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今天

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

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

7月1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1)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在天安门城楼上,我流下了热泪”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说

对比她1951年参加国庆观礼时的情景

她感慨万千

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是共产党领导得好!”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2)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年86岁的马毛姐

在72年前的渡江战役中

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

六次横渡长江

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

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3)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以马毛姐为原型设计的雕塑。(渡江战役纪念馆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

马毛姐听从组织安排

默默为国家工作

从不挑拣岗位、讲求待遇

党叫干啥就干啥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4)

↑马毛姐(前)在工厂组织女工参加劳动竞赛。(受访者供图)

马毛姐的女儿说

母亲工作多年

从未给家庭和子女谋求过任何特殊待遇

儿子住房困难

她却把单位分的房子让给更困难的同事

下乡挂职

吃住在农家

她与乡亲们处得像亲戚

把自己家能送的东西都送出去

包括丈夫的棉衣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5)

↑2021年3月28日,马毛姐回到家乡无为市马坝村,与当年的姐妹们话家常。(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郑远摄)

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这是马毛姐一生的信念

这次从北京回来

她说要当好宣传员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都要永远跟党走!

信念的力量

让她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安徽凤阳小岗村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

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回忆现场盛况

他仍心潮澎湃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6)

↑2021年6月28日,李锦柱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1978年的一个冬夜

在小岗村一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

十多位社员

酝酿着一件大事

他们摁下红手印签订契约

把田地分到各家“大包干”

这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7)

↑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些红手印

不仅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命运

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小岗村被称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在发展历史上

他们曾四次摁下红手印

其他三次是为了挽留一位改革路上的带头人——沈浩

2004年,作为安徽省选派干部

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凤阳县任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寒来暑往,三年又三年

他被小岗村村民三次摁下红手印挽留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8)

↑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与大包干带头人交流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李锦柱说

四次红手印见证了小岗的发展

也印证了一个道理

中国共产党是农村改革的坚定领导者和推动者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9)

↑2021年7月9日的小岗村村口。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如今的小岗村

依然走在农村改革前列

通过“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使现代化农业科学高效

乡村民宿笑迎八方来客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推动小岗村不断焕发新活力

这次从北京回来

李锦柱在思考

小岗村如何改革发展再出发

调整产业结构

壮大集体经济

提升群众幸福感

道路——

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的力量

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10)

↑2021年7月8日,小岗村水稻种植基地里的稻田画。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太激动了,现场我忍不住哭了,

这是激动的泪水,

也是光荣的泪水。”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潘道伟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

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力量(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11)

↑2021年6月28日,潘道伟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他说,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带领公司员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要让这伟大的精神力量

成为激发企业奋斗的动力

潘道伟说

牵引着公司向前走的

既有市场的活力

更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公司正处在干事创业的好时代

上下游分布着近百万农户和数百家合作企业

发展的力量

让他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记者:徐海涛 姜刚 吴慧珺 陈诺

新华社安徽分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