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基本概念规律】

一、光电效应

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

3.光电效应规律

(1)存在着饱和电流

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 s.

二、光电效应方程

1.基本物理量

(1)光子的能量ε,其中h=6.626×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1)

【思想方法与技巧】

用统计规律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中的粒子性与宏观概念中的粒子性不同,通俗地讲,宏观粒子运动有确定的轨道,能预测,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而微观粒子运动轨道具有随机性,不能预测,也不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机械波也不相同,微观粒子波动性是指粒子到达不同位置的机会不同,遵守统计规律,所以这种波叫概率波.

第二节 原子与原子核

【基本概念、规律】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2)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所示.

2.原子的核式结构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二、玻尔理论

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EmEn.(h是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

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4.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3)

(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4)

三、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2.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

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②原子核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四、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

1.原子核的衰变

(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5)

2.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6)

(3)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五、核力、结合能、质量亏损、核反应

1.核力

(1)定义: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2)特点:①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

③每个核子只跟它的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2.核能

(1)结合能

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

(2)比结合能

①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②特点: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3.质能方程、质量亏损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7)

4.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2)轻核聚变.

5.核反应

(1)遵守的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反应类型: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一 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  

1.原子跃迁的条件

(1)原子跃迁条件EmEn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

(2)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3)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mEn),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2.跃迁中两个易混问题

(1)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

(2)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所有光子的能量和.

3.(1)能级之间跃迁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是不连续的.

(2)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放出(吸收)光子的频率由EmEn求得.若求波长可由公式cλν求得.

(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

(4)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8)

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

考点二 氢原子的能量及其变化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9)

3.电势能:通过库仑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增减.当n减小,即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反之,n增大,即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势能增加.

考点三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两种衰变的比较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10)

(2)γ射线: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的.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

2.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

3.半衰期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11)

(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四 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

2.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3.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4.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

5.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

考点五 有关核能的计算

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近代物理知识点汇总)(12)

(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

2.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时,不能用质量数代替质量进行计算.

【思想方法与技巧】

守恒思想在核反应中的应用

(1)在动量守恒方程中,各质量都可用质量数表示.

(2)只有利用ΔE=Δmc2时,才考虑质量亏损,在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中,不考虑质量亏损.

(3)注意比例运算求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