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

#娱评大赏#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指的是武汉,武汉别称:江城,正是源自于此。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

黄鹤楼,武昌名楼,又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千百年历史更迭,风云变幻,黄鹤楼也早已换了新颜。作为武汉市的地标式建筑,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

黄鹤楼,武昌城,与民族英雄岳飞的人生息息相关。武昌是岳家军驻扎大本营和北伐基地。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2)

岳飞的一生,最宝贵的人生岁月都是在武昌度过的

1134年五月,岳飞率军北伐伪齐,收复襄阳。此后,岳家军的大本营一直驻湖北鄂州(武汉东),岳飞7次北伐都以武昌(宋代称武昌为鄂州)为大本营其人生最后的7年也是最辉煌的7年都驻防武昌。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3)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4)

北伐期间:在武昌乘船北上时,岳飞说:“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岳飞从湖北鄂州出军。

“十二道金牌”的故事就发生在武昌:岳飞接到赵构的“金字牌”诏书,依旨“措置班师”。部队退回鄂州,岳飞赴杭州复命。“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不久,岳飞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自鸩而死,年39岁。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5)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6)

1162年,宋孝宗下诏,给岳飞平反,“以礼改葬”。十月十六日,宣布追复岳飞的“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

1178年,宋孝宗给岳飞追谥“武穆”。

1204年,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诏令在武昌修建了全国第一座忠烈庙。

1225年,赐谥“忠武”。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中国最早、最大的岳王庙曾经就坐落在武汉,此外,大家不知道的是位于黄鹤楼公园内有一个岳飞广场,有岳飞塑像,凛然傲骨,黄鹤楼还存有一块岳飞手书《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书法墨迹石碑。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8)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9)

此外,武汉是岳家军驻扎的大本营,遍布有岳飞的传奇故事与军事遗迹。岳飞北伐抗金是在现在的东湖边练兵,据说在沙湖的东边则是岳家军水军基地,至今地名还叫:岳家嘴。还有地名至今的武昌的粮道街、马蹄营、岳家嘴、忠孝门,汉阳的冰糖角、郭茨口、墨水湖、马沧湖、翠微路、报国巷、催子湾等地,它们和岳飞有关联。

如今,英雄不再,但是名传千年。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0)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1)

据说武汉市武昌区,原武昌古城的忠孝门(现在空有地名)就与岳飞有关。“忠孝门”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原是宋、明时期武昌城门之一,也就是现在的小东门地址。据传岳飞在鄂驻军期间,母亲姚氏病故于武昌,岳飞赤足扶灵送母从“忠孝门”出城至庐山安葬。因此,“忠孝门”的名字,也是纪念岳飞为母守孝之举。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2)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3)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4)

1134年,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襄阳六郡后,回到武昌驻地。那日,他跃马扬鞭登上黄鹤楼,江水浩荡,北望中原,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词,起句就说:“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在他看来,城郭就是故国故乡的原来模样。

我想,那时的英雄岳飞大概是十分感叹,泪满衣襟,英雄到此未必是英雄!

满江红运用典故表达忧心时局(武昌城满江红北伐)(15)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