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换生物瓣后还能二次换瓣吗(生物瓣金属瓣傻傻分不清)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着精密的构造,心脏里的心脏瓣膜是保证心脏正常推动人体血液定向循环的“阀门”,可分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瓣、肺动脉瓣在开“门”时必须保证正常血流流畅地通过,而在关“门”时则应使已经通过“门”的血液无法反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脏换生物瓣后还能二次换瓣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脏换生物瓣后还能二次换瓣吗(生物瓣金属瓣傻傻分不清)

心脏换生物瓣后还能二次换瓣吗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着精密的构造,心脏里的心脏瓣膜是保证心脏正常推动人体血液定向循环的“阀门”,可分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瓣、肺动脉瓣。在开“门”时必须保证正常血流流畅地通过,而在关“门”时则应使已经通过“门”的血液无法反流。

但当这些“门”因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粘液性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想打开却开不大、想关上又关不紧,即产生了“心脏瓣膜狭窄”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那就说明,这扇“门”,该换或者该修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在心外科使用的瓣膜分为两种,即机械瓣和生物瓣。而对于所有准备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外科医生和患者,都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到底换哪种瓣膜才是最好的?

首先来说说结论,不存在哪种瓣膜是最好的,机械瓣和生物瓣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意愿以及医生的建议慎重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机械瓣,也叫金属瓣,由合金不锈钢或其他材料为瓣架,装上活动灵便的热解碳的瓣片,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和耐磨等特性。而其中,更是以其耐磨特性最为重要。机械瓣使用寿命可达40-50年,几乎相当于可终身使用。机械瓣不会引起机体的排异反应,也不易钙化;但因为机械瓣是人体内的异物,血液相容性较差,所以更换机械瓣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同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抗凝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抗凝意外,抗凝药吃少了可能出现机体栓塞,吃多了则可能导致出血,这两种情况严重时都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中年或者年龄更小的患者,如无抗凝禁忌或其他特殊禁忌或原本就需抗凝治疗,则较适合更换机械瓣。对于有诸如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疾病或者无法进行凝血酶原监测等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则不适合采取机械瓣置换。

生物瓣,是由合金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瓣架,在其上缝制经过特殊处理的生物组织膜(目前以猪主动脉瓣、牛心包、牛主动脉瓣等较为常用)作为瓣膜。生物瓣柔韧、灵活,与人体心脏自身“原装”的瓣膜更为相似,置换后更接近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生物瓣最大的优点,是患者不需要终身抗凝,只需术后抗凝三个月至半年即可。抗凝结束后,也无需继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高。但生物瓣的最大缺点则在于其耐久性不如机械瓣,一般使用寿命在10至15年左右,之后瓣膜可能会发生退化、钙化、衰变、穿孔、撕裂等情况而损毁或丧失功能,从而需再次进行手术换瓣。而生物瓣的使用寿命也因人而异,年轻患者的瓣膜损毁几率远大于老年患者。因此,生物瓣适用于高龄患者、无法进行凝血酶原监测的偏远地区患者和有抗凝禁忌症的患者。

所以说,机械瓣和生物瓣各有利弊,不存在所谓最好的瓣膜,只有最适合的瓣膜。瓣膜的选择,要从其各自的特性出发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全身情况、医疗条件、患者意愿、医生建议等确定。患者应根据自身需求,与医生商讨,尽量听从医生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于患者。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没有抗凝禁忌或其他特殊疾病和禁忌的患者来说,一般多以年龄作为参考依据。对于65岁及以上的患者,和65岁以下但预期寿命在15至20年以内的患者,推荐采用生物瓣。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则推荐采用机械瓣。而对于年龄在60至65岁之间的患者,则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