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君子之过也(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十则君子之过也(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

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新言“子路”之二十三,萝卜/摄影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说,作为老师,去传道、授业、解惑,如果碰到的学生是那种能学、好学,且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能“中道而行”,做事都能恰到好处,无不过也无不及的话,是最好的情况了。但是如果遇不到这种学生,对于前来求学的学生就“退而求其次”!

只要这个学生很“狂狷”,就是个好材料,我就能继续因材施教。

“狂”有指,直率,恃才傲物之“狂”。

“狷”者有指,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常常有所为,更有所不为的某些人。

“狷”也有指,“急切”的,所以“狂狷”有时又可解释为,因为很“傲气”,很“狂野”,所以这种人一定是特别“心高气傲”,所以有些事不合他们脾气,他们也一定不做!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说,那些很狂的人,比一般人强的地方在于,他们虽心高气傲,但他们确实又都是特别知道积极上进,志向远大,不断求索的人。那些“诸事不为”的“狷者”,也因为其“原则性强”,自律性强,所以很大程度上也“孺子可教”,是一类“好苗子”!

如果说“狂”者,是做事做过头了,而“狷”者,是做事总有不足的话,那行中道之人,“得中行者”,就是孔子所谓,“一等一”的得(中)道之人!

笔者按,孔子他老人家所说一个人能“中行”,很大意义上讲就是能行“中庸”之人,也是与孔子所传之道相合之人。“中”的进退起止,轻重缓急的拿捏非一般人能完成,所以《中庸》一书中,进行了专门的阐述!

笔者这里,引用部分《中庸》中的原文分享给读者,望大家在字里行间,品味出些“行中道”的“门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萝卜/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