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民治街道推出一二三四)

社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民治街道推出一二三四)(1)

民治街道第二期街道书记茶话会暨“民·智”恳谈会。

社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民治街道推出一二三四)(2)

疫情防控时,工作人员正在接听便民服务热线。

民治街道位于五区交汇之地,地理位置特殊,辖区有特大交通枢纽深圳北站,管理人口超90万人,人口密度大,管理难度大。如何快速响应和解决辖区居民的民生诉求,对于保证城市稳定和谐、有序运转,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民治街道创新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即:设立一条热线、开展两项活动、搭建三个平台、健全四种机制,聚焦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带着情感、带着责任把为民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设立一条热线,高效解民忧

为了帮助居民迅速解决“燃眉之急”,民治街道在每个社区设立“24小时不打烊”便民服务热线。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这条热线更是发挥了大作用,为居民及时妥善解决管控区孕妇就医、特殊群体生活保障等需求。

3月16日上午,新牛社区管控区内的一名新生儿家长通过24小时安心服务热线联系到了现场指挥部热线服务专班驻点医生,医生在了解到是15天新生儿黄疸指标过高时,立即安排医生上门现场进行诊断。

由于患者所在的区域属于管控区域,不具备自行前往医院就诊的条件。但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情况紧急,新牛社区封控管理工作现场指挥部立即联系龙华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安排救护车完成紧急转诊。

3月15日下午,上芬社区关心关爱热线组接到一通“特殊”电话。来电者朱女士是位视力一级残疾人,女儿远在外地上学,自己独居在家,平常在按摩店上班,吃工作餐,疫情来临后门店停业,自己足不出户,眼下缺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了解到朱女士的困境后,社区工作人员电话中安抚好她的焦虑情绪,告诉她要相信社区,会想办法解决落实。上芬社区党委、妇联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调拨了生活物资,安排专人将大米、油、纸巾、口罩、零食大礼包等送上门,解决了朱女士的燃眉之急。

自3月开通至今,“24小时不打烊”便民服务热线平均每天接听电话100余次,问题处理率达100%,先后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个。

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热线安排熟悉社区工作的骨干负责接听,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诉求反映等服务,让民意诉求“一线通达”,切实做到“有呼必应,接诉即办”。

开展两项活动,精准察民情

“在办公室都是问题,到现场都是办法”。为了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民治街道班子成员带头发扬“行军鞋”精神,常态化组织开展“行走一线”活动和“现场办公”活动,深入社区一线察民情、访民意,做到群众最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

据介绍,民治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开展“行走一线”,来民治工作短短九个多月时间,已经走遍了民治的每一个角落。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深入小区、城中村,用脚步丈量实地,察看市容市貌、安全隐患、河道环境、城市变化等等,在行走中发现问题,了解街情。其他班子成员每周也都深入社区街巷“行走一线”,实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今年以来,民治街道班子成员共开展“行走一线”活动约420次。

此外,针对重大矛盾纠纷、重要民生问题等,民治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现场办公”活动,通过现场调度指挥,精准了解民意、解决诉求,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先后推进重点民生问题解决25个。当前,民治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街小巷埋头苦干、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

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在老百姓面前不摆架子、接地气、甘心为人民服务,才会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服。只要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就会说真话、说实话,才会与干部摆龙门阵的方式交流,才能相互了解、体谅、替对方着想,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正是在这种“一线工作法”的影响带动力,民治街道的党群关系日趋融洽,潜藏在广大群众中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北站社区“共享会”就是典型的例证。截至目前,共享会已累计发展会员1万人,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北站社区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人参与,不断激发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搭建三个平台,广泛听民意

“物业水平要提高”、“要有效解决电动车安全隐患”、“要改造老旧电梯”……6月5日上午,在民治街道首期街道书记茶话会暨“民·智”恳谈会上,在场的居民们畅所欲言,纷纷建言献策。

这次活动是一次尝试,是民治街道大力推行“社区书记茶话会”后,创新基层治理的又一举措。街道层面搭建民意表达平台,架起街道与居民的“连心桥”,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民治街道相关部门一一记录在册,进行详细地解答回应。同时,迅速建立台账,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形成工作闭环,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此次活动的形式很好,不仅可以畅谈自己的看法,还能让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该活动在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也为老百姓反映问题、政府及时为民办实事开通了绿色通道。”居民代表刘波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民治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推出居民议事会、专家参事会、党群共享会“一社三会”,不断完善群众多元参与机制,推进社区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此次推出的街道书记茶会话暨“民·智”恳谈会,是探索高密度城区基层治理路子的又一举措。

除“书记茶话会”外,街道每月常态化举办“主任早餐会”和“代表委员座谈会”,与居民代表、企业负责人、街道代表委员面对面进行交流,搭建党委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双向沟通平台,充分听取企业、居民关于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开通反映问题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

民治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街道将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选择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街道书记茶话会”等平台,听民意,聚民智,凝聚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合力,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为居民提供更精细、精准的服务。

健全四种机制,用情暖民心

居民诉求和问题能被听到,还要能及时解决。近日,民新社区网格员收到平台发来的信息:社区入口处有垃圾溢出,网格员迅速赶往现场,协调环卫工人清除垃圾,并通过小程序办结案件。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下午放学没人带。”大岭社区的李女士通过“i社区 码上办”小程序一键@社区书记,当天她就收到了加入四点半课堂的邀请。

能如此快速地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得益于民治街道建立的民生诉求解决督办、反馈、销号、问责四项机制。

民治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街道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当作自己的事去做,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中提升每个市民群众的幸福感。

据了解,群众反映诉求后,街道及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实行销号处置,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可以创造条件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解决,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沟通,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各类诉求分类处置、闭环管理。

此外,对项目进度缓慢、落实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跟踪督办和问责处理,确保将为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这样的做法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家住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的王女士说,“我们的意见和问题能被看到、听到,我们的问题也有人能及时解决。说实话,生活中的幸福感提升不少。”

文/邱墨山 梁淑萍 罗育方 图/李展鹏

制版:戴越 邓诗君 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