、相生相长、共同发展,历经百余年,形成了写实、典雅、情趣、图案、古典、怪诞等六大风格。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傅作仁剪纸精品和海伦剪纸企业集中展览。

近年来,海伦剪纸在事业传承上,艺人梯次涌现,精品层出不穷,而且这门艺术作为校本教材走进了课程和课堂。在产业发展上,已经有14家实力企业勇闯市场,叫响了品牌,实现了由原来的小作坊发展到小企业、由原来的赠品转化为商品、由原来的就地出售到走向全国三个转变。在品牌保护上,2011年,海伦市将“海伦剪纸”注册为证明商标,2013年,市工艺美术协会又组建了海伦市剪纸研发中心,为海伦剪纸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创作设计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体现地域特色,先后研发出冰雪风光、花鸟鱼虫、名胜古迹、福禄祷禧、历史人物、十二生肖、满族婚俗、鄂伦春婚俗、廉政文化等系列剪纸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剪纸创作内容。

为进一步扩大东北剪纸对外的影响力,人民美术网、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海伦市委宣传部还在活动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龙江杯”剪纸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90幅剪纸参赛作品,百花争艳。经过专家评委的评选,共评选出金奖4名,银奖6名,铜奖10名。

与会人员来到海伦市逸夫小学,参观了学校师生剪纸社团的创作现场和师生作品。

一把普通的刻刀,几张普通的薄纸,在这些孩子们的手中,变幻出线条纤细,富有节奏的艺术形象,海伦剪纸艺术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

海伦市逸夫小学从2004年开始打造剪纸艺术教育,实行“一个项目,两个层次”管理,把各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集中组成“师生剪纸社团”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其他学生全部参加班级“兴趣班”,使全校形成人人有剪刀,个个会剪纸,生生有作品的局面。

在海伦市文体中心小剧场举行了傅作仁先生从艺70周年艺术研讨会。

谈传承话发展,促交流拓影响。与会人员听取了海伦剪纸事业传承和产业发展情况,傅作仁从艺70周年剪纸创作的成就及贡献。

中国剪纸艺委会主任张树贤,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孙凌平,山东省剪纸协会会长王言昌,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主席石洪祥代表南北剪纸专家分别进行了评述,肯定了傅作仁先生的艺术贡献,明确了海伦满族剪纸在我国剪纸艺术界所占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人民美术网总编辑李人毅因病未能到场,也委托转述了其学术文章《彰显中国满族剪纸的传承精神——傅作仁剪纸艺术世家研究》。

梦载关东行,旗开华夏风。竞成新气象,不负大荒情。海伦剪纸正以她厚重的历史情结、酣畅的地方情韵、饱满的时代情怀,在一代代的匠人苦心孤诣的创造中,在人民群众欣赏和期待的眼神里,带着昨天荣光的记忆,走向明天闪光的梦想,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