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

起源:中世纪的娱乐生活

愚人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戏谑和反讽的娱乐和狂欢活动,这种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罗马农神节的时候,就提到这个节日有选举“酒鬼皇帝”的习俗。

罗马人在那一天选举一个“农神节皇帝”,对此人进行各种戏谑和捉弄,这种习俗在中世纪就有流传,可能正是愚人节恶作剧的前身。不过中世纪的人们并不像罗马人那样在农神节狂欢,也不像今天在四月一日恶作剧,事实上他们会把大部分有宗教游行和狂欢的日子都过成“愚人节”。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1)

欧洲中世纪的“酒鬼皇帝”

中世纪并不是人们理想当中的美好时代,虽然很多人为中世纪也没那么黑暗,但是不得不承认中世纪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和之后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世纪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农民们即便在丰收的季节也有可能饿肚子,更别提无处不在的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了,就是教会宣传的美好来世也无法根除当下的痛苦。人们用来面对不幸的方法之一是戏谑和反讽。在一部中世纪的诗歌集《布兰诗歌》当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六百个大子怎够开销,

肆无忌惮毫无节制。

我们都是极乐的酒鬼

任人去辱骂

我们早已一贫如洗。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2)

中世纪的娱乐生活

毕竟,面对再多的不幸,生活都要继续下去,古罗马人如此,中世纪的人们也是如此。

在今人看来严肃和强硬的中世纪教会不但没有镇压这一娱乐活动,反而对此类活动比较支持和鼓励,甚至很多领主和教会人士会主动与他们的臣民们一起从事这种娱乐。

形形色色的愚人节

法国的愚人节在中世纪比较出名,很多人甚至相信愚人节就是起源于法国。在这些愚人活动当中,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领主和严肃的修士们都要和平民一起参与。就比如选举“愚人国王”,无论是平民,贵族还是修士们都可以参加,参加者对选举出来的“愚人国王”各种恶搞和戏弄。

中世纪的这一类恶作剧多半和宗教有关系,比如他们会让当选者骑着驴子游行(因为驴子曾是耶稣的坐骑);如果是女人当选,他们就让女人抱着一个孩子,这显然是在模仿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虽然是模仿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可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愚人节,就完全不是神圣和庄严的,狂欢的人们簇拥着他们的“耶稣”和“玛利亚”,在全城大游行,载歌载舞,纵情饮酒,不少人还会在游行队伍经过的时候学驴叫,全城上下都充满着快乐的空气。

平日里,妇女和儿童是不能参加公共活动的,主教和贵族们显然也不会和老百姓混在一起,而耶稣和圣母玛利亚都会被恶搞,可见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愚人节就是一个专门与各种日常禁忌作对的节日,是平民们发泄对于日常生活不满的一个窗口,更是中世纪唯一能够将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联系起来的节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3)

中世纪平民狂欢的场景

看到这样不虔诚的场景,教会当然是不开心的,可是愚人节太好玩了,很多教会人士都乐在其中。1394年,法国试图禁止这类不虔诚的娱乐活动,结果遭到从贵族到教会再到平民百姓的一致抗议,连一些教会人士都支持愚人节,声称人们的笑声正是虔诚的体现,笑得越大声表明越虔诚。还有的教士则认为,适当的娱乐并不会妨碍人们的虔诚,他们经常引用圣徒约翰的一句名言,“一直绷着的弓容易断”。

当然,我们也可以猜得到,其实低级教士是更喜欢参加愚人节的,在有的地方,愚人节并不是扮演国王或是耶稣和玛利亚,而是选举“愚人教皇”或是“愚人主教”。不过被恶搞的主教大人们也并不会生气,据说一位主教在去世之前还专门指示旁人,把自己的主教袍留给愚人节用。由于在中世纪绝大多数节日都有宗教人士参加,所以其实在绝大多数的中世纪愚人节当中,教士们都是狂欢的主力。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4)

一个当选为“愚人主教”的男孩

不仅是教士们喜欢愚人节,贵族们也热爱愚人节,甚至很多国王都热爱愚人节,在这方面比较有名的比如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只要有这样的活动,亨利三世就会带着一帮随从们到街上去狂欢,经常彻夜不归。亨利三世的时候已经是十六世纪晚期,教会对愚人节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严厉,很多教士们都公开批评亨利三世的做法,国王的回应是让这些人都去参加愚人节。

不过当时的氛围和中世纪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中世纪那种贵族和平民们互相取乐的场景已经很难看到,尤其是亨利三世这么一个任性的国王,就更是只准他捉弄别人,不能让别人捉弄他。

在他出现的场合就只准他戴面具,其他人戴面具都会被他拿掉,这样表明只有他拥有恶搞别人的权力。他经常冲进一堆狂欢的人群当中,摘掉人们的帽子和面具,如果有人被他冲倒或是掉进了水里,他就更开心了。虽说亨利三世的玩法太过于自私,可是在他死后,愚人节就因为在法国就没什么人撑腰而迅速衰落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5)

热衷愚人节的亨利三世

俄国地处欧洲的边地,愚人节衰落的速度要比欧洲其他地方慢,所以到了18世纪,著名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也是一位愚人节的热爱者。俄国人的玩法和欧洲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是选举一位“愚人教皇”,不过和欧洲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愚人教皇”并不是取乐的对象,人们会在“愚人教皇”的率领下大闹全城,无论要去谁家捣乱都不能拒绝。

彼得不像亨利三世那么霸道,如果别人当上了“愚人教皇”,他也乖乖的服从命令。如果轮到彼得自己当选了,他就把自己恶作剧天赋展现出来。

有一次他当上“愚人教皇”之后,就下令让自己的一对臣民结婚,然后不由分说把这一男一女关进一个屋子里洞房。你以为接下来会是好事的话,那就是你太不懂愚人节精神了。彼得和其他人会躲在门后面偷看,然后撞开大门,把新郎抓出来装进一个酒桶扔进了涅瓦河(最后被人救上来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6)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死后,来自欧洲的宫廷文化成为俄国精英文化的主流,民间的愚人节文化迅速失落。

愚人节的衰落

对愚人娱乐首先发起攻击的是宗教势力,在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很多宗教思潮都是反对娱乐活动,比如加尔文宗和英国的清教。他们将这一类娱乐活动视为不道德的,认为正是这类娱乐活动导致了天主教的腐败堕落。比如人称“日内瓦教皇”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他的治理下,唱歌喝酒弹钢琴都是不道德的,更何况胡闹的愚人节。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7)

宗教改革先驱加尔文

有趣的是,在天主教的圈子里面,愚人娱乐活动也遭到歧视,这个原因稍微有点复杂。因为宗教改革时期,形形色色的宗教改革者们都批评天主教的腐化堕落,说天主教受到了异教传统的影响。于是在1562年,天主教会召开了一次教义整顿大会来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第二十二次塔伦特会议。讨论的结论是天主教要重新进行整顿,不能给宗教改革派留把柄,尤其是教士们要以身作则,杜绝一切形式的不道德娱乐活动。

换言之,正是为了显示自己比新教更“虔诚”,更“正统”,天主教会才开始了自我净化。自此之后,整个天主教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反对愚人娱乐活动,愚人节选举,开玩笑和恶作剧都被命令禁止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8)

塔伦特大会,天主教正式发布愚人节禁令

到了启蒙时代,启蒙运动的一个主题就是批评中世纪的教会和迷信,可是这并没有带来愚人娱乐活动的复兴。相反,启蒙时代的一个主题是“理性”,要求人们自律,以健全的理性来指导人生。这样一来,戏谑,反讽和恶作剧的愚人娱乐在启蒙时代及之后的人们看来就显得十分低俗和下流。于是,愚人娱乐这种起源于中世纪民间的娱乐活动,居然同时遭到了宗教改革势力,天主教保守势力和启蒙势力这好几股思潮的同时反对而衰落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9)

启蒙时代的沙龙活动

然而,愚人活动并没有就此消失。事实上,教会,宗教改革者和启蒙主义者对愚人节的拒绝实际上是整个精英阶层与平民之间在娱乐方式上的分化。由于对愚人节的不断污名化,贵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都渐渐觉得这类愚人恶作剧都是下层老百姓上不得台面的娱乐活动,他们作为绅士和体面人,应当去追求更高尚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儿。中世纪那种平民和贵族,修士们一起参加的,打破阶级差别的愚人狂欢活动就逐渐消失了。

精英们热衷于那些可以展现他们身份的娱乐活动,比如沙龙,歌剧,赛马。从此,愚人节就逐渐成为平民百姓之间互相开玩笑的节日了。

欧洲历史上愚人节(越压抑越狂欢愚人节为何出现在欧洲中世纪)(10)

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英们热衷于赛马这种平民难以参加的娱乐活动

愚人节在近代的衰落并不仅仅是教会的打压,也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正在瓦解。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等级制度无法逾越而需要一个打破阶级壁垒的狂欢的话,近代却因为给人们提供了上升渠道而提供了一种新文化:精英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中产阶级开始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有意识的和下层民众疏远。

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无望而狂欢,今天的我们却因为希望而焦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