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感染新城疫和支原体导致什么病(禽衣原体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禽感染新城疫和支原体导致什么病(禽衣原体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1)

1 发病

禽嗜衣原体病可在多种禽鸟以及各年龄段发生,大多数急性暴发在年轻禽鸟中,鹦鹉、长尾小鹦鹉、美冠鹦鹉以及鸽子感染频繁,在家禽中,火鸡偶尔暴发,但鸡很少感染。

2 病原

在禽类中病原体为鹦鹉热嗜衣原体或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属与立克次体属亲缘关系较近。鹦鹉热衣原体可在鸡胚、细胞培养物、小鼠以及豚鼠体内生长。衣原体在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形成细胞质包涵体,在染色的涂片和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包涵体。所有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对四环素类药物高度敏感,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鹦鹉热衣原体各分离株之间在致病性方面差异较大。并发感染,尤其沙门氏菌感染,有时会增强鹦鹉热衣原体的致病性。年轻禽鸟更加易感。拥挤或其他不适环境条件以及来自运输、追逐和抓握等应激会加重该病。衣原体存在常见的群特异性抗原,在接触过的或患病的禽鸟体内经过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可在其血清中检出抗该抗原的抗体。

禽感染新城疫和支原体导致什么病(禽衣原体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2)

3 流行

野生禽鸟(和笼养鸟)是衣原体病原的携带者,并能将其传播给刚孵化出的雏鸟,幸存的雏鸟转而又成为病原的携带者。建立了精准的宿主-寄生物关系后,应激的病原携带者可间歇地从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中散播衣原体,便可传播到其他易感禽鸟。当大量禽鸟密切接触时,其中包括散播的携带者,衣原体病有可能变成流行病,主要通过吸入粪便灰尘中衣原体传播,通过摄入鹦鹉热衣原体也可以导致该病。野鸟可能向家禽传播衣原体,一些学者强烈怀疑鸽子是重要散播者。野生迁徙禽鸟在特定环境下可散播衣原体。尚不清楚感染的哺乳动物向家禽传播衣原体的可能性,但是哺乳动物的衣原体与禽鸟的有区别。

4 症状

禽嗜衣原体病的轻度发病基本不引起临床症状,可能也不被发现,然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腹泻可能会引起注意。致病性较强的禽嗜衣原体病暴发时火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虚弱、食欲不振以及体重下降等,有时伴有流鼻涕和呼吸困难,经常伴有明显黄绿稀粪。相似的症状也常发生在其他种类的禽鸟,如鸭、鹅和鸽子等,也可能表现涉及全身、肺或小肠的症状,鸭、鹅和鸽水样腹泻十分显著,也有步态不平衡的报道。鸽经常出现结膜炎,诊断医生由此可怀疑衣原体病。其他症状包括精神沉郁、厌食、腹泻或者呼吸呷音。后面的症状与患有鹦鹉热的笼养禽鸟症状相似。

5 病理

嗜衣原体病基本的病变特征是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反应和组织学的多核细胞严重浸润及组织坏死,这些基本的组织反应可能导致肺炎、气囊炎、肝炎、心肌-心包炎、肾炎、腹膜炎以及脾炎等。在火鸡中,病变的严重性主要由致病性鹦鹉热衣原体毒株决定,死亡的火鸡通常消瘦、血管充血、纤维性心包炎、纤维性气囊炎,还有可能纤维性肝周炎。肺充血,通常伴有纤维性肺炎。脾肿大并充血,这可能是仅有的病变。在鸽子中主要的病症是结膜炎并伴有结痂,眼睑肿胀。有的伴有肝肿大、气囊炎和肠炎。死亡的笼养禽鸟,多数脾肿大,同时伴有白色病灶,通常也有肝肿大并伴有局灶性坏死、黄染、气囊炎、心包炎、肠道充血等。

6 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显微镜查检压(涂)片上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可做出初步诊断。压(涂)片由血清、气囊(上皮细胞)、脾、肝、肺、心包膜等表面的新鲜渗出液(单核细胞)制备,如果压(涂)片上可见细胞质内包涵体,则利用荧光抗体技术来确定衣原体的存在。最终通过衣原体的分离与鉴定,基因检测,或是针对衣原体抗原的抗体滴度高于4倍来确诊。

(2)应当采取所有预防措施避免自己感染,鹦鹉热是高度传染性疾病,许多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感染的禽鸟或组织时被感染。因为传染性很高的鼻腔和粪便等污染物在羽毛上风干以后容易形成感染性气溶胶,所以死亡的禽鸟应当完全浸泡在有效的消毒液中。

(3)在火鸡应对嗜衣原体病与鸡败血性支原体感染、流感、曲霉菌病、败血型大肠杆菌病以及霍乱进行仔细区分。火鸡的病理变化与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十分相似,一般禽衣原体的诊断样本也应做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支原体以及其他细菌或病毒的培养。

(4)脾、肝、肺、纤维胜渗出物、气囊、鼻腔洗液以及薪膜、排泄物样本或肠拌应该用于微生物或病理学诊断。

禽感染新城疫和支原体导致什么病(禽衣原体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3)

7 防控

由于没有针对嗜衣原体病的特效疫苗,家禽对该病预防主要依赖于避免接触。设备在使用前应当清洗消毒。禽群在开始和饲养期间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开始饲养以后不再混入其他禽鸟。家禽不应接触其他禽鸟,尤其是野生禽鸟、哺乳动物或它们的排泄物。如果接触可疑或预期感染的禽群,则要在家禽的日常饲料中添加预防剂量的四环素,家禽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不应有任何宠物鸟或家禽。作为预防鹦鹉热的手段,在检疫期间,所有鹦鹉科的国外禽鸟都应给予四环素治疗,作为鹦鹉热的预防方法。设计预防强毒型新城疫引入的检疫期是30天,对嗜衣原体病的有效处置需要45天。

8 治疗

在美国,在大多数州禽嗜衣原体病是需要上报的疾病,必须立即向州的兽医或其他指定官员汇报,禽群应在监管下治疗,感染的火鸡用氯四环素治疗或在没有人发生感染的情况下监督屠宰,并做无害化处理。

作者:盛文全 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生产、动物疾病诊治、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