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创作挑战赛#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1)

《半生缘》

半生缘》又叫《十八春》,是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50年开始在《亦报》上连载,1951年结束,这本书一共有十八章,故事里的时间跨度也是十八年,所以名叫《十八春》。后来张爱玲对小说进行了一点改写,改名为《半生缘》。

《半生缘》里讲述三对男女爱而不得的爱情悲剧,沈世钧和顾曼桢,祝鸿才和顾曼璐、许叔惠和石翠芝等等。他们的爱而不得有家庭的原因,有时代的原因,更多的却是性格的原因。

沈世钧第一次见到顾曼桢,是春节期间在一个肮脏的小饭馆,她主动为许叔惠和他用茶水洗筷子,突然觉得这个女子体贴、温柔,产生了一丝情愫。

接下来三个人去郊外拍照遇雨,曼桢丢了一只手套,他下班后独自在黄昏的雨中去郊外找回来,第二天送还给她,体现他的善良和细心。他的这一举动,得到顾曼桢的好感,从此两人越走越近,开始了恋爱。

沈世钧出身世家,父亲从事皮草生意,家庭富裕。他排行老二,对父亲的生意不感兴趣,父亲对他也不关心。

父亲有外室,基本不回家,沈世钧在母亲的宠爱下,养成了处事谦让,敦厚,思前想后,难下决断的性格,缺少一份果断、刚毅的行动力。

他和顾曼桢恋爱两年多,顾曼桢赶到南京的他家,他没敢向母亲公开女朋友的身份。听到父亲说认识她姐姐,认定曼桢也不会是好姑娘,他都不敢辩解,私下要求曼桢隐瞒自己的姐姐是舞女这件事,导致两个人闹翻。

沈世钧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优柔寡断,缺少担当,多了份软弱。所以当他和顾曼桢遇到这一系列的事情的时候,他居然很平静地接受了,没有太多情感波动,没有抗争。

他心里知道,他的家庭不可能真正地接受顾曼桢,他也不可能摆脱他的家庭,去往一种新的世界,去追求他想要的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爱情。总之他是空有心意,缺乏行动。

顾曼桢是一个小家之女,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家七口人靠姐姐曼璐当舞女养活。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2)

《半生缘》剧照

曼桢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工作,和许叔惠、沈世钧是同事,在共同的相处中,爱上了沈世钧。

姐姐出嫁后,她一人打两份工,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她对尊严特别敏感,不想依靠男人来帮她养家,而是想等大弟大学毕业能养家时再出嫁,她相信沈世钧,相信他们的爱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不急着订婚、结婚。

顾曼桢的性格有刚强的一面。姐姐曼璐因家庭变故,为了养家当舞女,已经和张豫瑾订婚了,也只能主动退婚。

张豫瑾在乡下当上了医院院长,到上海添置医疗设备住在她家,看到长大后美丽的顾曼桢,她热情相待的言行,激发起他的爱意,奶奶和母亲也有意搓合她俩,但她果断拒绝,不留余地。

曼璐嫁给了祝鸿才没有得到幸福,为了笼络丈夫的欢心,设圈套把妹妹强奸,并幽禁在家直至生子。在如此境地下她还是坚决反抗,不肯屈服,在医院住院生子时寻找机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得以逃脱。

她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对姐姐和母亲虽然非常怨恨,可也不肯告她们的罪。曼璐死后,她心疼儿子被保姆虐待,明知祝鸿才是个渣滓,心里充满了厌恶,还是同意和他结婚,彻底把自己的幸福葬送。

顾曼璐的家庭责任感很强,作为长女,父亲死后,家庭陷入困境,她的打工收入不足以养家,又不愿给未婚夫家增加负担,明知道当舞女是条不归路,还是选择退婚当舞女。

可是当她婚姻不幸福,她曾经的未婚夫张豫瑾被妹妹吸引,顿时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同样是女儿,凭什么我曼璐下贱,而她曼桢高贵?我可以为家庭牺牲,她为什么不能为我牺牲?于是亲手毁了妹妹的前程。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3)

《半生缘》剧照

许叔惠出生于上海普通家庭,爱上了富裕家庭的女子石萃芝,石翠芝同样爱上了聪明圆滑的他,两人情深意浓。

石翠芝为了他,放弃已经订婚的男友,等待他的求婚。可是他面对势利石母的冷漠和鄙视,自尊心受不了,不肯开口表白,从而错失良缘。

石翠芝这一类的小姐们,生活在小圈子里,唯一的出路就是找一个地位相等的人家去做少奶奶,她这样个性很强的人,退婚的举动把她放在了一个尬尴的境地,后来只能将就着和许世钧结婚。

他们三对人的爱情悲剧和门第有关,但在现代和传统的交替之时,新思想已经产生,顾曼桢的贞操观已经和传统不同,她不认为姐姐当舞女低贱,见不得人,不认为自己被祝鸿才强奸就失去爱的权利,她逃出医院后依然想办法找沈世钧,相信他俩有未来。听到沈世钧已经结婚,她才死心。她是一个自立自尊自强的女子,追求经济独立,恋爱自由,她的悲剧缘于沈世钧的软弱、顾曼璐的自私和自己对恶的妥协。

为什么会爱而不得,有缘无份?是因为你缺乏自信,缺少行动力,缺少共情力。

精神科医生弗雷德里克·方热说:“身为精神科医生,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前来就诊的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无数情感和工作上伤痛都是由自信缺失引起的

其表现包括害怕做错事,害怕被论断、害怕爱错人、害怕被爱,自信远不只是我们头脑中某种单纯的机能,从我们幼年开始就有一座金字塔被建立在自尊的基石上,它的顶端所显露出的是自我肯定,而它的中心就是自信。”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4)

顾曼桢

1、自信是做人的基础

顾曼璐在父亲亡故后,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可以有三次选择的机会。第一次选择做舞女之前,可以先和未婚夫商量,共同来支撑这个家。

第二次在曼桢开始工作赚钱,养家压力减小的时候,她可以选择找正经工作去做,姐妹俩维持这个家。

第三次选择丈夫的时候,明知道对方乡下有老婆,人品有问题,只因自己年长色衰怕嫁不出去,为了结婚而结婚。

许叔惠同样是自信不足,面对女方母亲的冷嘲热讽,自卑心作祟,不敢去争取自己的爱情。

张兆和出身名门,父亲是有名的富商,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很有运动天赋,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学校里面就有很多人追求她,她把追求者们编号为青蛙一号、二号,沈从文排到癞蛤蟆十三号,沈从文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不惧门第落差,不怕别人耻笑,用情书狂轰烂炸,终于抱得美人归。他的自信也成就了事业,成为著名作家。

2、人生要有行动力

沈世钧是一个工程师,有着远大的前程,根本不需要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如果他能向父母坦诚相告,敢于挑起生活的重担,和顾曼桢一起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苦,也就不会错失顾曼桢。一个人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捍卫自己爱情的行动力。就像法院判决没有执行力就是空文一纸,就像空有满腹经伦,不会说又不会写等于零。

如果哈姆雷特整天只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而不进行行动,那么他的父仇就不可能得报。 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5)

《半生缘》剧照

3、做人要能换位思考

顾曼璐在做决定时,没有想过去问一下张豫瑾,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养家?设圈套陷害妹妹时,没有想过自己遭遇亲人陷害时受得了吗?沈世钧对曼桢说,要她隐瞒或否认曼璐是她姐姐,有没有想过曼桢的感受?说话做事习惯于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孔子说:“己所勿欲,勿使于人”,学会换位思考,才有共情力。共情就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我们不能改变时代,也无法预知意外,我们能做的就是认清自己,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学会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也是行动力的核心。

在交际中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大胆说出自己的不悦,敢于说不,敢于商议,敢于回应抨击,敢于显露本真的自我。要敢于接受自己,显露缺点,并且寻求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去伤害别人,这样也会减少伤害自己。

注定没结果的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6)

《半生缘》

作者简介:

白桂娟,笔名:江雪阁。

头条号优质故事领域创作者/ 百家号文化领域优质创作者/ 简书优秀创作者 读书伯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