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及成语故事(三国演义成语故事-无名小卒)

成语含义:意思是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人物及成语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人物及成语故事(三国演义成语故事-无名小卒)

三国人物及成语故事

成语含义:

意思是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成语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成语被用在了魏延身上。魏延可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军,深受刘备器重,任汉中太守十年之久,谁还能有资格如此描述魏延?此事要从刘备被曹操追杀说起。

刘备前期势单力薄,经历过数次波折后,投靠了荆州刘表。刘表病故后二儿子刘琮接任。没多久曹操大军压境,刘备独木难支,只能带着老百姓到襄阳避难。

可是到了襄阳城外,刘备发现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心中大惊失色:对方不开城门也就算了,看着阵势要和我大战三百回合啊。刘备就站在城下大喊:刘琮大侄子啊,我就是为了老百姓的性命才会来到这里,没有其他的意思,给开个门呗。

话说这刘琮虽然是刘表的儿子,却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什么事情都是舅舅蔡瑁和母亲蔡氏做主,这时候吓得连面都没敢露,城门自然也不会开了。倒是蔡瑁和张允站了出来,二话不说就朝刘备射箭。

其实刘备心中也明白让刘琮开门的可能性太小了。虽然说不上生死大仇,刘备和刘琮之间有不可磨灭的隔阂。当年就是因为刘备帮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争夺继承权,才被蔡瑁追杀。之后刘备又是避难才到了边境镇守。所以说刘琮不会开门,这一点其实刘备想得很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悍将领着数百人砍倒守卫放下吊桥,大喊道:蔡瑁卖国贼,刘备才是刘氏正统。请刘皇叔进城!

仔细看去,那人身长八尺,面若重枣,这不是枪版关羽吗?就在众人迟疑之际,城门大开。刘琮部下的一员大将见此,喷出一口怒气,大声喝到:魏延无名小卒安敢如此,认识我文聘吗?拿命来。此时的魏延确实寂寂无名,但被人家说成一个小兵也是气愤得不行,挺枪跃马和文聘战在一处。

话说此时刘备面对一个打开的城门,选择默默离去。原文中给出刘备没有进城的两个理由:一个是刘备本来想保护老百姓,若是如此进城倒是滋扰了百姓;另一个是刘琮也是刘氏宗亲,自己不忍心占其城池。从这两点足可以看出刘备有多么仁义。

但是,这两点一个也立不住脚,蜀中的刘璋莫不是被刘备占领了地盘?

其实,刘备没有入城的唯一一个原因就是无法短时间内占据襄阳城,等曹操大军一到,自己反而变成了瓮中之鳖。当年刘表单枪匹马入荆州,是得到了数个本地大族支持才坐稳了自己的位子。从刘表对待刘琮、蔡瑁、蔡夫人的态度来看,其非常忌惮蔡氏家族的实力,更何况一个外来的刘备。搞不定襄阳的各大家族,襄阳城就是鸡蛋壳做的,遇到曹操这块硬石头连抵抗的余力都没有。诸葛亮在襄阳经营多年,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没有强力劝阻刘备离开。

刘备是离开了,可苦了为其开门的魏延。虽然他自己勇猛,可手下的几个弟兄没那个实力啊。打了一会儿,魏延不对啊,不仅是自己成了光杆司令,连刘备也走得没影了。于是乎,魏延只好转身逃跑,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此时的魏延是个无名小卒,和做了大将军的文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其不得重用的尴尬情景。但金子总会发光的。在长沙与刘备再次相逢后,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和重用,成了蜀汉后期顶尖的军事人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