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要素简单举例(仍然写不好议论文)

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重在思辨性与思想性,议论文就是承载这些要素的重要文体。无论高考写作还是作文竞赛,议论文都是高中生应该熟练掌握和自如下笔的。

然而我们看到的议论文,多是没有新意的论点,加上堆砌陈旧的论据,再加上牵强的论证。

论点、论据、论证,没错,是我们闭着眼睛都说得出的议论文三要素,没有它们,构不成议论文,可只将它们简单地叠加摆放,你的文章没有灵魂。

没有灵魂的议论文,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何谈影响他人?

那议论文的灵魂是什么?什么样的议论文能让阅卷老师信服?如何运用三要素写出不一样的议论文?

让曾曦老师告诉大家。

议论文三要素简单举例(仍然写不好议论文)(1)

议论文是用来讲道理的

拿到一个文题后,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迅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然后搜肠刮肚寻找佐证素材。这时,你根本不去想议论文是干嘛用的。有同学不服气了,“议论文就是用来议论的呗!”

曾老师会对这位同学说,错!议论文是用来讲道理的。议论文不是绕着材料发议论,而是由材料推理出普世的道理和规律。

我们对材料有话要说、有感要发、有态度要表达。我们要立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是自己的。如能带着这样的思考去构思,你的议论文一定言之有理、引人深思。

我们来看一篇样板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

(标题“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没有选用材料中的词语,而是植入了一个“硬币”的意象,同时这个标题也能暗示文章的观点。这样的标题非常好,但拟标题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水平,再次强调一遍,标题最好能体现文章观点。)

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开篇没有引述材料,而是用硬币这个意象来引出材料,同时照应标题。这种做法现在仍然值得借鉴,可以用生活中的某些跟材料类似或能印证材料观点的现象、故事,来引出材料。)就像(引出材料的神词,也可以用“正如”)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面,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提出观点。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非常切合材料意思,如果加一个情境,即当寻找事物价值而不得的时候,不妨尝试寻找事物的另一面价值,这样会更切合题意。高中生写议论文,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不能动辄就来“我们要奋斗”、“我们要有理想”之类简单粗暴的观点,任何观点当有具体的情境才能成立。)

奥黛丽·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赫本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银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原先的舞蹈基础,赫本发现了它另外的价值,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让自己在银幕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第一个意义段,直接上材料加上分析,由于这是早期的议论文,分析不够充分也情有可原,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是精心加工的,观点是寻求事物价值而不得时,常识寻找事物的另一面价值,赫本无望成为芭蕾舞首席舞者,“翻开硬币的另一面”,让舞蹈基础在演员生涯中发挥到极致。)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但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他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的广告生涯让他感到单调、无聊,他真实的情感无处释放。但当他拿起了画笔,找到了硬币另一面的价值,他笔下的小人因为他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而充满了灵性,他也渐渐地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多的微小的美丽,让他以(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翻转他的硬币,让他的情感流露于手插画与文学之间,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寻到了生活的真谛。

赫本的事业因被放弃的舞蹈发出了光亮,几米的生活因他曾经无处释放的真情实感而变得丰富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应翻转我们的硬币(由赫本和几米上升到现实中的我们,这叫做由个别到一般,这是议论文材料分析的基础方法之一,但是很多同学不会用或者总是忘记用,不用永远只会“正是因为……所以……”、“假如……就……”这样的句式来分析材料。),侍弄快枯萎的花草,让生活充满情趣,执起布满灰尘的毛笔,在落笔时体验一种快乐之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路的坎坎坷坷或许都像这一枚枚硬币,需要你去寻找它另一面的价值。

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如果结尾真不知道要写什么,变化个句式把观点再重述一遍,甚至把观点再写一遍也可以,但不能没有。)

「点评」本篇标题即是论点,也就是作者要讲的道理。“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是对文题材料的道理凝练和观点升华,在作者的层层论述中深入人心。

议论文靠推不靠堆

议论文不是三段式么?不是“总分总”“总分”“分总”?不能说这样的模式错,但如果你只会如此刻板地套用结构,机械地摆放观点与论据,那你的议论文一定没有说服的力量。

曾老师说,议论文的结构应该是道(观点) 理(推理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议论文就是讲道理,有了道理还不够,还要通过你的层层推理,让道理深入人心。那么重点就是推理过程,这个过程你用递进的方式也好、用对比的方式也好、用比喻的方式也好……用这些你早就学过的方式去推出结论,而不是用论据堆出结论。

来看一篇样板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生命在于更新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流动的水才能被称为“活水”,才能永葆生机。同样地,人体内细胞的替换,也是为了更新,才有生命的延续。(引用古语,并解释含义,引出材料,先“析”后“述”,“述”“析”相间。徐某人一直提倡,引用名言,要引用非常著名的,而且要和材料或文章观点有联系的。现在有一些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文章中引用名言,导致很多学生摘抄一堆所谓的名言,写作时来胡乱堆砌,造成现在学生作文“名人开会”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还有学生为了引用名言,自己杜撰出了很多名言警句。)

当鹰长到四十岁时,由于喙长而弯,羽毛变重,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保持原状,要么来个彻头彻尾的更新。选择不变的鹰,最终会由于难以捕食而饿死,而选择更新的鹰,虽要经历拔下羽毛,磕断长喙的痛苦,却能够在新羽新喙出之时重返蓝天,开始新的旅途。可见,正是生理的更新让鹰延后了自己的生命。一切生命却有他的周期,在期限来临之时,只有选择更新,才会有新的希望。不仅肉体的生命如此,精神的生命亦是如此。(意义段,用的材料是鹰,选择更新,获得重生。自然界的现象也可以作为材料使用,材料分三种,一种是事例,一种是名言,一种是比喻或类比,第三种特别容易被人忘记。)

齐白石先生在晚年时毅然决定改变画风,从原先追求形似的工笔描摹变成追求意境与神似的写意。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许多挫折,但白石老人的依然坚持改变。最终,画风更新之时,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也在延续中迈向新的高峰。不难想象,倘若白石老人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晚年自闭门户,抱残守旧,那么白石老人的艺术生命或许就会就此止步,任凭怎样的练习也再难有所实质性进步。因此,正是由于白石老人接受更新、勇于更新,才使得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以齐白石的事例论述接受更新、勇于更新的意义。这则材料源自一篇人物传记阅读,叫做《齐白石的晚年变法》,在此提示那些自己感觉材料积累较少的同学,人物传记阅读题的文章,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你做过的人物传记阅读题,还记得几篇?)

对于个人,无论其肉体还是精神,都需要不断地更新来保持前进脚步的不歇。而对于民族与国家,这种更新也是不变的生存之道。荷兰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之处,曾凭借其强大的海上贸易而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由于其不更新松散的政治体制,缺乏强有力的国家机器,结果被英国横扫,永远地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反观日本,在二战后积极更新国内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飞速发展,重回世界强国之列。国家的生命与个人的生命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无论其延续还是断绝、兴盛还是衰败,都与其能否保持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意义段,不过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其实这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写法,非常简单粗暴,但是话说回来,总比再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强。)

古希腊哲人曾言:“你不可能两次踏入相同的河流。”(这句话是辩证法中的经典句子,但是与更新似乎没什么联系,乱用名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更新,也正是更新给了自然界无尽的生命力。无论是物种的优胜劣汰还是国家间的兴亡更替,都如马克思的发展观所说,只有不断地更新,才有事物的发展,才有生命的延续。

朋友,你今日所看到的太阳已然不是昨天落下去的那个。我们时时都应学会更新、勇于更新并善于更新。惟有此,才能让生命永续、万古长青。

「点评」作者的“更新”观点,从流水和鹰的自然界,论述到齐白石不懈追求的画艺精神,再上升到民族与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用不断加强的论据,层层递进,有力地推理出“生命在于更新”的道理。

决定议论文好坏的是推理过程

上面两篇样板文告诉我们,确立有态度的观点道理,是写好议论文的第一步,“寻找硬币另一面”和“生命在于更新”,都是作者在读懂、读透文题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提炼出的,它们观点明确,角度有力,为文章奠定了有力的推理方向。

接下来,文章的成败就在对观点的推理过程了。常见的推理方法有归纳法和演绎法,还有两者结合的混合型推理。在考场上,时间有限,字数有限,一般用归纳法最为容易。

有了道理,明确了推理方法,选择典型但不老套的例证,按照一定的逻辑一步步推出结论,让议论顺理成章。这样的议论文想不拿高分都难。

那么接下来你要进一步学会的是“如何打造论点”“如何打造论据”“如何让拟题生动形象”“如何让开头先声夺人”“如何让议论词句不枯燥”……曾曦老师的15节“议论文突破”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带你突破议论文写作瓶颈。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进入曾老师的“议论文突破”课堂。

议论文三要素简单举例(仍然写不好议论文)(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