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

电影《似水流年》(1984)国内版内容海报

《似水流年》(1984)不仅是导演严浩的代表作,也是当年香港影坛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曾经在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大获全胜,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孔良)、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最佳新人(顾美华)、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6项大奖。《似水流年》描绘的是港人回乡寻根的心路,着眼世态人情,提供另一种面对中国的态度。内地实行开放改革,顾美华饰演的珊珊回乡奔丧并顺便到大陆寻根,暂时离开香港的失意生活,重遇青梅竹马的老同学孝松(谢伟雄饰)及其妻子阿珍(斯琴高娃饰)。

这个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也几乎完全没有激烈的情感冲撞,一切皆从细微处着眼,淡淡刻划一草一木、故土人情,充分体现了 “似水流年”这份诗化生活的主题,清新隽永,韵味悠长,以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打动人心。影片以含蓄恬淡的诗意、清新隽永的风格,细腻刻划三人之间微妙的情感骚动,追念美好回忆,抒发乡土情怀。喜多郎为电影谱写了意境深邃的动人旋律,梅艳芳更把主题曲唱得家喻户晓。该片被评为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2)

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阿珍(右)送珊珊(左)到渡口

严浩在这部电影中,几乎完全放弃了新浪潮时期前卫先锋的题材和手法,以一种非常平稳、毫不急躁的手法,缓缓记录了三个成年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思索,折射出当时的大时代背景。影片的情节简单,表面看来似乎是一段三角关系,但严浩娓娓的叙述,为它注入一种叫人深思和深受感染的力量。以中国人的角度,而不是仅以香港人的角度,来思考时光、家乡、故土等等问题,在当时的香港电影中也是从未有过的。这部影片的成功,也影响了严浩日后作品的选材和视野。

【时代的旁观者催生《似水流年》】

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访华,之后两国便开始了关于香港地区回归问题的磋商,香港由此进入前途未卜的”浮城”状态,而“浮城”中的居民因归属感的不明朗而出现一种蔓延十几年的焦虑情绪。于是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探讨香港身份的电影,如1983年的《火烧圆明园》,回溯百年前中国被列强压迫割裂的历史,如1984年的《等待黎明》,回望香港早期殖民时期的苦难,以此为香港和内地建立起一种或隐或显的宿命牵连。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3)

电影《似水流年》(1984)外景地,导演严浩与斯琴高娃等说戏

与此同时,严浩的父亲严庆澍去世。严庆澍曾在左派报纸《大公报》旗下的《新晚报》任编辑部主任,家中亦收藏有无数苏俄小说和内地红色小说,这些都对严浩的意识形态倾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严浩中学就读的就是左派学校香岛中学,内地十年动乱期间还随哥哥去新疆串联。身处香港却魂在内地,这让严浩产生了强烈的身份困惑。直到严父去世,严浩便开始于内地四处旅行,“开始了一种寻找的过程”,行至潮汕地区时,严浩惊叹于当地农村的闭塞和淳朴,但同时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外来的旁观者。这种身份认同的迷茫感,直接催生了《似水流年》。

【流水般的风格给人清明之感】

《似水流年》的文化底蕴,不在于刻意追求什么文化观念或历史事件,诸如黄土地、西部风、鸦片战之类,而是在叙事方式中融入现代人的文化感悟。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通体令人感到,这是汉语叙事,是人通过汉语与世界发生联系,故随在流露出汉语言对世界,对人生的观照,而又随在体现世界公民、现代人的广阔视野。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4)

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珊珊在酒店

《似水流年》的标题取自《西厢记》,本身便有深邃的文化联想,提示中国语言将人生比作易逝的流水(“逝者如斯夫!”)的意象。通片的叙事,便是取这样一种观照式的、流水般的风格。既为观照,故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之间有自然的等距游离。如此便给人以一种理智清明之感。叙事不取戏剧性的中心结构,而取平面分散的流逝形式;摄影不取框形的图画镜头,而取平易近人的流动画面;不取明快夺目的色彩,而取澹泊宁静的色调。

故事的主线,即姗姗还乡扫墓旋又告别总角之交孝松、阿珍夫妇而归港,便在风貌各异的人物有意无意接触中自然地铺开。人物形形色色,并无严密线索相关。有失意怅惘的香身女子,有周慎老成而抑郁寡欢的农民,有生活“像没有盐”的农村小学女校长,有数学脑筋、见义勇为、略具企业家雏形的小学生,有向人宣示儿子英文信的孤独无依的归侨,有漂洋过海还乡寻根而颇具道家风度的百岁孪生老人,有唯恐“浪费糖”而互劝服下一碗苦药的青年教师伉俪。此种散文化的铺叙方式,常常予人以清明的文化感悟。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5)

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姗姗与孝松在田边聊天

【曾经让人羡慕的桃源式家园】

珊珊与妹妹发生遗产纠纷,同时潮汕乡下的祖母逝世,于是摆脱香港的俗务回内地奔丧。珊珊在家乡重遇旧友阿珍和她的老公孝松,忆起几十年前的点滴过往,摩擦出一些细微的情感骚动。这就是《似水流年》的故事,主线就是三个人间欲说还休的情绪,像极了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

《小城之春》对周玉纹(韦伟饰)和章志忱(李纬饰)间的旧情毫不掩饰,《似水流年》的处理却比《小城之春》还要暧昧得多。珊珊、阿珍、孝松三人第一次重聚,刚从田里耕作回来的孝松与珊珊握手,把污泥沾到了珊珊手上,珊珊笑闹着把泥擦到孝松脸上,一旁的阿珍见状脸色一暗,却又马上装作若无其事。珊珊与孝松似有还无的旧情,阿珍对珊珊充满醋意却又姐妹情深,三人间的微妙关系暗藏其间。《似水流年》通篇尽是如此般细腻、迂回的情愫,如《小城之春》般一切都说不清道不明,但一切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这种似是而非正是《似水流年》最迷人之处。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6)

电影《似水流年》(1984)香港版海报

《似水流年》的影像美学同样是《小城之春》式的,相比严浩前几部作品的刺激性影像,《似水流年》就如同它的名字般绵长悠然,摄影、美术、音乐均合力建构出港片中少见的传统山水美学。水田间白墙黛瓦的民居,河流中缓缓飘摇的白帆,河边洗衣的少妇,田间赶鹅的少年,广场上闲聊的三五村民,穿行在巷子里的大花猪,还有打在屋顶上的雨滴……对于从香港归来的珊珊而言,这显然是片比外界走慢了几十年的土地,严浩镜头下的这些诗意悠远的细节,加上无数看似闲笔的过场人物交织成一片绵密的人情之地,把潮汕乡村塑造成了一个桃花源式的存在。

相比当时香港对九七回归议题普遍滋生的焦虑感,严浩在《似水流年》中对内地可谓提供了一种迥异的视角。在今天看来,《似水流年》的银幕回望更加残酷。当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搬移到今天,它好像同样可以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而同样的身份问题,令依然留守的港人变得更加焦躁、抗拒和恐惧,它们仿佛身处孤岛,与故土的关系也基本荡然无存。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7)

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阿珍(左)请珊珊喝功夫茶,并促膝谈心

【两地农村与都市的二元对立】

严浩的身上有更多的传统因素,是费穆《小城之春》和谢铁骊《早春二月》(1963)的继承者,并将这个充满淡淡忧伤情调的风格发扬光大。

就如同台湾地区同期的侯孝贤在《冬冬的假期》(1984)和《恋恋风尘》(1986)等片中所做的那样,严浩在《似水流年》中在把潮汕乡村进行桃花源式建构的同时,同样把农村与都市进行了二元对立,而这种对立集中体现在珊珊和阿珍的身上。

从表面上看,未婚未育的珊珊坐拥香港的丰裕物质,对工作、金钱具备全然的掌控力,对男女关系和家庭观念较为淡漠;而早已结婚生子的阿珍始终生活在穷困的农村,丈夫、女儿、学校就是她生活的一切,虽贵为一校之长,但仍是典型的保守女性。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8)

导演严浩(左)与编剧孔良(右)在电影《似水流年》(1984)外景地

两人因多年旧情而由衷地互相关心,但因几十年分离所产生的差异,而造成了不可消解的尴尬。此种物质上的贫富悬殊,两者间亲近又疏离的关系,正是彼时的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写照。

另一方面,阿珍和孝松虽生活清贫庸常,但在琐碎的生活中却是一派恬淡光景,珊珊虽然富足独立,但生活中只有乏善可陈的肉体关系,和相互倾轧的利益关系。珊珊与阿珍同床共枕、无话不说,是农业社会的人情绵密,而对于血缘相通的妹妹,却只能凭着电话和邮件沟通,话题无外乎对遗产的争夺,映衬出现代都市的疏离。这片淳朴的土地让珊珊为之着迷,因此愈发对香港的物质和疏离深感失望,潮汕这片“桃花源”,也在云淡风轻中抚慰着游子伤痕累累的心灵,在在是严浩对香港的自我批判,以及对内地的神话式想象。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9)

在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阿珍和孝松带着女儿照了张全家福

《似水流年》的字里行间全是政治,但最可贵的是竟无一字一句提到政治,对所有因由政治大势而生的矛盾都处理得极其含蓄,但低调的细节外又有丰富的言外之意。

珊珊虽然对内地迷恋不已,但最终仍要割舍回乡的不舍情绪,重拾自己的身份,回归那个厌恶、复杂、奢靡世界里去,再度体现的是香港人面对内地的矛盾心态。就像严浩自《似水流年》之后,创作了《滚滚红尘》(1990)、《棋王》(1991)、《天国逆子》(1995)、《太阳有耳》(1995)等一系列作品,都是全然以内地为叙事核心,但最终仍是要回香港拍《浮城大亨》(2012),通过对这座城几十年的历史回溯和置身其中的个体勾画,确立起对自我身份的终极认同。

【严浩忆起当年非“革命”题材如何被通过】

1984年8月2日下午,在南方公司的试片室,许家屯、李菊生及几位新华社职员,观看了《似水流年》。老板霍震寰、夏梦亲自陪同。这时《似水流年》片还未公映。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0)

在电影《似水流年》(1984)中,孝松带着姗姗走在乡间路上

《似水流年》放完,大家寒暄着走到试片室门口。作为导演,我自己知道《似水流年》不是部特别“革命”的电影,而当时的政治气氛,如果新华社不认同这部电影,很可能片子就要“钉仓”。我心里打鼓,首先打破沉默,直接问许社长:“你觉得怎么样?”

许社长深思良久,说:“怎么讲呢?”我好像觉得地也开始下陷。霍先生瞄了我一眼,我故作轻松:“是有所保留吧?”大家礼貌地笑。一位新华社的先生说:“喜多郎的音乐很少。”我硬着头皮应付过去。终于许社长说:“我看还是可以的。”所有的人脸上登时出现笑容。今天回想起来,许社长当时可能不是等自己的答案,是等其他部下的人的答案。音乐多少,无伤大雅,部下没有提极左的反对意见,他便有空间顺水推舟,一锤定音。所以他下一个问题是顺部下的意向的:“怎么没有主题曲?”没有说出来的话,可能是:“你们没有意见吗?那么我也通过了。”许社长的自传,教会我们玩味惊心动魄的政治生活。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1)

梅艳芳同年凭电影《缘份》(1984)夺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陈淑芬谈歌曲《似水流年》如何“出笼”】

“讲起《似水流年》,到今天提起,黎小田还是跟我说同一句:“快给我付版税”。话说当年严浩导演有意找喜多郎做《似水流年》的电影配乐,因我与喜多郎的前经理人Take Moko Nanri夫妇很熟,他们便把这事交由我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全权处理洽商。”

“Nanri夫妇把喜多郎形容得似一个世外高人,住在远离市区的高山,家里不用现代化的产品,用井水,创作的乐章都很有意境,著名的作品有《丝绸之路》、《同途万里人》、《敦煌月牙泉》等。电影配乐在日本赶工时,严浩导演与我都希望有首主题曲,我当然推荐已日渐走红的梅艳芳唱,但因喜多郎太忙,时间太赶了,我在得到喜多郎经理人的同意下,把片片段段的乐章交给黎小田为我编写成一首歌。”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2)

《梅艳芳 (似水流年)》是香港歌手梅艳芳发行第四张粤语专辑,这是该CD的封套

“我无法为黎小田争取到两人共同作曲,因导演重金力聘喜多郎做电影原创音乐,无可能主题曲会作他人想, 而喜多郎及其经理人亦不同意,在无时间再争持下,黎小田很快把喜多郎的片段整理好,配了郑国江老师很有共鸣的词,编了这首绕梁三日的《似水流年》,真要多谢黎小田,没有他也不会有这个「它」了。”

而梅艳芳同年也凭由张国荣和张曼玉主演的电影《缘份》(1984)夺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而其主唱的电影《似水流年》的同名主题曲荣获了当年第7届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歌曲《似水流年》已经典得成为梅艳芳某方面所能达到的极致。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3)

1984年严浩(左一)执导的电影《似水流年》于金像奖横扫六个奖项,左二为夏梦,右一为黃淑仪。

【斯琴高娃成为第一个在香港拿奖的内地女演员】

《似水流年》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严浩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知名导演的地位,还使香港人记住了女主角斯琴高娃的名字,当时的影评对这位香港电影中尚属少见的大陆演员评论道:“看她在《归心似箭》(1979)、《骆驼祥子》(1982)和《似水流年》中的形象,判若三人,又都那么传神,堪称真正的性格演员!”

斯琴高娃曾回忆了与夏梦曾经合作电影《似水流年》的经历,“80年代初她亲自从香港过来找我,邀请我合作电影《似水流年》。但当时的脚本都是用广东话写的,我因为看不太懂就不想去,后来导演严浩鼓励我,觉得能拔高一下也很好,就决定去了。”

斯琴高娃后来回顾这次得奖:“没能亲自领奖,让制片人夏梦老师帮忙领的。唉呀,当时跟做梦一样,我应该是第一个在香港拿奖的内地女演员。”

40年代香港风云人物(似水流年香港20世纪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14)

美术指导张叔平给斯琴高娃在电影《似水流年》(1984)拍摄现场化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