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学院荣誉教授(瑞典学院院士埃斯普马克去世)

离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只有半个月时间,但据瑞典媒体消息,瑞典著名作家、瑞典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于9月18日去世,终年92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瑞典科学院荣誉教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瑞典科学院荣誉教授(瑞典学院院士埃斯普马克去世)

瑞典科学院荣誉教授

离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只有半个月时间,但据瑞典媒体消息,瑞典著名作家、瑞典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于9月18日去世,终年92岁。

谢尔·埃斯普马克

谢尔·埃斯普马克于1981年成为瑞典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4年曾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埃斯普马克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诗集《黑银河》和长篇小说集《失忆的年代》。后者包括七部长篇小说,通过描绘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埃斯普马克生前曾数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在1982年,当时,他曾与巴金、艾青、丁玲等中国作家会面。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埃斯普马克带着自己的长篇系列“失忆的年代”第一卷《失忆》到上海做宣传。根据当时的报道,活动现场不少媒体所有提问都聚焦在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身上。

2015年,埃斯普马克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现场有人向他求证了文化学者许子东提出的华人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六要素——要写乡土(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要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和世界“纯文学” 可以对话);要有好的英文、法文、瑞典文翻译(技术上更多评委可看);要在中国以外获奖或有好评(参考不同政见的文学评论)等等——听完之后,埃斯普马克说,这些都是捕风捉影而已,但一定要有一个好翻译,“作家和诗人最好的朋友是翻译家。”

在2015年那次演讲中,埃斯普马克说,“如果沈从文不过世的话,他可以拿到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黑银河》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

《失忆的年代1:失忆》

《失忆的年代2:误解》

《失忆的年代3:蔑视》

《诺贝尔文学奖内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