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

古代女子13-14岁就嫁人为妻,30岁左右的女人,可能已经是奶奶辈了,对此现代人很不理解,13-14岁还是小孩子,难道古代男子有啥癖好,为何喜欢娶这个年龄段的女子为妻?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1)

其实你别说,还真有这个癖好,杜牧有句诗: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诗说的就是十三四岁的女子,娇羞动人就如同二月初的豆蔻花,由此可见杜牧是个萝莉控,白居易同样也是如此,家里有着二三十位小妾,其中很多都是十三四岁的歌姬。

而这些官宦贵族,往往就是带动潮流的先锋,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年龄段的女子,那些崇拜他们的文人,或者是附庸风雅的士绅都争相效仿,家中要是不蓄养个小萝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是搞文艺工作的,繁华的宋朝同样如此,就拿苏神苏东坡来说,他每次出去和朋友喝酒,身边不带几个歌姬就不得劲。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2)

其中最为人乐道的便是王朝云了,她与苏东坡邂逅西湖时只有12岁,苏东坡将她视为红颜知己,王朝云起初是崇拜苏神的才华,后来崇拜变成了爱情,苏东坡后半生贬谪四方,王朝云不离不弃,最后因在岭南感染瘟疫去世,苏东坡伤心欲绝,这些文人与少女之间的邂逅,诞生了不少千古传唱的佳作。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3)

而像张苍、嘉靖皇帝,这些人喜欢十三四的少女,癖好多少有点恶趣味,咱们就不讲了,不过古代权贵有癖好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有权有势,但古代平民每天为吃饱饭而奔波,他们怎么也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子,这总不会是癖好吧?

其实周朝时候的结婚年龄,跟我们现在差不多,女子要到20岁才能结婚,然而自春秋战国开始,女孩子结婚的年龄就降低了,普遍在13至15岁,为何忽然就降低了呢?因为那个时候战争频繁,动辄就是数国混战,几十万人的投入战场,像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几乎把赵国的男丁杀完了。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4)

冷兵器时代人多就是力量,没有人口怎么打仗?那不就要挨欺负了嘛,所以诸侯国鼓励百姓早婚早育,比如越国就规定女子15岁结婚,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越国人口增多,打起仗来就有兵力优势,其他诸侯国看到后,便把结婚年龄定为14岁,于是乎各诸侯就卷起来了,有的甚至到了一定身高就要出嫁,所以古代的男人也很无奈,如果他们不娶十三四的,那可能就要娶二婚的了。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5)

后来历朝历代不少太平盛世,为何男子还是喜欢娶十三四的呢,因为朝代的规定,基本都是开国皇帝规定的,而改朝换代大都经历了战乱,比如汉末三国、隋唐群雄逐鹿,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这都死了大量的百姓,所以开国皇帝颁布法令时,都将男女结婚年龄定的很低,一般都是十三四岁。

再者人口多了能种地多交赋税,人口增长也是皇帝的功绩之一,朝廷自然鼓励男子娶十三四岁的女人,有句话叫做少见多怪,从战国时期开始的风气,一千多年下来,古人早已习惯了这个年龄结婚,若是男子娶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子,反倒是不合时宜,可能还会被人耻笑,当然了,如果你想娶二十三四岁的女子,不一定能取得到,别以为古代可以单身主义,女子到了一定年龄没嫁出去,官府就要介入了,那么官府是如何处理“大龄”女子的呢?

除了战争导致人口锐减,导致男子爱娶十三四的女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也是原因之一,古人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所以男子尽量会娶年轻一点的女子,这样哪怕头几胎是女儿,后面也有时间和机会生儿子,现在规定了最早的结婚年龄,却没有规定最晚的年龄,只要你开心,一辈子单身也行,但在古代可不行。

古人娶现在的男人(古代男人的特殊癖好)(6)

如果女子到了15岁还没嫁出去,那就要交“单身税”,是普通百姓赋税的五倍,随着年龄的增加,这“单身税”也逐年增加,你说老娘有钱,我一直罚款到老总行了吧?也不行,比如《晋书》就有规定,如果17岁还没嫁出去,那就不好意思了,官府会随便选个单身男子,把女人嫁过去,宋朝就更狠了,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也就是女孩十五岁还没嫁人,她的家人都要受到惩罚。

看到这一规定,我总算理解古代父母,都急着把女儿许配出去,没面子、破财什么的就不提,这抓去坐牢打板子实在太狠了,不过古代也有比较有趣的规定,唐朝曾经规定: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由官方出面搞相亲配对,如果出不起彩礼或者嫁妆的,邻里有钱的就得出资帮忙,怪不得大家都喜欢梦回大唐,毕竟生活在那个时代,就不愁单身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