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1)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许昌戏曲(上)】

许昌戏曲:清代进入兴盛期,背后故事几人知?‖老家许昌

文‖马炎心 贾凤翔

清代,许昌戏曲进入兴盛期。

最早兴起的是罗卷戏。

雍正年间(1723—1735),绰号“黑狗”的邓县燕店罗戏班教师在许昌一带演唱罗卷戏。

乾隆十八年(1753)编修的《郾城县志·风俗》中记载:“赛神招梨园,其名罗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或一村不演罗戏者,众村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

乾隆四十二年(1777),戏剧家李绿园的长篇小说《歧路灯》成书,其中多处谈及当时河南省的戏曲活动:“因此又想起了一个民间戏班,叫做梆罗卷,戏旦是乡间有名的‘鹁鸽蛋’。”

乾隆末年(1793),鄢陵县马庄村等组建了罗戏班,初期为竹马、旱船,均以地摊形式活动,后登上舞台演出。

这些资料说明,在乾隆年间,罗卷戏流传非常广泛。咸丰九年(1859—1860)前后,临颍、襄城、西华县七里仓建立罗戏班,会首何东方。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2)

继之是越调。

乾隆年间(1736—1795),禹州衙门及马车场组建越调班。这是越调史上第一个戏班。有人认为,这个戏班成立的时间是在光绪初年,演员主要来自南阳一带,领衔主演为王庆和。两种说法比较,时间前后相差一百多年。

实际上,王庆和是后来在此“搭班”。既是搭班,说明原来就有班。这个问题还有旁证。《临颍县志》记载:“乾隆十九年(1754)越调开始流入临颍。”临颍时属许昌。

越调的起源,一直存有争议,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春秋末范蠡归隐时将吴越之音带回家乡南阳。

二、越国灭亡时一男歌伎将悼越之曲带到南阳一带。

三、由南阳地区流行的一种歌曲发展而成。南阳古称豫,故称豫调,后讹为越调。

四、来自诸宫调。

五、据明进士李蔉诗句,为唐《霓裳羽衣曲》遗响。

六、据清末举人张嘉谋在《南阳府志》批注,滥觞于明末。

七、明崇祯年间傅一臣著杂剧《卖情扎囤》中说明演出的是越调。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3)

第一说有合理因素,范蠡是南阳人,在越做过官。当时没有成型剧种,可以理解为只是一种曲调,剧种是以后发展起来的。但是,范蠡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若热爱文化喜欢音乐当然好,可惜的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这种说法虽无论据否定,但亦无论据肯定。

第二说比第一说合理因素多,弥补了范蠡不是音乐家的不足,并且越调确实带有“哭腔”,前期全是男演员。可惜的是只有传说,找不到有力根据。

第三说也有合理性,“豫”“越”韵头相同。问题也是找不到根据。

第四说倒是有根据,诸宫调中确有越调之说,但按“旋相为宫”的方法推算,不仅黄钟商可推出越调,黄钟宫、无射商、黄钟羽、无射宫、夷则宫、钟吕宫亦可推出越调来。可见彼越调系指调高,非此越调也。

第五说李蔉《社戏》诗若能找到固然好,但据传是刻在其故乡灵官殿前的一块石碑上,但石碑荡然无存。无存不能表明未存在过,但也无法表明存在过,只好存疑。再说,李蔉的著述中亦无此诗。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4)

第六说倒是有文字根据的,可惜是个孤证。再说,张嘉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戏剧并无研究,在他所处的年代讲300年以前的事情,不是描述是推测,准确性值得怀疑。

第七说似乎是有论据的,即剧本中的人物对话:“(丑)柏亭兄,我和你各把土腔唱一曲,满浮大白而散,如何?……(丑)做便免做,你我总是越调,不比昆腔,取音律全要腔板紧凑,唱和接换,锣鼓帮扶,最忌悠长清冷。你唱我接,你唱我接。(净)劳小惜打一打板,拿锣来,我打锣。”

从对话内容来看,其演出形式为“唱和接换,锣鼓帮扶”,无有文场。但越调却管弦齐鸣,可见并非同一剧种。是否越调起初只有武场,文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呢?无根据回答,存疑。再一点,该剧在曲牌“驻马听”上有眉批:“此中吕调用越调腔唱,故不拘板之正。”说明指的是一种腔口,而不是剧种。是否这种腔口后来发展成剧种了呢?先假设在这里,以后有证据再说。

我们对越调起源表述如下:为中国地方戏曲声腔分类平、背、侧、月之一的“月调”,后通假为“越调”。根据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日为阳、月为阴,月调即阴调。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说,阴调的发声方法是“逼紧其喉”,发出的音若“雌声”。越调无论生旦,唱腔拖音均假嗓带“吽”,这种唱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唱法不正是阴调(月调)的特点吗?论据二:流往陕南的艺人解放后仍称越调为“月调”。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5)

越调演出原本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越调正戏、越调影戏和越调偶戏(后二者均属傀儡戏范畴),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三支:一支主要演正戏和皮影,活跃在湖北西北部;一支主要从事越调皮影演出,活跃在陕南安康一带;一支在河南本土。

除上述禹县、临颍在乾隆年间有越调班外,还有:道光十二年(1833)宝丰组建了大丰营、周营越调班;道光末年(1874)禹县组建了“六房班”;咸丰初,叶县有陈德刚班;光绪年间,襄城县七班(衙门头皂、二皂、头快、二快、头壮、二壮、索夫)供戏,成立“七班戏”戏班;光绪二十九年(1903)叶县成立“大营班”。

光绪初年,南阳籍越调艺人王庆和(红生)来到许昌后,先入禹县“六房班”,后入“马车场班”。他擅长演关公戏,声如洪钟,夜晚唱戏声传五里开外。他主演的《灞陵挑袍》《古城会》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气度非凡,扮相酷肖,人称“活关公”。演出时一些群众为之焚纸烧香,顶礼膜拜,庙内塑工以其形象雕塑关公塑像,可见影响之大。同来的还有他的师兄丑角演员“老迂阔”(艺名)与男旦演员肖芝等。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6)

乾隆年间还诞生了河南梆子,如襄城县李家窝班就是这时成立的。

河南梆子与越调有传承关系,二者唱腔接近。河南梆子慢板、流水、二八、散板与越调二八、流水、乱弹、散板等四大板类分别对应相似,特别是作为河南梆子主要板类而梆子家族中其他剧种均无的二八与越调的主要板类乱弹近似(豫东二八与乱弹中的铜器调酷似)。甚至一些枝节之处,如大起板转慢板及慢板转流水,流水眼起板落及上句尾音不限下句落主音等,两个剧种也都相近。

清代、民国及建国后,两个剧种都有剧本通用、演员互相参与演出的现象。如禹县衙门及马车场越调班解放后改成了豫剧;许昌越调的席桂花原是豫剧演员;襄城县越调剧团和豫剧团合并排越调《平原作战》时,饰演赵勇刚的赵鲁生是原豫剧团演员。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7)

那么,越调与河南梆子孰先孰后?我们认为,河南梆子脱胎于越调。根据一:河南梆子艺人说河南梆子是“越调底子加皮簧”,说明河南梆子是以越调为基础,吸收其他唱腔发展起来的。根据二:越调没有河南梆子流传广泛,却比梆子地位高。有三点可以证明:一是民间初年,越调在开封、郑州演出时,戏价、票价都比梆子戏定得高。二是民间有“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花鼓凑热闹”之说。三是同一处庙会多个剧种、剧团演出,“庙董”(执事)在为各剧种分配住房时,按传承例规,越调住东厢房,梆戏住西厢房。为何如此?梆子师承越调。

台湾河南梆子艺人说他们唱的是“禹西调”,说明河南梆子发源于禹州西部山区。而此处也正是禹县衙门及马车场越调班发源处。

清代,许昌梆子戏班如雨后春笋。

嘉庆六年(1801),山西药商在禹州设会馆,随后山西梆子流入禹州,其声腔和表演,对河南梆子有很大影响。

道光年间(1821—1850)修订《许州志》载:“祀神报赛以醵钱演戏,刲羊列豕为诚敬,计一岁中自非刈麦之期,合乐飨之年,村村相继……”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8)

许昌西北桂村附近灵井河为水旱码头,沟通南北经商者。有个来自山西的油梆队从此来许行商,众多人担着油担沿街游卖,击梆为号,许昌人称之为“大油梆”。山西人发了财,不想挑担卖油和长途贩运,在许昌西关建起了油作坊,坐地经营。他们为了玩乐,成立一个戏班子叫“福兴班”,先是带来山、陕的人,而后逐步招收本地学生,一切开支全由他们供给,演唱时用油梆击节奏,人们便称“福兴班”为“大油梆”。

另有一说:有个山西卖油的来许昌做生意,住在城西北灵井的小董庄,人称“卖油董”。他自己炒芝麻、磨香油,每天挑着担子敲着木梆,走街串巷。卖油时,他爱编些顺口溜,边走边唱。手中有了积蓄,便买来锣鼓家什,招来很多爱好者相聚为乐,起名锣鼓社。后他又请教书先生编些小调小曲,添置弦子配音,场面越来越全,名声传开,被许州衙门五班收编改名为“五班油梆戏”,并添置行头在城乡演唱,人称“大油梆”。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卖油董”应该是山西卖油商人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同期,鄢陵县著名藏书家苏源生的丫环庆春醉心于地方戏艺术,倾囊捐赠自己积累的体己钱,成立“庆春班”戏班,两年后又由城内四条街组建了一个戏班,叫“公议班”,俗称“四街戏”。道光十年(1830),长葛县董村街善辞赋的田赋吏辛克恒秀才组建了“文胜班”戏班。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9)

同治年间(1862—1874),朱仙镇的《重修明皇宫碑记》刻有参加捐资的戏班,其中有许州“福兴班”(大油梆),长葛“文胜班”,鄢陵“公议班”“庆春班”,洧川“公盛班”。

咸丰初年,襄城县颍桥镇王春水创办梆子戏班。光绪十三年(1887),扶沟县潭池梆子戏班成立,西华红花集马继荣戏班、扶沟县江白亭城龙虎班等也相继成立。

光绪十五年(1889),郾城县衙中的“八班”“十房”共领五个梆子戏班,即:民壮家班、快家班、皂家班、捕头家班、十家房班。

光绪年间,出现了汉调二簧,这是许昌京剧的前身。光绪三年(1877),襄城县姚庄成立汉调二簧班;郏县沙沟成立汉调二簧戏班;临颍县衙成立“皂家班”。光绪三十年(1904),襄城县知事孔繁杰筹建二簧戏班,影响较大。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道情。光绪二十八年(1902),西华县出现新兴剧种道情班,创始者垄长法(1887—1976)绰号“翻毛鸡”,编新本创新腔,于5年后正式登上高台演出。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10)

清代演出的主要场所是戏楼。有庙的地方几乎都有戏楼,真可谓星罗棋布。如禹州有据可查的就有六十多座。档次也越来越高,样式讲究,雕刻精致,绘画绚丽。有庙的地方就有会,有会就要唱戏。有时一日几处有戏。如农历正月十三是火神庙会(传说这天是火神生日),凡有火神庙的地方都有会有戏。

清代还出现了剧作家。

顺治八年(1651),襄城县廪生耿应房创作杂剧《东厢记》。

禹县廪生杜希春(1859—1911)出身农家,少时酷爱读书,喜爱词曲音乐,擅长吹拉弹唱。他创作以英国小姐为主角的新戏曲《驱癖验方》,描写一个西洋少女劝夫断戒鸦片的故事。文人争相传抄,班社到处演唱,开“外国人”首次登上河南地方戏舞台之先例。杜希春在晚年还编写过《同胞恨》《小寡妇上坟》《红绣鞋占课》《放脚》《花园赠金》等戏。这些剧目广为流传,深受群众欢迎。

民国时期,许昌戏曲仍具盛势,梆子、越调、京剧(汉调二簧)、曲剧、罗戏、二夹弦等剧种分布于各市县村镇。

民国初,河南省新剧团成立,制定简章,宗旨是“不变国风,移风易俗,灌输维新”。许昌曾到开封索取简章,准备走新剧团之道路。

(未完待续,欢迎明天继续欣赏精彩内容:【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许昌戏曲(下)】)

老版许昌戏曲(清代时的许昌戏曲)(11)

【作者简介】马炎心,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共许昌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写、整理各类剧目近20部,多部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并获多项大奖。独自或与人合作出版戏剧、文学和历史研究专著多部,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