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

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冷战宣告结束,但是美俄的关系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1999年底科索沃战争爆发,美俄两国的关系回归到剑拔弩张的状态,同时被曝光的间谍事件也开始猛增,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波普案”。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

2000年4月,俄罗斯的一名专家正准备将俄罗斯“暴风”号鱼雷的设计图交接给美海军情报局官员埃德蒙·波普时,两人被克格勃当场抓捕。

8个多月后,埃德蒙·波普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并被处2.5亿元美元的罚金。

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事件告一段落,就连波普本人感觉自己余生将会在俄罗斯监狱度过时,同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波普被判刑的8天以后,普京总统签发了特赦令,对他实施特赦。

那么,普京为何将波普进行特赦呢?

美国间谍埃德蒙·波普

1946年出生的埃德蒙·波普是美国俄勒冈州人,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军校,毕业后一直在美国的海军服役,后来进入了海军军事技术侦察局,成为了一名谍报官员。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2)

作为谍报官员,波普当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收集苏联海军方面的新武器和技术研发的情报,同时也参与美国海军武器研发和设计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瞅准时机,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成规模地从之将前苏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输送到美国,以此获得技术研究成果。

另外,美国的情报部门,还派遣间谍,秘密潜入俄罗斯境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俄军方的武器和设备研究的数据和图纸。

1993年,身份敏感的波普,第一次前往俄罗斯就被俄反间谍部门列入了重点监视的对象。

此后的两年里,波普以出差为借口,虽然他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接触俄罗斯的专家,但是却始终都没有找到愿意与他“合作”的对象,所以一直都没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1995年,波普退役离开了美国海军的情报部门。不久后,他跑到了费城,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下属的一家海军装备研究中心。更加巧合的是,他主要负责该中心与俄罗斯有关研究所的合作。

后来,波普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商人,和三名美国舰载专家注册成立了一家国际科技公司,然而这个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无人知晓。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3)

从1996年开始,波普频繁来往于美俄两国之间,表面上波普一直在从事军转民方面的商务工作,可是他的一举一动全部都在俄方反间谍机构的密切监视下。

俄罗斯方面认为,出身于海军情报部门的波普,表面上看已经与美国海军毫无关系,但是这些都是美国迷惑俄罗斯的“障眼法”,为的就是给波普在俄开展情报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俄罗斯的反情报部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接下里就要介绍事件的核心——俄罗斯超高速鱼雷...

俄罗斯水下秘密武器

二战后,鱼雷一直都是对付水面舰艇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海上作战武器的第一选择。

鱼雷主要攻击的是舰艇水线下的部位,舰艇一旦被命中,几乎很难再出现在水面上。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4)

但是,鱼雷这种武器也有着极大的弊端,一是速度慢,二是航程短。

这两个缺陷会导致鱼雷的命中概率低,同时鱼雷发射平台暴露后,则会有被对手摧毁的风险。

随着美苏争霸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与美国相抗衡,前苏联从1950年开始就紧密推进超高速鱼雷的研制,来对付美国的核潜艇和航空母舰。

当时,前苏联想利用水下火箭的方式提高鱼雷航速,并且研究工作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随着赫鲁晓夫提出“导弹能解决一切”的口号,这项研发工作便停滞了。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5)

直到1970年前后,这项工作又被提上了日程,前苏联投入了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以及千万的美元,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

根据航天领域中,运载火箭进入真空状态下可以达到极速的这个原理,历经了10年,苏联科学家研究的首批超高速鱼雷通过检测,开始在潜艇装备部队投入使用。

这种超高速鱼雷的问世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其应用了“空气茧罩”这个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鱼雷装配的是火箭引擎。

这两方面的突破,使得鱼雷在水下前进阻力变小的同时,水下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米。

当时超高速鱼雷是前苏联手中最重要的王牌武器,其速度比普通的鱼雷要快得多,打航空母舰也绝不在话下。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6)

美国海军为了不落后,也一直在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并且制造出了同类产品,但是各方面的性能,远不如俄罗斯的超高速鱼雷。

1996年以后,俄罗斯的军火出国公司将这种鱼雷向一些国家出售,但是因为其中的技术极为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都搞不清楚里面的奥秘。

在这种情况下,对这项技术垂涎依旧的美国就派出了波普,秘密接触俄罗斯的科学家并找到突破口,伺机盗取技术图纸和研究的数据信息。

盗取图纸被当场抓获

当时为了方便出入俄罗斯的各大研究所,波普给自己伪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的身份,经过移民美国的俄裔科学家介绍,他结识了很多专家,前期一直没能和超高速鱼雷相关的专家取得联系。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7)

1997年,波普的情报工作迎来了转机,他结交了一位名叫巴布金的教授。这件事情让波普欣喜若狂,因为巴布金本人十分了解超高速鱼雷方面的技术,手里还掌握着很多机密。

前苏联的解体,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很长时间都未能走出困境,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待遇都急转直下,波普正是利用这点开始对巴布金实施金钱诱惑。

为了建立与巴布金长久的合作关系,波普刚开始并没有急于找他要一些关键的技术资料,反而是买了一些非机密的资料和信息,并且还支付给巴布金不菲的报酬。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8)

渐渐地,巴布金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波普则表示,如果巴布金能够提供超高速鱼雷方面的图纸、核心技术资料,那么他能获得的报酬则比之前要多得多。

巴布金早被金钱迷了双眼,他凭借着广阔的人脉,他开始陆续分批将图纸、技术参数与资料提供给波普。

当所有的计划都按照波普预想的进行时,2000年4月,他被俄罗斯情报安全人员逮捕,当时他正在和巴布金教授交换情报。

1996年前后,美国不仅在外交上各种拼命挤兑俄罗斯,而且之前答应对俄罗斯的援助也都停留下在口头上。

因此,俄罗斯一改以前的疲软态势,加强了与美国的谍报斗争。所以,俄罗斯的反间谍部门一直都在秘密监控着波普的一举一动。

事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又潜入了波普的住处,并发现了大量超高速鱼雷的技术资料以及几万美金。

波普被逮捕以后,他一直坚持自己只是一个商人,而且他手里的技术资料都是十几年的,早就不属于军事机密了。

为了获得保释的机会,波普还声称自己患有骨癌症,需要去监狱外治疗,但是这些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当局的认可。

美国当局出手“捞人”

俄罗斯相关部门明显不打算放过波普,眼看事情的走向越来越不利于美国,美国当局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展“捞人”行动。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9)

美国当局对于波普的所作所为自然比谁都清楚,他手里掌握的是俄罗斯的国家最高机密,按照俄罗斯的法律,波普在劫难逃,后半辈子估计都要在监狱中度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当局率先发声,不过从美国国会发言人嘴里说的话显然没有什么力度,仅仅是把波普商人身份和获得的是非机密情报这两件事情又重复了一遍。

俄罗斯方面完全都不买账,无情拒绝了美方提出的保释和派遣医生为波普检查身体的请求。

美国总统克林顿为此在纽约与普京会见,协商解决波普事件,但是也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0)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觉得自己被无情地“打脸”了,准备拿出一点儿手段跟俄罗斯抗衡。

同年10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声称如果俄罗斯不释放波普,那么美国将对俄罗斯施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依旧没有妥协,发表声明指责美国众议院对俄实施的制裁决议,还强调为了避免发生类似波普这样的案件,减少向国外派遣间谍和破坏分子才是美国最正确的选择。

此后,克林顿和普京又通过电话及当面协商的方式,敦促俄罗斯尽快释放波普,结果依旧是不了了之。

在两国总统沟通期间,普京还表示,这对这个案件的处理,应该由俄罗斯司法部门来做出最后裁决。

普京显然是用更加委婉的方式在拒绝美国当局和美国总统的要求。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1)

自从波普被逮捕后,俄罗斯不仅不打算卖美国人面子,而且还准备要对他实行最严厉的判罚。

被判重刑后得到特赦

2000年12月6日,站在莫斯科市法庭里的波普终于等到了最后的宣判,他以间谍罪被判处20年徒刑,并向俄罗斯国防部支付2.5亿美元赔偿。

给波普提供情报的俄罗斯专家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被判处了7年有期徒刑。

随着波普案件的持续发酵,两国的政治关系也愈加紧张,而最终审判结果的到来更是给美俄的关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波普被判刑入狱的第二天,他亲自给普京总统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患有非常特殊的骨癌,还说远在美国的父亲病重,他恳请俄罗斯当局能够允许他回国,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要求普京总统和俄罗斯当局尽快释放波普。

事情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转变,普京将波普写的赦免信交给了特赦委员会进行讨论,最终特赦委员会同意了波普的赦免请求。

8天后的12月14日的早上,波普被监狱长叫到了走廊里,然后当着他面,宣读了一份盖着俄罗斯国徽的文件。

当波普听到自己被赦免后,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一些不知所措,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俄罗斯相关部门办事效率如此之高,而且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普京总统给他签发了赦免令。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2)

那一刻,他有一些恍惚,俄罗斯这个国家让他有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后他会一直保持对这个国家友好的态度。

2000年12月14日,对波普和所有的美国人来说都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中午12点,波普从莫斯科乘坐专机离开这个令他终身难忘的国度。至此为之,历时8个月,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波普间谍案终于告一段落。

但是,在这个案件的背后,显然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特别是在美俄两国的这次较量中,俄罗斯释放波普的这个举措,远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事件背后揭示的信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情报部门遭受到了重创,克格勃被分解成好几个部门。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3)

俄情报战线全面收缩,对外情报机构人员减少了50%,驻外情报站减少了30%,潜伏美国的间谍损失了近90%,对美情报工作趋于瘫痪。

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导致很多政治、经济和军事人才以及情报部门的军官、克格勃人员移居到西方国家,进而出现各种情报外泄的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收买情报人员,获取情报的做法,也让俄罗斯陷入了危险的局面中。

美国不断将触角伸向一些负责航空航天、火箭和各种军事武器的研究的机构和相关人员时,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情报,在美国人的面前暴露无疑。

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出身于克格勃的普京深知情报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在他出任俄罗斯的总统后,恢复俄罗斯情报安全部门的地位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波普被逮捕这件事情就足以说明,俄罗斯的情报和安全部门已经不是之前瘫痪的状态,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雄风。

西方媒体和舆论一致认为在美俄两国的这次较量中,俄罗斯明显占据了优势和主动,而且还认为俄罗斯很快就会重新树立起大国的威信。

因此,当时普京签署的特赦令,不仅是展现了大国的风范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向美国、向全世界宣告俄罗斯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的利益,更向世人证明了俄罗斯要重振国家安全体系的决心。

美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2000年美国间谍在俄罗斯落网)(14)

“波普案”后的几年时间,俄对美情报活动得到全面恢复,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统计,监视美国的俄罗斯间谍远远超过了监视俄罗斯的美国间谍,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10:1的悬殊比例。

结语

“波普案”的发生,证明了美国派遣间谍、特工,非法窃取他国情报做法,不仅不可能轻而易举得逞,而且还使得自身颜面扫地,丢掉大国的威信,失去了其他国家的信任。

随着中国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平常人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亲眼目睹这种隐蔽战线的斗争,但是并不代表这类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确保国家安全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义务,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全民提高警惕,加大防范意识,才能保证国家安全长城屹立不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