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症晚期姑息治疗(肿瘤患者也能安乐活)

来源:肿瘤疼痛与肿瘤康复

作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谢广伦


很多病友、家属甚至同行,都搞不清楚姑息治疗、安宁疗护以及安乐死的区别。当很多癌症病友听说自己要转到姑息治疗科,就认为是快死了,或者肿瘤没法治了,需要放弃肿瘤治疗,从而心情消沉,行动上极度抗拒。 这种错误思想让许多病人 错失了很多治疗机会。因此,这篇文章就是讲述我们经常听到的这些专业词汇的区别,避免更多人走入误区。

姑息治疗、安宁疗护和安乐死其实都是来自外来词汇。姑息治疗来源于 英文 palliative care ,本意是“缓解”、“保守的疗法”,因此也被翻译为缓和医疗。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姑息治疗医学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患者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简而言之,虽然有些疾病无法治愈(比如恶性肿瘤、脑卒中导致的长期昏迷等),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这些疾病相应的症状或疾病以及进行良好护理,从而让病人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从定义上来说,这个词汇其实翻译为“最佳支持治疗"可能更为准确。

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来说,很难达到完全治愈状态(据统计,我国肿瘤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不到40%),更多的,是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靶向治疗等方式延长生存时间,达到”带瘤生存”的结果。但单纯延长生存时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肿瘤导致的疼痛、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胸腹水、肠梗阻,淋巴水肿以及肿瘤治疗导致的各种痛苦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放射性黏膜炎也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让人生不如死。对这些相应的症状或者疾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让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更高,活得更舒适,就是肿瘤姑息治疗。可以通俗理解为“安乐活”——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活着。

姑息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而是积极有效地对相应症状和疾病进行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也不是不治疗肿瘤。对于许多肿瘤病人来说,虽然不能根治肿瘤,但如果能够通过手术或者放化疗等手段减小肿瘤从而减轻疼痛、梗阻等相关症状,也属于姑息治疗的范畴,称之为姑息性手术、姑息性化疗、姑息性放疗。

姑息治疗不仅仅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于肿瘤病人来说,还有以下优点:1、许多原来因为身体条件太差,被评估为不能耐受肿瘤治疗而被迫放弃治疗的病人,由于生活质量提高,身体素质好转,有可能重新被评估为可以耐受治疗,从而有了进行下一步肿瘤治疗的机会;2、大量研究表明,姑息治疗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由于身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本身能够分泌更多抗肿瘤成分,从而延缓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够让肿瘤病人活得更长久。2010年,美国麻省总医院专家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文章《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姑息治疗》 ,研究表明,与标准治疗组相比,早期姑息治疗组患者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达2.7个月,且接受强化临终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后续许多在其他肿瘤上的研究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个结论:姑息治疗不只是让病人活得好,还能活得更长!3、姑息治疗不只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家属生活质量。这一点,不仅仅是有研究证据,相信许多癌症患者的家属也是深有体会。

由于姑息治疗不但涉及到肿瘤治疗的多种手段,还包括对诸多相应症状处理,因此单纯依靠单一专家或科室很难达到最佳治疗,因此多学科会诊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肿瘤医院疼痛康复与姑息医学科通过开展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MDT),由肿瘤内科、肿瘤外科、骨科、放疗科、疼痛科、影像科、免疫治疗科、重症医学科、核医学科、营养科、药学部以及心灵关怀师等专家联合会诊,不但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姑息治疗最佳策略,还提供了后续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什么是癌症晚期姑息治疗(肿瘤患者也能安乐活)(1)

什么是癌症晚期姑息治疗(肿瘤患者也能安乐活)(2)

安宁疗护,在国内也常常被翻译为临终关怀,来源于 英文 hospice care,本意是疾病晚期病人的安养院、收容所。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从时间上来说,是姑息治疗的最后阶段,是姑息治疗的延续和末端强调。安宁疗护强调死亡质量,不通过医疗手段加速死亡过程,也不刻意延长没有质量的生命(实施安宁疗护一般不建议给终末期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带呼吸机等有创操作,避免增加痛苦)。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安宁疗护阶段虽然意味着到了生命终末期,也不再进行肿瘤治疗,但也不意味着不治疗,而是应用最基本的药物和手段(比如止痛药、止咳药、吸氧、心灵关怀等)通过提供照顾和服务,帮助他们终末期患者舒适、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因此可以理解为“尊严死”。

什么是癌症晚期姑息治疗(肿瘤患者也能安乐活)(3)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的关系:姑息治疗贯穿于肿瘤治疗全程,安宁疗护属于生命最后阶段)

安乐死(Euthanasia), 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安乐死与安宁疗护不同,安乐死意味着停止或放弃治疗,让终末期病人提前结束生命。由于安乐死加快了临终患者的死亡进行,从伦理上有悖于患者生存权,因此不被中国等国家从法律上认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部分州、瑞士、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国家实施了安乐死合法化。实际上,安乐死并不安乐,而是临终病人因为极度痛苦才被迫采取的一种无奈措施。同时,也不是所有病人都能享受得起安乐死服务。据报道,亚洲第一位实施安乐死的是台湾媒体人傅达仁,因为胰腺癌痛苦不堪在2018年到瑞士实施了安乐死,花费大约300万人民币。

综上所述,姑息治疗等于积极治疗,“安乐活”(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活着),安宁疗护等于是在生命最后阶段舒适安详地“尊严死”,安乐死则意味着提前放弃或结束最后的生命。我们要积极提倡尽早进行姑息治疗,倡导在生命的最后时段进行安宁疗护,不建议实施安乐死。

现在明白了吗?

作者简介:谢广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河南省肿瘤医院疼痛康复与姑息医学科主任。学术兼职:河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副组长,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疼痛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难治性疼痛(如癌痛、神经痛和术后慢性疼痛)、肿瘤康复与肿瘤姑息支持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