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

在生意场上,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都不能被忽视。因为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就爆发,成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暴富的缺口。譬如在手机配件领域,前有蓝思科技靠着手机玻璃面板做到了千亿市值,成就了一个中国女首富,后有安克创新凭借着几十块钱的充电头实现年营收破百亿,成功上市。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1)

现如今又有一家从贴牌起家,靠着一条数据线年入34亿的企业出现了。它就是来自深圳的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匹从竞争激烈的3C数码配件市场跑出来的黑马,绿联科技是如何从贴牌起家做到如今估值57亿的企业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创始人,一个福建80后小伙。

01

门外汉闯进数码配件市场

2007年,来自福建莆田的80后小伙张清森从仰恩大学的金融专业毕业了。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他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并成功地进入一家港资企业当外贸业务员。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2)

刚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张清森倒是老实地在企业兢兢业业工作了2年,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积攒下了几十万的积蓄。可每个打工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老板,张清森也不例外。

在深圳这座城市里,他不仅接触到了金融方面的知识,也看到了电子产业的兴盛。本就有创业想法的张清森,一看这个行业大有可为,愣是毫不犹豫地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由于一开始没有多少资金和资源,张清森也不贪心。他始终秉持着的初衷就是入局小,格局大、容易上手。从不起眼、精确的小切口进入,获得的生存几率也比较大。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3)

于是在创业之初,张清森选择了从贴牌代工和出口做起,慢慢积累资本。直到2011年,随着电视高清线在国内市场火爆后,张清森趁机抓住了机会,开启了绿联的辉煌之路。

当时虽说高清线因着高清电视的迅速发展而激发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可在市场上售卖的高清线基本都是出口国外剩下的尾货。它的标准是按照国外市场需求的1.8米来设计制作的,这并不是很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

正是注意到了这点,张清森就带领着团队对高清线进行了改造,制作出了不同长度的高清线,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而靠着这个小改造,张清森在线上开出的绿联天猫数码店的生意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4)

这无疑给了张清森更大的信心,使得他在数据线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12年,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02

借势苹果、华为,小米都跟风

在华强北这个电子产品的聚集地,竞争压力大,但同时机会也多。自从在数据线上吃到红利后,张清森就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各种配件品类上。特别是201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后,它的周边产品陆续也受到了关注。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5)

张清森也借机推出了排插 USB充电口,让很多找不到充电口的消费者得到了便利,口碑一下子就传播了出去。甚至在后面,这个创新还引来了小米的跟风。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市场上,绿联面临的竞争压力成倍增加了。为了不被后来者追上,困于一席之地,绿联除了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也开始发力国外线上市场。

当然在布局国内外市场的时候,张清森也不是盲干的。他凭借着绿联在行业内取得的领先优势,瞅准机会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成功拿下了苹果的MFi(专供iPhone、iPad、iPod等产品使用)认证、华为的DFH(Design for HuaWei)认证,为两家企业生产周边产品。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6)

有了这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的订单,绿联的业务基本就不愁了。毕竟俗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事实也证明了,绿联科技的经营状况是一年比一年好。

2013年,绿联科技的营业额有6000万;2015年前后就达到了2亿;自进入2019年开始更是不得了,它过去3年的营收分别为20.45亿元、27.38亿元和34.46亿元,合起来已经超过80亿。

绿联科技这样的成绩就连高瓴资本看了都心动不已,以至于在绿联科技IPO前夕,一连两次投资了5.5亿元成绿联科技大股东。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7)

自此,绿联科技的估值也达到了57亿。一旦绿联科技成功上市,张清森这个年仅39岁的福建小伙也将摇身一变成为新晋富豪。

03

繁荣下的隐忧

当然在绿联科技看似一片繁荣的景象下,它也有存在的隐忧。绿联科技能够做大做强,一开始靠的就是它的“平替属性”。在产品竞争上,它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旦市面上出现了质量不比绿联差,价格更加优惠的产品,绿联科技就没有了竞争优势。

苹果制造代工厂的发展(福建小伙从贴牌起家)(8)

另外就是绿联科技的业务很大部分都依赖于线上销售,可随着电商红利的过去,平台服务成本随之增加,绿联科技的运营成本自然也跟着上涨。虽然每年的营收看着是在呈正增长,但净利润却是下滑的。

因此在看似风光的表面下,绿联科技所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过去绿联科技可以靠着贴牌代工起家,但在未来却要不止于代工。

还想看更多名人企事?曾被称为空调界的价格屠夫,销量超格力仅次美的,如今遭遇滑铁卢 空调品牌前十排名:格力第2,榜首两次入选“世界名牌”国内纸巾品牌前十排名:第一名年营收超百亿,却不及第三名崛起的方便面巨头:年营收突破200亿超越统一,仅次康师傅奶茶大王:曾连续8年稳居市场第一,如今却半年亏损上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