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火锅讲究(古人春节吃五辛盘)

古代吃火锅讲究(古人春节吃五辛盘)(1)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大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人们过年则一定要吃五辛盘。

何谓五辛盘?这是一个起源于晋代的古老习俗。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原注引晋周处《风土记》:“元日制五辛盘。”原注:“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是也。”因“辛”与“新”谐音,在新年食用,有尝新之意,十分应景。此外,吃五辛还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随着春天的来临,阴消阳长,人们食用辛味食物,有助于养阳、调动机体正气,同时预防季节性疫病。

此后,吃五辛的习俗一直流传。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说:“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嫰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春之意。”由此可见,五辛食材并不固定,民间则多为葱、蒜、椒、姜、芥丝之类的寻常菜蔬,但总体来说,都还是辛味的食物。后来,吃五辛的习俗在时间上有了变化,改在立春时吃五辛,这或许与立春、天气转暖有关,而此时,五辛食材比春节时更容易得到。

从唐代起,不仅五辛的食材有了变化,而且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春饼,因此很多地方称五辛盘为春盘。唐代,吃春盘的风气甚浓,并成为了宫廷的必备之事。每逢立春之日,皇帝都要赠春盘给重臣的。诗圣杜甫的《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描写的正是长安、洛阳梅花开时吃春盘的场景。

斗转星移,吃春盘的习俗一直流传,寓意着喜迎春季、祈盼丰收。至今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不过五辛盘的名称却逐渐地消失了。

作者:邬时民

来源: 西安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